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40岁以后,最好每年都去做肠胃镜检查,从这个年龄段开始,人体各项机能开始走下坡路,消化系统的疾病比较容易发出来。
其实人吃五谷杂粮,最容易生病的部位就是肠胃了,肠道里面长息肉,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症状。肠道息肉从小处说就是肠壁的凸起,最严重的病症是肠癌,在没有确定它是良性恶性之前,都被叫做息肉。大部分人都有肠道息肉,只是有多有少,有良性有恶性而已。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息肉的成因讲起。
01
肠道息肉是什么?
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中生长出来的隆起,病因通常与肠道内有炎症、遗传或出现腺瘤等病变有关。其中炎症属于良性凸起,是肠道中非常常见的病变,而遗传和腺瘤性息肉则有癌变风险,恶变的可能性较大。
炎性息肉又被成为假性息肉,它是大肠黏膜溃疡后形成的增生或者水肿,类似于我们皮肤组织的“疤痕”。因为肠道内的环境潮湿温热,溃疡口愈合较慢,就会形成这样的息肉。
炎性息肉比较细小,它的发生和肠道炎症有关,息肉内有血管,发炎时会有大便带血或者便后滴鲜血的症状。
遗传性息肉在临床上被认为与家族基因有关,若父母有一方有肠道息肉,子女长息肉的几率能达到50%!这类息肉一般会在40岁之前在结肠和直肠生长,并且有癌变的可能。
有遗传性息肉的人,往往会在口周、嘴唇、手足等部位有深色色斑,斑点越多息肉就越多,严重后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腺瘤性息肉分为两种,一种呈悬垂状,一种呈乳头状。悬垂状腺瘤为良性肿瘤,有完整的包膜,破损后可以通过排出管排出,愈合可能性较大。少数会发生癌变,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乳头状腺瘤发生几率少,但癌变的可能性大,主要长在大肠内,多见于老年人。这种疾病与肠道被反复刺激而引发溃疡,从而发生的病变,通常有腹泻和出血表现。
肠道息肉本身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发现以后无需恐慌,注意生活规律、排便正常,及时将肠道内的食物残渣排出,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肠道对于整个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都非常重要,想要维护它的健康,就要知道为什么肠道那么容易长息肉。
02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
一个成年人的肠道,总共有8~9米长,人吃进去的食物,几乎都要在肠道中穿行而过。因为它的接触面大,生病的几率也比较大,而且肠道始终处在蠕动过程中,因此期间有任何刺激,都有可能引起息肉生长。
影响肠道息肉最多的,就是饮食和生活习惯了。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提升,人们会摄入更多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食物。
高脂肪食物容易在肠道内留下油脂,导致肠道肥腻不净,从而黏住一些代谢废物。这些废物积累得多了,就容易引发肠道内炎症而出现溃疡。
这些溃疡一边发生一边愈合,在愈合过程中形成息肉,给肠道健康带来莫大的隐患。
而低纤维素的食物,不利于肠道蠕动,食物残渣在体内留存时间过长,引发便秘,促使身体过于用力排出粪便。当肠道用力时,其中的血管容易因为充血而肿胀,最终形成息肉。
与饮食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肥胖。现在人肥胖率较高,也是人体新陈代谢变慢的表现。
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内蓄积了太多的*素,这与肠道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有一定的关系。
吃得太多、太油腻,容易引发肥胖;肥胖反过来又阻碍了肠道功能发挥,形成恶性循环,也给肠道息肉的生长提供了便利。
肠道息肉的生长,与年龄也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下降,肠道的蠕动就会变得缓慢。息肉是肠道功能失常、肠内环境不净而长出来的。
除此之外,遗传、肝胆代谢慢、运动过少等都有可能使肠道内生长息肉。当肠内有息肉时,会根据其生长大小、发展程度的不同,出现不一样的症状表现。
03
肠道有息肉,身体会有什么症状?
大部分肠道息肉患者在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才会体现出来。这也是肠道息肉不能及时被发现的原因,因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