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技前沿动态,解读科技背后真相,瞄准科技产品评测”
想必很多人在大型考试前都有过这种经历:好紧张,想去WC……厕所里更是人满为患,每一个蹲位都有人在尽情的舒缓着自己的“身心”。
这种奇葩的现象大多是归因于考试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使得你的身体产生了“战逃反应”。所谓战逃反应,是指当我们遇到一些自己认为具有威胁性的事情时(比如考试),身体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来准备好战斗或者是逃跑:例如交感神经兴奋,结肠收缩,肾脏产尿增加等等。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压力是如何导致人类“城门失守、一泻千里”。一个叫T.P.Almy的科学家在这方面就做过一个十(sang)分(xin)新(bing)颖(kuang)的实验。他告诉一些被插着结肠镜的人:他们被查出有结肠癌,然后暗地里观察这些人结肠的变化。
结果在镜头下,这些人的结肠开始了“翻江倒海”的蠕动。说明紧张的环境确实会导致结肠收缩增加,肠道痉挛频率上升,从而较易产生腹泻。
对于正常人来讲,这种压力伴随的腹泻是短暂的,压力撤走症状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然而,有一类人却要忍受反复的腹泻和腹痛,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更可怕的是,这种煎熬可能伴随一生。
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炎症性肠病(IBD)患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特征是肠道炎症、组织损伤、腹痛、频繁/持续性腹泻、体重减轻、直肠出血、疲劳等。其最早先发现于西方发达国家。
然而近年来,不合理饮食、作息习惯导致我国的IBD病患人数不断提升,据一项研究估计,到年,中国的IBD患者将达到万人。
那么,IBD的发生会与患者感受到的压力有关吗?
近期,一项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的研究揭示了心理压力与克罗恩病发作之间的可能性关联。研究者发现,心理压力会导致回肠功能屏障破坏,同时导致肠杆菌科占比加大,引发肠炎。
图片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先天免疫的关键是肠道上皮细胞的保护屏障。当我们的先天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时,它可以防止有害细菌在我们体内定植,但当免疫细胞功能不正常,上皮细胞壁就会分解,从而使与克罗恩病相关的微生物侵入肠道并引发症状发作。
为研究压力对微生物组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急性心理压力的小鼠模型。在压力释放后,用rRNA测序分析回肠、盲肠和结肠中的微生物组,并将其与对照组比较。
发现心理压力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种群发生巨大变化:肠杆菌科占所有肠道微生物群的比例加大,在回肠中最为明显,占80%以上;并且,小鼠回肠中的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
压力导致回肠中肠杆菌科富集
图片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那么,在心理压力引起的回肠中肠杆菌的急剧扩张的情况下,CD相关的病原体会作何反应呢?
对此,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定植到小鼠模型中,然后施加一晚的压力。发现大肠杆菌定植的数量与压力前相比显著升高了4-5个数量级。随后,研究者令大肠杆菌定植小鼠遭受每周反复发作的急性心理压力下1个月,结果显示反复暴露于压力会逐渐削弱宿主对大肠杆菌的控制。
心理压力会损害CD相关大肠杆菌的宿主控制
图片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众所周知,大肠杆菌定植和心理压力都有可能加剧结肠炎,研究者分析了炎症细胞因子和组织响应压力的屏障功能,发现心理压力导致回肠功能屏障破坏,而大肠杆菌的存在加剧了这种破坏。
IL-22是维持回肠粘膜屏障完整性所必需的细胞因子,研究者推断压力可能会在大肠杆菌等侵入性细菌存在的情况下减弱IL-22保护性反应。
因此,研究者用IL-22-Fc治疗大肠杆菌定植小鼠,并使小鼠遭受压力,检测定植大肠杆菌的数量。惊喜的是,与对照组相比,IL-22-Fc治疗的小鼠回肠中的大肠杆菌生长明显减弱。这提示外源补充IL-22可纠正压力引起的粘膜免疫损伤并防止肠道菌群失调。
IL-22递送纠正了压力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
图片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讲到这里,广大的社畜同僚们,压力的又一伤害实锤了——会损害我们肠道屏障的保护性免疫,从而易患肠炎!但是换个角度想,通过缓解压力,我们也许可以预防或者减轻IBD症状。
近日,一篇发表在IBD的研究表明,使用抗抑郁药对UC和CD患者的病程有益,特别是在IBD发病前未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中。
图片来源:IBD
与不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相比,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IBD复发率显着降低。同时,与UC患者相比,抗抑郁治疗在CD患者中更有效。并且,无论采用单一抗抑郁疗法还是多种疗法混合使用,都能对IBD病程产生有利影响。
CD和UC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减少了相关住院和手术发生
图片来源:IBD
目前仍缺乏大型的临床实验得以验证,我们也不清楚哪一类或哪一种药物对IBD疗效最佳。但是,有一个真相已经浮出了水面——心理健康,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肠道!
所以,在这个疯狂内卷的时代,你的肠道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