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中,有这样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疱疹性咽峡炎“,几乎每年各地都有地区性爆发流行,导致幼儿园停课,引起恐慌。而对于治疗方式,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目前尚且没有特效抗肠病毒药物,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那么,使用利巴韦林是否可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是怎样引起的。实际上,“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病原与手足口病类似,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型病毒)。这个病的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也正因如此,在幼儿园中,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生传染的现象。而且疱疹性咽峡炎发病急,患儿突发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以上,可引起惊厥,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出现头痛、腹痛或肌痛。最典型的症状是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疱疹直径2~4mm大小,呈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破溃,可出现小溃疡。
这些疱疹及溃疡可引起患儿口部、咽部疼痛,使得部分患儿(特别是幼儿)无法饮水、进食;加之发烧影响食欲,且发烧会加速体内水分消耗,患儿容易出现脱水,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那么“疱疹性咽峡炎”应该如何治疗呢?一般来说分为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三种方式。具体的实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治疗首先做好几点。(1)做好隔离,预防交叉感染,鉴于本病的高传染性,必须对患儿进行有效隔离。《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年版)》(以下简称“共识”)强调,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要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至少2周,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2)注意休息。(3)多喝水,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4)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5)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6)密切观察患儿体温、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
对症治疗则是主要控制高热和惊厥。体温38.5℃以上的患儿,应给予头部冷敷、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或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降温。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首选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注射/肌注,或苯巴比妥肌肉注射等。抗病毒治疗目前尚且没有特效抗肠病毒药物,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利巴韦林在进入患儿细胞后,会在细胞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二磷酸、单磷酸以及三磷酸,可以有效抑制肌苷5-单磷酸脱氢酶,并减少病毒以及细胞复制所必需的鸟嘌呤核苷,对病毒mRNA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
“共识”推荐,可使用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缓解口痛症状。利巴韦林气雾剂(信韦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儿口腔、咽喉等部位,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起效速度快,能够有效杀灭口咽部病毒,进而降低患儿体温、改善患儿疱疹及溃疡症状,缓解咽痛,帮助患儿顺利进食,预防电解质紊乱。同时,雾化给药方式可避免药物在胃肠道出现降解,不良反应也会有所减少。一般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患儿经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预后良好,一般一周左右痊愈。极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重症患儿几乎都见于EV-A71型病毒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57(3):-.
[2]刘秀华.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开喉剑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3]王涛,易文龙.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30(6):67-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5(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