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B》平时作业二
1:心肌褐色萎缩,脏器呈褐色主要是由于:
A、含铁血黄素沉积
B、脂褐素沉积
C、脂肪浸润
D、脂肪沉积
E、心肌陈旧性出血
答案:B
2: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
A、大动脉
B、毛细血管
C、细动脉
D、中等动脉
E、静脉
答案:C
3:鳞状上皮化生,应属于下列哪一项:
A、适应性改变
B、不典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病变
E、分化不良
答案:A
4:右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器官主要是/p>
A、肺、肝及胃肠道
B、肝、肺及脾
C、脑、肺及胃肠道
D、肾、肺及胃肠道
E、肝、脾及肾
答案:E
5:在组织间隙中,有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被肉芽组织所取代,这种变化称为:
A、血栓机化
B、血肿机化
C、出血性炎
D、肉芽肿形成
E、肉芽组织形成
6:肺出血性梗死形成的重要条件除了肺动脉的阻塞以外,还需有:
A、肺纤维化
B、肺气肿
C、肺锁骨下浸润
D、严重肺淤血
E、肺水肿
答案:D
7:红细胞大量破坏可释放下述物质而引起DIC:
A、Ⅻ因子和V因子
B、磷脂和ADP
C、组织因子和凝血酶
D、纤溶酶和激肽释放酶
E、弹力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8:休克微循环缺血期对微循环变化起最主要作用的体液因素为:
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B、前列环素
C、儿茶酚胺
D、血栓素
E、内毒素
9:休克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最好的解释是/p>
A、CO2从细胞移出减少
B、肾脏排泄乳酸的能力降低
C、呼吸排除乳酸减少
D、组织低氧,导致细胞把醋酸盐转变为乳酸
E、通过糖酵解途径使乳酸产生增多
10:慢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肥大细胞
11:关于渗出液的作用,下述哪一种对机体有害:
A、渗出液中有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
B、纤维素形成过多
C、纤维素形成网状限制细菌蔓延
D、稀释、吸附、中和毒素
E、纤维素形成支架有利于修复和白细胞吞噬作用
12: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炎症病灶内炎细胞浸润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13: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表现在下列哪项:
A、急性炎症早期
B、化脓性炎
C、变质性炎
D、肉芽组织
E、肉芽肿
14:脓液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种细胞浸润有关:
A、浆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15:目前认为下列哪一种物质是“隐蔽抗原”:
A、红细胞表面抗原
B、眼球晶状体抗原
C、血管平滑肌抗原
D、肾小球基膜抗原
E、心瓣膜抗原
16: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愈高,则:
A、恶性程度愈高
B、恶性程度愈低
C、转移愈早
D、对放射线愈敏感
E、预后愈差
17:肉瘤是指:
A、由神经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B、由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C、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D、由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E、由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18:我国妇女中最常见的癌是:
A、乳腺癌
B、肝癌
C、子宫颈癌
D、胃癌
E、卵巢癌
19:最常转移到淋巴结的肿瘤是:
A、肉瘤
B、癌
C、淋巴管瘤
D、基底细胞癌
E、腺瘤
20: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是
A、化脓性心内膜炎
B、心内膜穿孔
C、浆液性心内膜炎炎
D、内膜大片坏死
E、疣状心内膜炎
21:下列最符合心力衰竭概念的一项是:
A、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
B、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C、血液淤积在静脉系统
D、大小循环淤血
E、伴有肺水肿、下肢水肿和肝脾肿大等
22: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为:
A、支气管及肺泡的卡他性炎
B、支气管及肺泡化脓性炎
C、支气管及肺泡的出血性炎
D、肺泡内的纤维素性炎
E、常为麻疹等传染病的并发症
23: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A、支气管肺炎
B、广泛肺纤维化
C、支原体肺炎
D、肺结核
E、大叶性肺炎
24:液化性坏死主要见于:
A、肾
B、脑
C、肺
D、心
E、肝
25: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A、心
C、胃肠道
D、肾
26:慢性胃溃疡的肉眼形态所见通常是:
A、直径2cm以内,较浅,边缘不整齐
B、直径2cm以上,火山口状或不规则溃疡
C、直径2cm以上,溃疡底不平,有坏死组织
D、直径2cm以内,边缘整齐,底部平坦
E、直径2cm以上,边缘整齐,底部平坦
27:十二指肠溃疡病发生的机制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酸分泌增多
B、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蠕动减慢,排空慢
C、胆汁返流
D、正常胃黏膜抵抗力降低
E、十二指肠液返流
28:急性普通型肝炎患者出现黄疸是由于:
A、小叶间胆管梗阻,胆汁排出障碍
B、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
C、病毒破坏红细胞
D、肝细胞坏死较多,毛细胆管受累较严重
E、胆道内结石阻塞
29: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
A、假小叶形成
B、坏死区结缔组织增生,但炎细胞浸润不明显
C、肝细胞大片坏死,无肝细胞再生现象
D、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E、肝体积增大变硬,表面呈结节状
