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红尘外》是一本由许晓著作,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在红尘外》读后感(一):评《她在红尘外》 一位朋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赞了句“这书名好,甩了别人好几条街。”确实,我也很喜欢这个书名,她?哪个她?是远方某个不知名的人?还是在身边的朋友?也许是你自己。 以为会是玄之又玄的修行生活,比如会有什么神迹,或者一瞬间的开悟,就像武侠小说里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却没想到是如此平静平凡的生活叙述,淡淡的淡淡的。修行者的生活条件有很艰苦的,也有舒适的,但无论哪种环境下,她们都很平静,好像本该如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此,内心里是有喜悦的。 很佩服作者,很勇敢。不仅是独自出行,因内心的一个声音就踏上旅程,还有她书写时呈现的真实的自己。出发前突然的焦虑;近尾声时的恐慌;遇见住山洞里老婆婆的怪异后害怕的离开,直言自己的恐惧——即使这真的会出现神迹,但在生死面前,好奇心也要让步;在庙里吃不好睡不好,一回到红尘,马上各种享受......作者并不介意在读者心中自己的光辉形象会破灭,因为她从来就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光辉的形象,也并不希望读者有这样的误解,她反而更希望呈现最真实的自己,是怎么就怎么,害怕就害怕,有物质享受的欲望那就有,会纠结、会焦虑、会无从下笔...... 书看完了,嗯,我想,以后我也可以真实的做自己的,没有人设,做最真实的自己。 《她在红尘外》读后感(二):《我国现代寺院的住宿、饮食与生活来源》 对本书抱着某种高深的预设开始的阅读,却被作者的坦诚所折服。这是一本完全的游记,不论是对修行人的探访,对寺院食物的记载,对旅行前中后期种种规划、旅行中种种琐事的描述,全都一样的真实,平和,不加渲染。作者是一个全然的观察者,不仅观察被探访的对象,也观察着自己的心里起起落落的念头。 说说本书对我有用的几个层面: 1、在住过一次峨眉山上的寺庙后,我对出家生活的住宿条件几乎感到绝望。一直存着一个念头,如果出家众也能住在干燥舒适的环境中,那么出家也会成为一件更容易更美好的事。而作者探访的福建灵石寺,总算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2、同样是福建灵石寺,书中提到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捐助了这座寺庙的重建,并为寺庙的教育工作和日常所需长期提供经费。与最近大火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对应,一个企业家的慈善和社会责任,体现在他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经济价值,也体现在他不曾大肆宣扬的方方面面。慈善和捐助,其实都是很私人的事。 3、作者写书的起因,可以说是由于一次瑜伽课程,而要为自己创造一个作品的念头,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而今我亦年满三十,而我自己的作品,又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呢? 最后,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写过美食评论,或者有没有想过要做一个美食作家。毕竟,只看你写的寺院素斋描写,就能让我在深夜之中饥肠辘辘,又欲罢不能呢。 《她在红尘外》读后感(三):碎碎念:如果你是苹果堆里唯一的梨子…… 一寄来的新书里有编辑手写的两张卡片,说许晓虽然细密啰嗦,但写出了在庄严的寺庙里一个俗人真正的状态。 我很赞成这个说法。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资深媒体人自信和沉迷物质享受的理直气壮,这种坦率甚至会让蜻蜓点水式的走访显得还挺真诚。但不管怎么说,出于好奇心,就决定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作者也算俗得有趣了。毕竟这就是作者探寻生活的方式。二 说点好玩的。 作者寻访了诸多寺庙、道观,直观感受是,佛教寺庙大多庄严肃穆,进大殿要步调一致,吃饭的时候要绝对安静。大家虽然慈悲善良但对真理执着,而且会要求别人也接受自己的真理;聊不到几句就会问你怎么还不出家,我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藏传佛教的寺庙因为语言不通所以大家坐在一起就是靠微笑来交流,互相梳梳头,拍拍脸,喝喝酥油茶。 道观就完全不同。甚至在早课晚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在殿里玩耍打滚,负责法器道长们干啥的都有,需要发声的时候就敲一下,然后可能就去殿外看看星星。对来访者的态度一般是:哟,来了啊?有缘呀!我端水果给你吃?至于信仰,爱信不信,才懒得管你。不要影响我修炼就好了。“爱信信,不信滚”——朋友从武当山归来以后的概括。三 作者在访谈中经常会提到,为什么出家,什么时候出家。似乎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经历了什么导致你远离社会和家庭生活”。但我觉得,也许出家人不是在我们熟悉的世界里躲了起来,而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和我们日常可见的世界
