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虾肠炎白便的症状和预防,南美对虾肠炎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对虾白便肠炎怎么治疗?南美白对虾肠炎白便的症状,对虾肠炎白便的症状表现,对虾肠炎白便能治愈?对虾肠炎白便是什么原因?对虾肠炎白便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预防对虾肠炎白便的用药方案。

对虾肠炎白便怎么治疗?对虾肠炎白便停料几天合适吃?对虾肠炎白便什么原因造成?对虾肠炎白便的图片,对虾肠炎白便如何解决?

全球虾类贸易占海产品贸易总量15%,虾的健康情况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白便综合征、肠炎在对虾养殖区频发,危害逐年增强,患病虾饵料系数增大,生长缓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如何预防南美白对虾肠炎、保护对虾肠道是现在养殖所面对的问题,下面祺茂堂生物科技小编就具体来说明,对虾肠炎、白便的症状表现,预防对虾肠炎、白便的方法措施,对虾肠炎白便的预防用药方案。

一、对虾肠炎的症状、原因、预防

1、症状表现:对虾肠炎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南美白对虾整个养殖周期均常见。肠炎病轻则造成南美白对虾吸收利用饲料营养能力差,导致瘦身、体质差,重则引起对虾偷死“掉苗”。

发生肠炎时,对虾的消化道呈现红色,胃部最明显,肠道后部也变红或肿胀,后盲囊混浊。

微观镜检:正常情况下肠道上的色素细胞是呈点状,扩散较少,当虾子应激较大或者肠道发生炎症时色素细胞扩散呈雪花状,当比较严重时色素细胞与炎症发生时产生的一些氧自由基反应而呈现红色。

根据对虾这一生理机制,我们对大量肠道镜检并结合养殖实际情况,初步界定了肠道健康参考标准。在排除溶氧、有害藻相、应激等环境条件影响后,发现大多数慢料对虾基本确定为肠炎所致。

2、发病原因: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不知道对虾肠炎、白便的发病原因。南美白对虾发生肠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肠炎主要是以弧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居多,此类池塘多伴随着底质的恶化,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细菌性肠炎的症状主要为虾体消化肠道呈红色,南美白对虾体表颜色加深。

其症状为:病虾消化道呈红色,胃部最明显,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界限不清。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此病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主要由于水质恶化或饵料腐败所致。

近年来爆发性虾病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被普遍认为会引起对虾肠炎。当这些致病菌在肠道菌群中占据数量优势时,就会引发肠炎。

因此,在感染病菌前,需要提前打造肠道有益菌群,彼此竞争、抑制,保持稳定的动态平衡。众多一线高手验证,从放苗开始即拌喂活菌制剂,对虾肠道更健康,发病几率更小。

(2)藻毒素中毒:吞食蓝藻引发对虾肠炎:夏季高温影响,蓝藻的生长速度快于其他有益藻类,很容易大量爆发式繁殖。

对虾摄食蓝藻后难以消化,或消化后产生的藻毒素,造成南美白对虾中毒,形成肠炎。养殖水体中有害藻类占优势后,在水体中释放藻毒素,或者南美白对虾摄食了有害藻类,导致南美白对虾中毒诱发肠炎。

如果养殖户不及时处理,不到一周时间,整个池塘中的南美白对虾出现肠炎是大概率事件。

饵料中的毒素对南美白对虾肠道的影响:如变质的饲料中存在的氧化油脂和黄曲霉毒素被对虾摄食后,对南美白对虾的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南美白对虾肠道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出现炎症。

虾粪呈白色且细长,漂浮在水面且有粘性,聚集后散发臭气,在发病初期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加剧,病虾活动能力减弱甚至停止进食,多数病虾会出现肉壳分离情况,身体瘦弱,伴随游塘直至偷死。

病虾尸体肠道内有白色脓状物,显微镜下病理变化为肠道黏膜下层细胞增生,纤维化细胞层整体脱落。

晚期病虾往往会并发细菌性肠炎,症状基本与细菌性肠炎相同,两者需要用显微镜区别。解剖病虾,取出消化道,从胃、中肠和直肠剪开各取一小段,将肠壁用压片法,在高倍镜下检查血细胞聚集和红色素细胞扩张的情形。

(3)对虾肠道有害菌过多,菌群失调:各种各样的杀菌、消毒药物包括抗生素在内被大量而广泛的滥用,肠道pH长期偏高引发的碱性中毒,为有害菌在肠道内定植与繁殖提供了条件。

这些都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有益菌在肠道内繁殖能力较低,导致肠道病变,进而明显降低对虾抗病能力。

(4)中晚造养殖对虾养殖肠炎疾病多发的原因:气候:中晚造养殖,一般时间在5~11月,这期间气温偏高、雨水多,容易引起不良藻相(如甲藻、蓝藻),倒藻应激、弧菌滋生等问题,肠炎更易发生。