30:门脉性肝硬化可引起患者死亡的合并症是:
A、脾脏肿大
B、食管下端静脉丛破裂
C、腹水
D、痔静脉曲张
E、睾丸萎缩,男子乳腺发育症
31: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表现有
A、腹水
B、胃肠道淤血
C、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
D、脾功能亢进
E、出血倾向
32:氨对中枢系统损害的主要机制:
A、取代神经介质,影响神经冲动传递,以致不能维持大脑皮层于清醒状态
B、使胰岛素增加,促使支链氨基酸减少,进入脑的芳香氨基酸增加,抑制神经介质
C、使短链脂肪酸增多,因而对神经中枢抑制增强
D、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使ATP生成减少
E、促使假性神经介质的形成
33:电镜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基底膜上皮细胞侧有驼峰状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膜性肾小球病
B、慢性肾盂肾炎
C、肾梗塞
D、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急性膀胱炎
34: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机理是:
A、全身小动脉痉挛
B、小动脉硬化
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水钠潴留
D、肾小管坏死
E、肾小球滤过减少,水钠潴留
35:关于肾病综合征,其临床特征包括:
A、大量蛋白尿、高血压、高度水肿和血尿
B、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胆固醇血病和高蛋白血症
C、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D、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胆固醇血症和低比重尿
E、蛋白尿、脓尿、低胆固醇血症、高度水肿
36:下列哪一个是急性肾盂肾炎的最好指征:
A、尿中红细胞管型
B、尿中脓细胞
C、下腹部疼痛
D、发热
E、蛋白尿
37: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周围纤维化、弥漫性慢性间质性炎症,瘢痕形成,肾小管腔中充满红染的蛋白样物质,组织学上类似甲状腺滤泡,其诊断为:
A、慢性肾盂肾炎
B、淀粉样变性
C、多发性骨髓瘤
D、高血压性固缩肾
E、肾结核
38:慢性肾衰竭时氮质血症的最主要因素是:
A、肾小管内管型阻塞
B、肾小管分泌功能障碍
C、肾血流量减少
D、肾小球滤过压下降
E、残存肾单位过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39:下列哪种疾病常需要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
A、蛋白尿
B、尿毒症
D、血浆白蛋白减少
E、血浆中r-球蛋白过多
40:细菌性痢疾肠道典型的病变是:
A、卡他性炎
B、出血坏死性炎
C、浆液性炎
D、化脓性炎
E、假膜性炎
41:肾梗死:
A、细胞水肿
B、脂肪变性
C、凝固性坏死
D、干酪样坏死
E、纤维素样坏死
42:肾结核:
43:坏疽:
A、坏死组织呈现黑色、暗绿色、具有臭味等特殊改变
B、坏死组织呈细丝、颗粒状红染的纤维素样,聚集成片状
C、坏死组织分解彻底
D、动脉血流供应中断
E、胶原纤维崩解
44:纤维素样坏死:
45:肠系膜下静脉血栓脱落引起:
A、脾动脉栓塞
B、肺动脉栓塞
C、门静脉分支栓塞
D、逆行性栓塞
E、交叉性栓塞
46:体静脉的血栓脱落可引起:
47: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
A、微循环缺血期
B、微循环淤血期
C、微循环DIC期
D、微循环衰竭期
E、微循环障碍全过程
48: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
49:寄生虫感染的炎症病灶内主要浸润的炎细胞是:
B、类上皮细胞
C、浆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50:构成结核性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是:
51:菌血症:
A、血沉加快,抗链“O”抗体增高
B、血液培养细菌阳性
C、全身中毒症状,血内有细菌
D、高热寒战,血沉加快
E、多脏器多发性脓肿,高热,血内有细菌
52:败血症:
53:缓进型高血压病:
A、小动脉化脓菌栓塞
B、夹层动脉瘤形成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D、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E、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54:急进型高血压:
55:高血压病脑出血的机制:
A、脑组织局部变性、坏死,血管内压增高导致微小动脉瘤形成而发生破裂
B、小动脉壁洋葱皮样增生
C、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D、动脉粥样硬化
E、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
56:恶性高血压的典型损害是:
57:细菌性心内膜炎:
A、左心室破裂
B、主动脉瓣狭窄
C、左房室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D、脑萎缩
E、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上大而易碎的赘生物
58: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59:肺心病:
A、左室向心性肥大
B、右室肥大扩张
C、左房与右房扩张肥大
D、左、右室均发生心肌肥大
E、四个房室均扩张肥厚
60:高血压病:
61:玻璃样变性:
A、胞质内可见玻璃样小滴
B、胞质内出现多量脂滴
C、胞质内出现粉染细颗粒
D、胞质呈空泡状
E、间质内可见类黏液积聚
62:脂肪变性:
63:与激素有关的肿瘤:
A、宫颈癌
B、前列腺癌
C、膀胱癌
D、白血病
E、鼻咽癌
64:与放射物质有关的肿瘤:
65:脓肿:
A、出血性梗死
B、贫血性梗死
C、液化性坏死
D、萎缩
E、坏疽
66:心肌梗死:
67:肝性水肿:
A、全身性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
B、全身性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胸腔积水
C、水肿一般先出现于下肢,随体位改变而改变
D、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
E、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
68:心性水肿:
