为人父母,最难忍受的就是看着宝宝生病,那种无力挫败感生生揪扯着父母的心。就像小陈最近就因为宝宝患手足口病足足操心害怕,瘦了整整13斤,让人看了就心疼!
小陈带着2岁半的女儿去游乐园玩了半天,结果第二天就发现宝宝手上有针尖大小的红点。当时小陈只以为是蚊虫叮咬并没放心上,但过了两天擦药也没见好,反倒是宝宝咽部有疱疹、肛周也有红疹,而且持续发热38.5℃,整天难受哼哼唧唧除了奶粉啥也不吃,有时还伴有呕吐症状。
小陈医院就诊,医生当即发脾气称:“孩子这么严重才送来,前两天干啥去了?明明是简单的手足口病现在都快发展为重症了,你再晚两天就完了!”
在小陈概念里,别的小朋友患手足口病也没见有生命危险啊,疹子一退就好了。殊不知手足口病若只根据皮疹判断严重程度,那只会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毕竟,有的孩子可能因几个皮疹而丧命,有的满身皮疹却啥事没有。
所以说,比起观察皮疹数量,不如直接观察孩子的身体症状,必须在手足口病出现心衰前表现就医。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病*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以柯萨奇病*A16型和肠道病*71型居多。
2、好发年龄
手足口病在潮湿闷热的春夏季节比较流行,6个月以上至5岁孩子都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其中3岁以下宝宝最容易得手足口病,也是最容易发展成重症病例。
3、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来说为3至7天,主要表现为有低烧、咳嗽、流口水等症状,期间手脚、口腔、肛周还会出现疱疹、瘙痒和疼痛。但绝大多数宝宝都是普通型手足口病,不需治疗就能自愈,但也有0.03-0.05%的致死概率。
4、如何区分重症和轻症
1)重症手足口病:①持续高烧39℃以上;②孩子有手脚抖动、发凉行为;③出现呕吐、脱水严重。
2)轻症手足口病:①体温低于高烧38.3℃;②能吃能喝精神状态好。
二、手足口病如何引起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患病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肠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唾液、污染物等方式传播,而发病原因无外乎以下3种。
1、被传染: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传染性较强,如果孩子和这类患病孩子亲密接触,可能通过口水飞沫达到病*传染。
2、病种高发期:当下正属夏季高发期,闷热潮湿的环境导致手足口病传染性很强,像一般人口密集的幼儿园、游乐园、公园广场等场所,只要稍稍说几句话或者触摸同种玩具,就容易患病。
3、孩子卫生习惯差:孩子天生就喜欢热闹总想跟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可其中若是孩子们玩玩具或者吃零食前不洗手,就很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三、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讲卫生是所有父母都应该教会孩子的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或外出回家,都要用香皂将双手洗干净才能触摸其他物品,以免将病*带回家。另外,孩子的贴身物件比如说水杯、餐具、被子衣物等也要及时清洗消*。
2、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当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时,哪怕症状消失后还将有1周左右的传染期,所以说这阶段父母需要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公众场合,以免发生二次感染。不仅如此,父母的身体免疫力好,有时感染病*却不自知,这样很容易传染孩子,所以说父母本身注意卫生习惯也很重要。
3、接种手足口疫苗
虽然说接种疫苗不能百分百保证孩子不被感染,但却能降低患病的风险概率,所以说带孩子接种疫苗是预防的不二方式。
尤其大部分手足口病重症都是EV71引起,因此接种手足口EV71疫苗对孩子感染的保护率能达到90%以上,一般6个月到5岁以内儿童接种两针即可。
四、如何区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有些家长反馈说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非常相似,80%的情况下都难以正确区分。确实如此,本身引起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相似重叠较多,因此可以用“表兄弟”形容。不过,要想区分这两种病症也有简单方法。
1、从病症危险度判断:疱疹咽峡炎出现重症病例微乎其微,但手足口病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的话还会危及生命。
2、从疱疹分布位置判断:虽然说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后,口腔咽部都会长疱疹,但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除咽部外,口腔周围、手脚,肛周等地方都会长斑疹。
3、从症状表现判断: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不同之处在于疱疹性咽峡炎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体温多在39℃左右,而大多数手足口病则是先出疹再发热,且多为低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