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http://www.jk100f.com/m/排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每个人必须进行的生理活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一天都要进行一次排便。
在排便的背后,是由人的肠道负责粪便的形成、运输以及排出等复杂的工作。研究表明,当经小肠消化过的食物残渣运输至消化道下段时,也就是人的大肠部分,大肠将这些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并将其运送至大肠末端。
之后,再经过肛门有节制、有规律地排出体外。因此,大肠也被人们称为“传道之官”。然而,很多人的排便频率却显得毫无“规律”可言:有的人一天大便三次,有的人三天大便一次。
看起来,这两种排便的频率都是不正常的。有人认为,在这种排便异常的背后,很有可能是大肠癌来临。那么,究竟哪一种才是大肠癌来临的症状呢?
一、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个才是大肠癌?
前文讲到,正常情况下人每天都要排便一次。但是,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的排便时间都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在人进食10小时左右,肠道内即可形成粪便。
然而,由于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加之代谢水平、所处的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和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排便频率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严格来说,无论是1天3次大便还是3天1次大便都是正常的,未必和大肠癌有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肠癌来临后,患者的排便可能会出现异常。
譬如,一个每天只排便1次的人,突然之间出现不明原因的排便次数增多,可能一天需要排便3次、4次甚至更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了,肠道很有可能发生了病变,同时存在大肠癌的风险。
另外,当大肠癌来临时,患者不仅排便的次数会突然增多,还有可能出现腹泻、便血等附加症状。
在此建议,当出现上述排便异常现象之后,医院检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病变,并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二、当大肠癌来临时,身体中会出现哪些异常?
前文讲到,当排便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常时,说明肠道可能发生了某些病变,大肠癌也成为了被怀疑的因素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大肠癌呢?当大肠癌来临时,身体又会出现哪些异常?
大肠癌,又名结直肠癌,顾名思义是指大肠上皮的癌症,主要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在病理学上,大肠癌主要以腺癌的形式出现,其次是鳞癌。
目前,大肠癌已然成为全球第三的恶性肿瘤。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年,全球患大肠癌的病例数量高达万,死亡人数将近90万,死亡率高达近50%左右!
那么,当大肠癌来临时,患者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研究表明,在大肠癌来临的早期,患者根本感觉不到明显的症状,或者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譬如腹泻、便秘等。所谓非特异性症状,简单来说就是很多疾病共有的症状,对疾病的及时诊断造成极大的阻碍。
这些非特异性的症状表现,很容易会让患者放松警惕,误以为只是普通的消化系统疾病,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等到发现病情时,已经进展至中晚期的地步。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大肠癌的典型症状。
结肠癌。结肠癌分为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其中左半结肠癌表现为腹痛、腹胀,肛门无法排气和排便。另外患者的排便习惯将会发生变化,将会出现便秘、便血等。
而对于右半结肠癌患者而言,常常表现为腹部出现包块、身体明显消瘦,还有可能出现贫血症状。但是,当患者的身体开始出现消瘦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
直肠癌。研究表明,直肠癌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颜色发生改变。便血的原因在于粪便和肿瘤发生摩擦,致使肿瘤破裂出血所致;而肿瘤的存在将对肠粘膜造成刺激,导致排便反射出现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不尽的感觉。
而粪便形状的改变,则说明肿瘤的生长已经占据了肠道空间,对粪便进行挤压,因此粪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大便的形状呈长条状,反映出肠道内壁的形状。但对于大肠癌患者而言,肠道内的肿瘤对粪便进行挤压,在这种挤压的力量下,大便将会变细或者出现凹槽。
另外,当肿瘤因某种原因而破裂出血时,可能会导致粪便的颜色变成深黑色,而且味道十分刺鼻,这是因为此时的肠道菌群已经紊乱,出现了菌群反应。然而祸不单行,大肠癌的发生还会出现一些伴随症状。
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体型明显消瘦。这是大肠癌患者出现的一种常见伴随症状,也是很多癌症的伴随症状,这不仅是因为癌细胞的生长发育大量地消耗了身体中的能量,同时也使肠道功能减退,患者的食欲也随之下降。
癌细胞浸润、转移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研究表明,当癌细胞侵犯到病变部位周围的组织器官时,也将出现症状,譬如,当癌细胞侵犯至骶神经丛时,患者的腰骶部将持续疼痛等。
另外,当癌细胞转移至其他组织器官时,也将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譬如当癌细胞侵犯肝脏时,患者的肝脏功能将受损,解毒功能下降,患者有可能出现黄疸。
三、50万人大数据研究:全谷物食物或可预防大肠癌!
年7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者对近50万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最终确定食用全谷物以及含有谷物纤维、叶酸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所谓全谷物饮食,是指“完整的、碾碎、破碎或压片的颖果,基本的组成包括淀粉质胚乳、胚芽、麸皮等,与没有破碎前的比例相同”。以麦子为例,用最原始的打面机将其打碎,保留麸皮,这就是全谷物。
研究人员选取了近50万名来自美国的中老年人作为受试者,这是目前位置最大的前瞻性队列,对其展开了长达16年的随访。
在此期间,共发生1.02万例大肠癌。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研究人员对年龄、性别、种族、生活习惯(是否饮酒、吸烟、摄入肉类等)等潜在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校正。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摄入全谷物和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简而言之,摄入全谷物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具体到数值上,若摄入足够的全谷物纤维,至少可以降低8%的大肠癌发生风险,最多可以降低20%。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体重正常、无吸烟习惯、饮酒少,坚持补充钙、叶酸、少吃甚至不吃肉类的人,患大肠癌的风险会更低。
因此,多食用全谷物食品,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研究表明,大肠癌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除遗传因素外,其余全是后天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言外之意,后天因素都是人为可控的。因此,建议大家多食用全谷物食品。
以下食物建议多食用。全谷物、豆类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水产品、坚果、绿茶和咖啡。
另外,部分饮食也应该少食甚至不食。譬如高脂肪类饮食,特别是动物脂肪、动物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食物、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等)以及加工肉类以及油炸、烧烤食品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癌物,摄入后将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预防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保证完全避免大肠癌的发生。因此,建议大家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及时掌握身体的健康状况,对可能发生的疾病做到及早地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郴星.容易误诊误治的大肠癌[J].健康生活,(07):36-37.
衡山.可防可治的大肠癌[J].养生月刊,,43(05):-.
陆家仕.慢性腹泻、便血,提防大肠癌偷袭[J].健康生活,(11):40-41.
大肠癌临床特点[J].临床误诊误治,,34(11):2.
李松.肠道3种“求救信号”,切莫视若无睹[J].江苏卫生保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