69:寄生虫感染炎症时出现:
D、单核细胞
E、多核巨细胞
70:急性化脓性病灶中可见:
71:纤维素性炎:
A、局灶性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组织坏死液化
B、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C、胸腔积脓
D、黏膜的轻度渗出性炎
E、急性细菌性痢疾
72:卡他性炎:
73:血管瘤:
A、恶性肿瘤
B、良性肿瘤
C、畸胎瘤
D、增生
E、发育不全
74:精原细胞瘤:
75:风湿性心外膜炎:
A、疣状心内膜炎
B、心瓣膜溃疡或穿孔
C、绒毛心
D、牛型心
E、左室前壁心肌梗死
76:冠心病:
77:肺结核:
A、铁锈色痰
B、粉红色泡沫痰
C、大量脓痰
D、少量黏液性痰
E、痰中带血
78:大叶性肺炎:
79:阿米巴痢疾:
A、溃疡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长轴垂直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80:肠结核:
81:关于萎缩,下述哪项不正确/p>
A、萎缩是可逆的变化
B、凡比正常体积缩小的器官
C、萎缩的细胞会消失
D、细胞内线粒体变小,数量减少
E、萎缩器官多伴有间质的增生
82:长期不活动引起的肢体肌肉萎缩属于:
A、神经性萎缩
B、营养不良性萎缩
C、废用性萎缩
D、压迫性萎缩
E、内分泌性萎缩
83:细胞水肿主要发生的器官为:
A、肝、肾、脾
B、心、肝、胃
C、肺、脾、肾
D、心、肺、肾
E、心、肝、肾
84:纤维素样坏死常发生于:
A、间质胶原纤维
B、脂肪组织
C、脑组织
D、心肌纤维
E、上皮组织
85:判断组织或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是:
A、细胞浆的改变
B、细胞膜的改变
C、细胞核的改变
D、细胞间质的改变
E、细胞器的改变
86:机化指的是:
A、组织的完全再生
B、组织的增生
C、组织的化生
D、炎症的结局
E、肉芽组织替代坏死组织的过程
87:槟榔肝的形成是由于:
A、肝脏出血和结缔组织增生
B、肝细胞坏死和淤血
C、肝小叶中央淤血和外周脂肪变
D、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
E、肝细胞脂肪变和结缔组织增生
88:在组织间隙中,大量局限性出血被肉芽组织所取代,称为:
C、出血性增生性炎
89:急性左心衰竭时肺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肺淋巴循环受阻
B、肺静脉回流受阻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E、肺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
90:目前认为休克的本质是:
A、一种应激状态
B、一种血液循环的严重障碍
C、全身危急状态,脉搏细快、尿少
D、动脉血压过低
E、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引起各重要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伤
91:休克时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中哪一条对休克的进展起主要作用:
A、损伤溶酶体膜
B、减弱心肌收缩力
C、细胞内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D、降低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
E、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系统,促进DIC的发生
92:急性炎症反应的化学介质为:
A、组织胺
B、激肽类
C、细胞因子
D、前列腺素
E、以上均是
93:急性炎症时,引起液体渗出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病灶内组织渗透压增高和血管腔内流体静压增高
B、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病灶内组织渗透压降低和血管腔内流体静压增高
C、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病灶内组织渗透压增高和血管腔内流体静压降低
D、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病灶内组织渗透压降低和血管腔内流体静压降低
E、血管壁通透性降低、病灶内组织渗透压增高和血管腔内流体静压增高
94:急性炎症的正确顺序,表现为:
A、静脉瘀血→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细动脉痉挛→液体渗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壁立游出
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静脉淤血→细动脉收缩→液体渗出→白细胞壁立
C、细动脉扩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静脉淤血→白细胞附壁游出→液体渗出→细动脉痉挛
D、细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静脉淤血→细动脉痉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壁立游出→液体渗出
E、细动脉痉挛→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液体渗出→白细胞壁立游出
95: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A、组织增生
B、炎细胞浸润
C、静脉阻塞
D、富于蛋白的液体进入组织内
E、动脉收缩
96:下列哪一项不是化脓性炎症/p>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小叶性肺炎
C、干酪性肺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蜂窝织炎
97: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增生性炎/p>
A、大叶性肺炎
B、疣状心内膜炎
C、慢性活动性肝炎
D、风湿性心包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98:与肺癌的病因有最明确联系的是:
A、遗传
B、家族性倾向
C、吸烟
D、病毒
E、肺气肿
99:暴晒日光与下列哪种肿瘤关系最密切:
A、皮肤癌
B、唾液腺腺癌
C、肺癌
D、恶性淋巴瘤
E、黑色素瘤
:有关风湿性心肌炎病变性质的描述,哪项正确:
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肉芽肿性炎
E、纤维素性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