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是通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上多以簇集分布的丘疹水泡皮损为特点出现,且多沿单侧神经分布,伴有局部疼痛为特征。目前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定论,临床上通常将皮损消退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机制有哪些?以下5点,临床上较为常见
1、周围神经炎症反应
带状疱疹病毒再次被激活后大量复制,通过持续侵犯周围神经纤维,致使神经纤维所支配的区域发生炎性改变。除了周围神经纤维和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出现上述改变,相对应的感觉神经节也会受累出现炎症,严重时会出现神经元缺失或出血性坏死现象。
经治疗后患者的周围神经可以修复一部分,未被修复的周围神经纤维及其后根仍被炎性介质浸润,出现发炎坏死、脱髓鞘、硬化等改变。而修复过程中的周围神经也会发生神经结构重塑性改变,修复后的周围神经功能与损伤前不一致,是由非正常愈合导致,患者周围神经的兴奋性和敏感性随之增加,从而产生急慢性疼痛。
2、外周敏化
潜伏在背根神经节的病毒被激活并大量复制,持续刺激周围神经,受损的神经末梢释放炎性介质如P物质、神经激肽A等,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伤害性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且再生的神经轴突新芽会自发放电,从而引起外周神经敏化。
3、异位放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外周神经纤维和所支配的皮肤区域产生持续性炎症反应,不断刺激感觉神经元,损伤的神经元髓鞘脱失,失去相应的绝缘作用,轴突神经冲动因此很容易移行到相邻的神经纤维与轴突上,使神经元放电信号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反复发放冲动的环路,患者因此出现感觉异常。
4、离子通道的改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外周神经损伤,轴突神经释放冲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导致跨膜Na+通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同时神经受损后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基因表达也明显升高,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开放阈值降低,进而动作电位的阈值也随着降低,这可引起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升高,从而产生自发性放电和异常高频放电。
5、中枢神经发病机制
病毒激活后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不断扩散至中枢,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增加,支持细胞坏死,抑制相关的神经元功能降低,这些都是脊髓及脊髓以上感觉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的改变,在此过程中感觉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
突触传递增强使脊髓背角对疼痛信号的传递也随之放大,导致机体出现中枢敏化。外周感受器接受较弱刺激后也可导致痛觉过敏,而接受强刺激会使疼痛增强且持续性存在,中枢敏化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出现神经性疼痛持续存在的主要机制。
0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现代医学治疗有很多,患者还需注意对症治疗
1、药物治疗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目的是尽早缓解患者疼痛、缩短病程、保持患者身心健康、改善睡眠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原则是尽早、尽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临床常用一线治疗药物包括Ca+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利多卡因贴剂,二线常用药物以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等)和曲马多为主。
临床上常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单一药物不能缓解疼痛时,可以联合多种药物共同治疗,但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会增高,患者治疗成本加大,部分患者还会产生药物依赖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机制之一是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表达上调,兴奋性神经递质过度释放,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可与α2-δ亚基结合,阻断神经超敏化过程,从而抑制痛觉异常敏感和中枢敏化。
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调控Na+通道和抑制5-HT的重复摄取,调节疼痛传导通路,达到止痛目的,但起效缓慢,且存在心脏毒性、情感障碍等不良反应,其中临床应用最多的药物阿米替林,应特别注意其心脏毒性,老年患者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风险较高。
阿片类镇痛药物如吗啡、氨酚羟考酮、芬太尼等,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痛觉超敏化,一般治疗时间不超过8周,小剂量开始服用,1-2周后可发生耐受,由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存在滥用和误用的风险,且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将其作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二线药物。
除口服药物,还可局部外用药物镇痛治疗。利多卡因贴剂和局部外用辣椒碱软膏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镇痛作用,但是利多卡因贴剂起效较其他口服及外用药物更快,4小时之内即可发挥镇痛作用,利多卡因是烟酰胺类局部麻醉剂。
通过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减少活动亢进的或损伤损害感受器上的初级传入神经的异位冲动,发挥镇痛作用,由于为局部外用药,不良反应多为皮肤反应,镇痛范围受限,故临床多联合其与普瑞巴林、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为微创介入治疗,包括神经阻滞、鞘内药物注射、选择性神经毁损、脉冲射频和神经电刺激等,在普瑞巴林口服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椎旁神经阻滞可阻断相应痛觉信号传递,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清除炎性物质堆积,改善末梢神经炎症,发挥镇痛作用。
采用不同靶位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现背根神经节(DRG)脉冲射频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背根神经节(DRG)脉冲射频相较于脊神经前、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效果更优,可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此外有研究发现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或抑郁症,因此心理治疗不容忽视。虽然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3个月以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往往达不到预期疗效。
甚至会产生药物毒副作用,加重病情,部分药物服用剂量过大的患者会产生依赖性。其中神经介入治疗风险大,操作技术要求高,可能会二次损伤,神经调控治疗周期长,患者经济负担重。
3、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中医学中常用外治方法,在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长期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特别是在痛症方面的优势无可替代,治疗手段多样,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大量试验研究肯定了针刺镇痛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针刺可以调整阴阳、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电针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将电针仪与毫针相连,对腧穴进行有节律的持续电刺激,通过针刺腧穴和电刺激的双重作用,加强针刺感应,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电针能够通过调节神经元内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发挥镇痛效应,包括神经递质、神经肽、神经调质、细胞信号分子和炎性介质等。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相应神经元和组织受损产生炎性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并不断刺激伤害性感受器,所产生的疼痛信号由背根神经节传递至脊髓背角,长期炎性刺激导致中枢过敏和痛觉超敏,电针治疗可以介导免疫细胞释放内源性阿片肽抑制疼痛和阻止免疫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产生疼痛。
在疼痛信号的传递过程中,活化的胶质细胞也会释放神经介质和炎性介质,引发中枢敏化。有研究表示,电针可抑制促炎性因子TNF-α、IL-6、IL-1的释放,降低胶质细胞的表达,抑制其活性,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结语: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镇痛治疗为主,治疗周期长,副反应大,而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本病临床综合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有镇痛药禁忌的患者,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无疑为更佳的选择。电针的持续电刺激和刺络拔罐结合祛瘀通络,行气活血,加强镇痛效应,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