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今年的主题为「IBD与幸福」(IBDandWell-being),旨在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公众对IBD的认知,通过规范的慢病管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D)和克罗恩病(CD),均为特发性慢性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是仅累及结肠黏膜的弥漫性炎症,而克罗恩病则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分,引起节段性的透壁性溃疡。约有5%的患者兼具两种表型,被称为「类型待定」IBD。IBD为何难以被诊断很多IBD患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症状较轻,或没有特定的症状,且患者常常出现典型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来自英国的一项较大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在被诊断为IBD前,患者至少3次被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此外,IBD病情的复发和缓解也是导致其难以被诊断的重要因素。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克罗恩病延迟诊断的时间越长,患者承受肠道狭窄和肠道手术的风险越大。因此,IBD的诊断尤为重要。如何诊断IBDUD和CD诊断除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外,更强调内镜、活检和钡剂X线检查,特别是内镜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在对IBD作出诊断之前要有充分理由排除相关的其他疾病。根据IBD临床表现进行诊断CD和UD有共同临床特征:1、两者均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2、多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方式开始,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以急性爆发型起病者也并非少见。3、UD和CD均表现有腹胀、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稀便,黏膜脓便或脓血便,甚至血水样便以及有可能有里急后重。4、两者均可能出现有不同程度发热以及出现各种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疹等。5、UD和CD都可能有肠出血、肠狭窄、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CD和UD也有各自的临床特征,在IBD中UD比CD更多见。CD的临床特征:1、腹痛多在右下腹,多表现为绞痛或痉挛性锐痛,呈阵发性发作,绞痛多发生在餐后。2、大便以黏液便或水样便,甚至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现象。3、急起早期病例容易误诊为阑尾炎,迁慢过程又容易误诊为肠结核。4、发生肠狭窄、梗阻、肠瘘、息肉、癌变机会较UD更为多见。UD的临床特征:1、肠道损害多先出现在远端结肠和乙状结肠,因此腹痛多在左下腹,以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为主要特征,腹泻后腹痛可缓解。2、大便多呈黏液或脓血,甚至血水样便,伴里急后重多见。3、UD容易误诊为痢疾或感染性结肠炎。根据检查结果诊断:CD:1、钡剂X线检查特征:病损肠壁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部位有结节状增生呈鹅卵石样表现;受损肠壁可能出现裂隙状溃疡,甚至管壁有瘘管形成或脓肿形成。2、内镜特征:受损肠壁呈跳跃式分布;受损肠壁可见卵石征或有纵行溃疡,且溃疡周围黏膜显示正常;肠壁有脓肿或瘘管形成。3、病理特征:呈节段分布的全层性炎症,可见结节状真性肉芽肿;病变处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和淋巴组织增生。UD:1、钡剂X线显示:结肠黏膜粗糙紊乱或成细颗粒样改变;病灶处可能出现小龛影或大小不等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或肠管僵硬。2、内镜显示:乙状结肠,甚至直肠和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模糊,病变处肠粘膜很脆,碰之即出血;病变肠壁有浅表性溃疡或假性肉芽肿形成。3、病理组织特征:广泛炎症改变,黏膜层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隐窝处有炎症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肠壁杯状细胞明显减少。如何治疗IBDIBD的处理基于专科医疗,根据患者疾病的程度、位置,以及为进行诱导及维持缓解对多学科的处置响应情况,实行个性化处置。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是十分重要的,如平衡膳食、保持充分的水分和锻炼、避免紧张等,此外戒烟对于克罗恩病患者来讲尤其必要。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生物治疗,以及溃疡性结肠炎中使用的美沙拉嗪,使用要求个体化,同时注意矫正营养缺乏。排版:鹤儿题图:站酷海洛投稿: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