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疾病多发期,许多养鱼的朋友会问:我的鱼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死了呢?到底什么原因呢?它是发什么病了吗?就只好找懂养殖技术的老师询问。我们公司的技术老师也曾遇到类似情况,他针对此类问题,整理了一篇小文章,希望在此可以帮到更多的养殖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发现鱼病要“五看”
看鱼的游泳行为发现鱼病:如果鱼离群独游、池边聚集周游、打转狂游、烦躁跳跃等现象,即可判断鱼病正在发生;
看摄食发现鱼病:摄食突然下降或突然猛增,预示鱼有可能发病;
看养殖环境发现鱼病:如果水环境恶化、氨氮增高、水质恶化、蓝藻暴发、溶氧下降,预示鱼病可能发生;
看体表症状发现鱼病:如体表发黑、体表或软组织出血充血、表皮或鳍条或鳃组织溃烂、肛门红肿、腹部膨大、体表有明显溃疡、身体变形、鳞片竖立、体表赘生物等症状,即可判断鱼病在发生;
根据季节变化发现鱼病:许多病有适宜的发生和流行季节,根据季节变化、水温变化等可以及时预测和发现鱼病;
二、确诊鱼病要“四查”
(一)体表检查
仔细观察鱼体是否脱鳞、溃烂、体型发育不正常、身体局部红肿充血、鳃丝颜色不正常、鳃丝形态不完整(正常的鳃丝排列整齐,颜色鲜红,表面粘液少。反之则为不正常鳃丝。)以及身体表面是否有寄生虫及其它赘生物。
观察待检鱼类的体型、侧面、背面、腹面、尾柄等几个部位来确定养殖鱼类是否正常。如果鱼的体型较好、色泽鲜艳、鳞片紧密(重抹鱼体不易脱落)、腹部饱满、尾柄较粗、背部较宽、肌肉厚实(手压感强)则表明投料率恰当、营养充足、体质好、所用饲料品质好。
草鱼体表寄生锚头鳋宝石鲈因真菌引起的赤皮病:鳞片脱落,皮肤溃烂,创口发红
(二)内脏检查
1、粪便和肠壁
①肠道中的粪便如果呈节状,节与节之间有气泡或者粪便稀薄水样状或者提起时粪便自动滑落或者粘液包裹粪便漂浮在水面这都说明肠道有病,消化功能不好。
②肠壁纤维化也说明肠道有疾病。
③后肠粪很硬,肠道无疾病,说明饲料的品质差(饲料原料粉碎过粗或饲料原料粉碎过细颗粒压榨时过紧)或者排泄不畅。
④剪开肠道看肠壁有没有寄生虫,如果在外面看到肠道局部蠕动则是寄生虫。
⑤如果肠道发红充血发炎,内表皮腐烂则说明是肠炎。
肠道有蠕虫类寄生虫
2、肝脏
①如果肝脏颜色鲜红,富有弹性,无乳汁化,轻压不碎,则肝功能正常。
②如果肝脏无弹性,轻压易碎或者重压不碎,则肝脏已丧失功能。
当肝体指数(肝的重量占鱼体重的比例)在2%~5%时说明鱼正常。>5%~10%时肝脏一般为花肝或变性肝脏(肝组织水样化,脂肪肝,或者为瘤)。肝脏结块或硬化说明饲料原料不新鲜,含有有害物质。
发黄,易碎,出血3、胆
①胆囊大说明饲料中脂肪含量高或者鱼的规格比较大。
②胆囊小说明饲料中脂肪含量低或者鱼的规格比较小。
③胆囊颜色浅说明肠道中正在消化食物。
④胆囊颜色深说明养殖鱼类很久未进食物。
胆囊颜色深胆囊颜色浅(三)水质检查
看、闻、摸、水质理化指标如氨氮、硫化氢等。
(四)投喂检查
1、肠道粗细
①肠道粗说明前期投料率高。
②肠道细说明前期投料率不高。
③前肠较粗后肠较细说明鱼体摄食间隔时间太长。
前后一致前粗后细,说明前期投料间隔过长2、肠道充塞度
①如果肠道的充塞度比较高,前中后肠全部充满底泥、蓝藻、青草等非饲料物质,说明养殖鱼类吃食正常,但投料不足或者投料不均。
②如果前中后肠都充满饲料说明养殖鱼类消化不良可能患有肠炎,或者饲料投喂过量(饲料系数会高)。
③一般饲料在肠道中要经过4个小时的消化才能转变为粪便排出体外。当肠道中充满饲料的部分占肠道总长度的3/4或4/5之间(后半段为粪便)时,饲料的投喂方式较合理。
④当前肠为空,中肠充满饲料,后肠为粪便时说明鱼并没有吃饱或者未投喂足饲料。
3、肠道表面层积的脂肪
如果肠道表面无脂肪沉积则说明鱼比较瘦,产生原因:
①饲料的品质差。
②饲料蛋白含量低。
③青饲料投喂过多。
④颗粒料投饲率不足。
⑤养殖鱼类患病。
⑥无投料机,饲料投喂不均匀或者没有被鱼摄食到。
⑦放养搭配不妥,搭配规格过于悬殊。
没有脂肪沉积肠上脂肪薄肠上脂肪多常见病处理
1、烂鳃
烂鳃病处理:
干撒,内服+,连用3-5天。
2、出血
出血病处理:
泼洒,内服++,连用5-7天。
3、赤皮
赤皮病处理:
外用/优碘百毒净消毒,内服/++,连用3-5天。
4、肠炎
肠炎病处理:
消毒,内服+,连用3-5天。
5、肝胆综合症
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
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现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华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至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变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
检查肝胆病变情况时,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
处理:肝胆综合症易发期,注重水质和底质的改善,防重于治。
定期用+调水、消毒改底,泼洒补充维生素;
发病时,减少饲料投喂,消毒,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