中科医院专家平行的完整世界。 所以作为“俗人”的作者对修行人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也不可能进入修行的生活,原因也就在于此了。就好像一只梨子无论多努力也不能成为苹果。这无关对错,也没办法妥协。生而不同,就安于不同呗~ 《她在红尘外》读后感(四):一本真实 流畅的好书 早起刚读了十几页新书,儿子起床了,我起身去给他做饭。做完饭想着上午要去工厂,得把手机充满电,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找了将近40分钟,急匆匆把孩子送去了学校。 回来的路上我想,反正这也不是我第一次丢东西了,找不到拉倒,体验下没有手机的生活。现代人离开了手机好像忽然间寸步难行,其实更多是心理上的不适。 到了家坐在马桶上继续读,竟然刚好读到作者探访灵石寺的路上丢了手机,心中窃喜,好一个同命相连。这本书讲述了作者2019年走访中国10个省份20个道场探访女性修行者的故事,本以为会是一段不食人间烟火、洗净灵*的心灵之旅,却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个凡人穿梭于红尘内外的真实与感动。 连续看了四个多小时,见识了中国各地道场的素食盛宴,我也饿了。起身去厨房煮了一碗酱油面,我最爱的主食,清水煮面只加几滴生抽和香油,平日里在“高碳水致肥”的恐吓下,每次吃起来都罪恶满满,而这个没有手机的上午,好像我也变成了红尘外的一个比丘尼,在寂静的寺院里给自己煮了一碗清心寡欲热汤面。一碗下肚,心满意足,窝到沙发里继续读,翻开书读到作者入藏,在雅安吃了一碗啥也没有的煮白面。我一个人在客厅笑出声了。许晓,你厉害啊。 读完整本,心里有些激动。特别是看到旅行结束后到落定开始写书这个过程,经过一系列的自我怀疑、肯定,最终“像是得到了某种许可似的,回到家中,我就埋头写起来。”2019年夏天,这本书化为现实。看着书后的照片集锦,感谢作者没有穿插在文字中,给了我更多想象空间。 起身继续找手机,在马桶后面找到了,我总是匪夷所思、毫无觉知、好像失忆一般弄丢很多东西。至今无解。对了,离开手机的一上午除了十几个赞,并没有任何紧急电话或私信,离开手机的5个半小时,果然是喜忧参半的都市俗人。 《她在红尘外》读后感(五):红尘外的探访:关于“她”也关于“我” 前段时间做了个职业测试,测自己的优势,结果项有“关联”。解说词这样写,“关联”主题的人深信世间万物都彼此关联,世间没有巧合,凡事必有成因。帮我做测试的朋友说,做出这个结果的人,往往都和宗教有缘。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与一个朋友聊天,安慰她找工作要“随缘”,“有缘无分,不是善缘”,“现在去不成,谁知道不是好事”。返身观照,这说法透着对万事万物之间的因缘流转的信念。但可能我连“和佛很亲”都还谈不上,只能说,想要亲近。 最接近宗教的时候都是生活最不顺利的时候:大学时找工作不顺、毕业后失恋,等等。对着圣经读,希望得到神的爱;或是拿着金刚经和心经抄了一遍,突然悟了自己的执念都是一心妄想等等。有时也会情绪出问题的一位朋友,有时看她读经书,自己也发心要去读;大四时她到上海来找我,还带我去寻访了学校周边的天主教堂、清真大寺等。然而总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做,终于都搁在一边。太过功利,可能还是凡心太重的缘故。我那位朋友也没有成为信徒。 这本书中的文章最初在“夜航船”上看到,当时追着看了没几期连载,就说要出书,等到书出来立刻就买了。 作者最初的发心,是书写“女修行人”的故事。 女性到底会在修行中遇到什么?在寻访佛教寺庙时,作者似乎还记得这一主题。或许与佛教中,女性修行者必须要对男性修行者有“八敬法”有关。福建灵石寺的维律法师说,女众是自信上有障碍;龙华寺的宏玉法师则说,女性要面对自身的业力;武汉芦花庵的宏用法师则说,女众最重一个“情”字,要不断地面对,不断地修,也要“坐作并重”,才能克服障碍。 然而随着寻访的深入,“女性”这个主题隐去了,只偶尔因为关于女性用品而浮现一下。雅安永兴寺临济宗性子直率的照海法师说的最有趣:女性跟男性的修行都是一样。月经来了,这是人生的甘露,“把大腿洗得干干净净就对了噻”。 “女性”这一身份隐去后,“修行”这个主题则越来越浮现:到底什么是修行?寻访修行者的作者,又在寻找什么、修什么? 宗教修行者各有其章法。修行者们大都隐身在山林之间,青山白云,自耕自作,更有位于青海海心山孤岛之上与世隔绝的莲花庵,位于岩壁之上、溶洞之中的拉央宗溶洞,羊八井启孜雪峰下的嘎洛寺等等。这是物理上的隔绝和辽远。困难不止于此,不少开山建庙者(如茅山尹信慧道长)因为机缘甚至从一片平地开始筹建庙宇道观,还要不断面对*府建景区收门票的提议;即使善款难筹,十几年了,仍然可以“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不急”(照海法师)。温州三台道院的陈光静道长,在山中几十年抚育残孤,最难的日子里吃杨梅做主食,仍不忘每日带着一群小猴似的孩子们早晚课,她说这是“无苦不成道”。 在这种氛围中,作者虽然时不时因为睡懒觉或者太疲惫错过早课,但是一路寻访下来,对“大蒙山”、“小蒙山”、“清静经”等也熟极而流。 这是“她”的修行。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满满都写着作者的“我”。前半篇“我”还浅浅地隐藏在每一程行路和每一顿餐食后面,她采访,写修行人的故事,像模像样,甚至可以改改直接做特稿故事发。到海心山一篇开始,作者突然意识到她做这件事“除了对自己,对其他人没有意义”。在寻访路上,她忆起自己人生的每个瞬间,关于颜色的记忆,关于吃食,关于为何成为记者,关于一句“你有什么作品”的醍醐之问。她说,“把自己当作柴,放进一件事里去燃烧,真是我能想到的天底下最过瘾的事情了。” 到末尾与吴琼一顿饭,她笑谈,自己过去对人生的很多困惑,都是别人的困惑,生啊死啊,一趟路程下来,,只希望自己不要总是丢东西了。因一趟瑜伽课启发她走上修行之路的吴琼说,:“那是责任啊,学习责任,很好。”她恍然。 这趟旅程到此才算完满。这是关于作者的“我”的旅程,可能这也是作者把“成为母亲”这件事在个人介绍中提及的原因,她后来对写了《道的复兴》的美国记者张彦说,自己这年结婚了,第一次结婚,不知道自己怎么做一个妻子。张彦大笑:你把结婚想得太复杂了。 一书读毕,看书的我们仍在红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