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肠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
哺乳动物的肠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3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俗话说:病从口入,若经常不注意饮食的健康,就会导致胃部和肠道正常菌情出现明显失调,受到细菌侵害会出现明显的炎症。
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直肠疾病,比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等,也会导致直肠黏膜出现明显的受损,更容易出现直肠病变。
患上肠癌的人为何越来越多?
目前,很多年轻人的工作都处于紧张状态,作息严重不规律导致肛肠疾病蔓延。
特别是白领一族大都喜欢精制食品,体内严重缺乏粗纤维食物,而食物纤维能稀释肠内残留物,增加粪便量,并加快粪便从肠道排空。
长期缺乏食物纤维会让体内积存粪便,使食糜在体内长时间停留,从而产生毒素被人体重吸收,这些毒素中很大一部分是可能导致肠癌的物质。
总之,过度使用熏制、腌制和油炸食品也可能导致结肠直肠癌,农药污染和食品中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导致结直肠癌。
此外,现代交通工具发达,人们经常用汽车代替步行,此外还有长期的办公室旅行、大量的酒精和烟草、长期不按时吃饭、熬夜等,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这也是大肠癌飙升的原因之一。
肠癌来临前,或会先经历5个症状
腹痛
饭后肚脐周围会持续性疼痛,吃进去的食物进入到胃里面之后,经过胃的处理之后就会进入到肠道。而若是你的肠道内有癌细胞的时候,食物从肠道经过的时候,就会刺激到肠道壁,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
这种疼痛传递到腹部,就会使得肚脐的部位产生疼痛的感觉,所以若是饭后肚脐部位总是有隐隐的疼痛的感觉,就要警惕肠癌的出现。
大便次数多
像结肠癌患者有可能会由于体内存在的癌组织较大对患者的肠道造成了堵塞,使患者的肠腔变窄导致患者的大便排出出现异常。
有可能会由于患者大便排出不完全而引起患者的便意增加,从而增加这类患者的排便次数。
同时,由于癌细胞对患者胃部产生的不良影响,会引起患者胃肠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出现降低,导致患者在进食之后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而引起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增加的情况。
肛周疼痛
随着病情的发展,直肠癌肿体积逐渐增大,有时会堵塞肠腔引起肠梗阻,粪便排出不通畅,也会引起肛门直肠坠胀疼痛。
直肠癌患者有时会合并肛裂,也会引起肛门疼痛,如果合并感染形成肛周脓肿,还会使肛周疼痛的症状加重。
便血
直肠癌局部会出现糜烂以及溃疡会引发便血,由于直肠癌质地比较脆,所以粪便的摩擦,也有可能导致直肠癌出血。
直肠癌便血的颜色大多呈暗红色,不伴有排便时肛门疼痛症状,血液和粪便大多混合,患者伴有黏液便、黏液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
肿块较大时,会导致患者粪便形状改变,还会引发患者出现直肠刺激症状,例如里急后重,一些距离肛缘比较近的低位直肠癌,其出血颜色也有可能表现为鲜红色,容易和痔疮出血混淆。
贫血、消瘦
肠癌是会让人特别瘦弱的,直肠癌是肠黏膜发生了病变,特别容易出血,出血量还会特别多,从而导致贫血,消化不好,的功能特别的差,也会引起贫血的,平时也不想吃饭,吃不下饭,还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筛查可有效降低肠癌死亡率
96%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大约需要10-15年才会进展为癌,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
对于结直肠癌这种早期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二级预防最有效,也就是通过早期筛查来截断癌变的路径。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
特别是以下4种情况,如果满足其中的2种,建议尽早做一次预防性早期筛查:
其一: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肠癌筛查;
其二:有经常肠胃不适、腹泻、便秘、大便出血等症状;
其三: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
其四:本人有癌症史或者肠胃病史、肠息肉史;
结语:结直肠癌发展缓慢,从防治来说,在早期筛查最有价值,如果肠镜发现异常肿物,可以在检查时同时切除,以防止癌变,治疗过程也相对简单,且花费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