水源:5~11月多雨,河水带入大量有机质,加上养殖污水排放,外海水源条件较差,病菌滋生、有害藻横行。

抽水入塘,感染风险大。投喂:中晚茬虾水温高,摄食快。养户大多本着“吃完就加”的原则,持续不断加料。

加料量少则五斤,多则十多斤。长期饱食不仅肝胰脏遭受重荷,肠道会拉伸变形,蠕动能力变弱;肠道粘膜损伤,发炎。

3、危害问题:(1)长速慢、体质弱:发生肠炎后,肠道对饲料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虾子营养不良,出现瘦身、脱壳困难、长速慢:时间一长,体质与抗病力随之大幅度下降,出现损耗偷死或其他病害;

(2)快速败坏水质:饲料经胃部磨碎,肝胰脏消化后,需要进一步在肠道消化、吸收。虾子肠炎后,肠道消化吸收利用少,大量需要进一步消化的微粒和可溶性蛋白直接排出水中,难以集污排出,水体快速恶化。

养殖水体污染,水中毒素加剧的很大根源就是水体的蛋白质过剩,过剩的蛋白质不仅仅给病菌,有害藻类提供营养源,还在不断的释放有害毒素。

水体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净化过程(生物净化过程是一个耗氧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必须及时的补充,否则,有氧净化过程停止,厌氧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水体的自净过程,是水体自身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圈共同作用的过程,过剩的蛋白质也在不断降低水体净化能力。排除不合理的过度投喂料因素,水体过剩的蛋白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虾对摄入肠胃的食物不消化,或者消化不充分。

既而排到水体后,加剧了水体中蛋白质的累积速度,加速了水体恶化。

4、预防方案:(1)缓加料、多喂菌:天气好时,平稳加料,并定期使用菌克原液,减轻虾子消化负担;天气差时减料或停料,避免饲料污染。坚持拌喂菌种多样化的复合菌种,有利于打造肠道有益菌群,提高抗病力。

(2)少应激、多修复:养殖过程中,应激和损伤是经常发生的,高位池高密度养殖更是如此。

(3)勤排污、多换水:环境极大影响致病因子发展和对虾体质。养殖中后期需勤排污,每天8-10次。

配合换水和补菌,改善水质环境。环境改善不仅能降低肠炎发生率,也利于肠炎的恢复,避免肠炎造成损失发生。

二、对虾白便的症状、原因

白便是南美白对虾最常见的疾病症状。现在入秋有一段时间了,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很多的养殖朋友在咨询关于“白便”的应对和治疗。所谓的“白便”,其实已经不是虾的粪便,只是白色的条状物,外观像白色的粪便而得名“白便”。

“白便”是肝胰脏和肠道病变的结果,白色便状物是脱落的肝胰腺管上皮、胰腺微绒毛组织、肠道黏膜上皮和增生细胞形成的白色有机物。在显微镜下通过肝胰腺组织涂片染色观察。

可以观察到所谓的“白便”里面含有脱落的肝胰腺管上皮、肠道黏膜上皮组织及细胞、甚至可观察到部分细胞膜边缘已经溶解破裂。

换句话说,当一条虾肠道内看起来是“白便”的话,不仅仅是肠道的问题,这个虾的肝胰腺也已经严重病变,这条虾基本可判定玩完了,要“救”发生白便的塘也只能是救那些肠道内还不是白色便状物的。

也就是说肝胰腺还没发生严重病变的虾也许还有机会,至于已经“白便”的虾,估计华佗在世也没用。

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对虾摄食正常,甚至会出现暴食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对虾食欲减退和慢料,并发出现拖便、粘团便等肠炎症状。通过解剖发现,此阶段的病虾肝胰脏的脂肪减少,但体积变化不大,颜色发黄,边缘模糊。

发病中期:对虾摄食缓慢,虾身瘦弱,开始出现空肠空胃,少量虾粪呈细长白色线状、有黏性,少量漂浮于水面。此时,对虾的肝胰腺体开始萎缩、腺膜上皮脱落,肠道逐渐变白,黏膜上皮畸变脱落、肠壁细胞增生并伴有细菌发酵肿胀。

脱落的腺膜上皮、肠道黏膜上皮和增生细胞随粪便一同排出,形成“白便”。

发病后期:大量白便聚集且浮于水面并散发恶臭,对虾开始游塘,甚至偷死。在这一时期,病虾的肝胰腺管严重萎缩、上皮脱落、坏死,肠壁细胞不断增生及脱落。

对虾停止采食,治疗药物无法内服。相对治疗难度较大,治愈率极低,需要引起咱们养殖户朋友们的警惕和注意。

三、对象肠炎、白便的预防措施和用药

1、饲料管理:养殖过程中注意使用新鲜、无污染的饲料,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同时使用:健常先锋,可平衡肠道菌群,修复受损肠道黏膜,控制白便发生,减轻肠炎症状。

2、环境处理:保持虾塘的清洁,及时清理虾塘的残饵粪便,避免水质污染。控制好养殖环境的密度,避免过量饲养对虾,减少对虾的接触,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3、注意摄食:白便病一定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