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初,一位15岁的高中女学生陈某因“间歇腹部不适两年,呕吐咖啡样物伴排柏油样粪便一天”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儿科医生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做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当时患者有心率快、血压偏低、面色不佳等表现,血红蛋白仅为84g/L,粪便隐血++++。面对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紧急状况,儿科医生紧急将其收治入院,并迅速给予扩容、抑制胃酸、止血等对症治疗。次日请消化内科汪小平主任会诊,汪主任了解病情并查看患者后,当机立断给患者紧急做胃镜检查,发现其十二指肠有一个活动性出血的溃疡病灶。遂局部予以喷洒凝血酶处理,出血灶迅速止血,使病人在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至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之前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
那么,这种突然引起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儿童青少年也会得消化性溃疡吗?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是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近年来,青少年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
消化性溃疡主要有哪些表现呢?
消化性溃疡的发作具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少年,而胃溃疡则多见于中老年。发作时多有上腹痛,可呈钝痛、胀痛、灼烧样痛、饥饿样痛,往往长期反复发作。本案例中,学生陈某间歇腹部不适已有两年,由于未及时就诊,因此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而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教训非常深刻。
消化性溃疡和进食有什么关系?
通常十二指肠溃疡为饥饿痛,一般在餐前出现,进食后疼痛可以缓解,或者有夜间疼痛。而胃溃疡是在餐后1小时出现症状,1~2小时后逐渐缓解。除腹痛不适外,还伴反酸、嗳气、烧心、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等症状,当合并出血时会出现呕血、黑便。
引起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有哪些呢?
01
饮食、生活不规律
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是导致本病最大的发病原因。现在许多青少年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比如各种油炸、烧烤和辛辣食物,对胃肠道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刺激。久而久之容易对胃肠道形成伤害,引起粘膜损伤而形成溃疡。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吃夜宵、不吃早餐等等不良生活行为,都会伤害到胃肠道。
02
精神压力大
儿童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脱不了干系。他们的生理、心理相对来说还不成熟,容易出现叛逆情绪;同时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他们的精神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
0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检出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高达90%~%,胃溃疡为80%~90%,所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而青少年由于集体生活、流动性大等特点促进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它主要通过损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破坏其防御和修复功能,同时能够增强胃酸及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最终消化自身黏膜导致溃疡的形成。
04
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药物的患者大约有10%~25%可发生溃疡。其中非甾体抗炎药是导致胃黏膜损伤最常见的药物,以阿司匹林最为显著。
如何预防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呢?
01
缓解精神压力
精神因素是引起儿童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适当减压,劳逸结合,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预防儿童青少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02
合理的饮食
①三餐要定时定量。每日定时进食,以使胃酸有规律分泌。每餐不要太饱,以免胃窦部过度扩张而刺激胃酸分泌。切忌不吃早餐。
②已经患有胃肠疾病的,可以面食为主,因面食较柔软,含碱易于消化并能中和胃酸。不习惯于面食者则以软饭、米粥代替。低脂食物可避免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和由其而引起的胃排空减慢,胃窦部扩张,从而减少胃酸分泌。
③饮食有规律、有节制。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如酒类、咖啡、酸辣、油煎食物。
④提倡分食制。使用公筷、公勺,以减少幽门螺杆菌在家人之间的传播。
03
平时注意观察和定期体检
要培养孩子养成排便后不立即冲掉而转过头看一看的习惯。平时需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一旦发现乌黑发亮的柏油样粪便,就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需立即就诊!定期体检能使消化性溃疡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规避大出血的风险,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
总之,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如果经常出现腹部不适,医院就诊。确诊患有消化性溃疡的,要时刻查看粪便的情况,以免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医院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原标题:《儿童青少年要谨防溃疡病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