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人妈妈在澳洲生宝宝面临英语挑战恐惧的 [复制链接]

1#

两个多月前,许琭(LuXu)的孩子顺利出生了,但自己却因大出血进了重症监护室(ICU)。不会英语的许妈妈,作为唯一陪产的家人当时不知所措。

许琭表示:“每个人都想跟她沟通,但没有办法沟通。”

“孩子下午三点多出生的,然后我就开始大出血,直到晚上六点多,医院里一个会说中文的护士,跟我妈解释发生了什么。”

跟许琭一样面临类似挑战的女性还有不少。移民背景和语言不通问题等给她们的孕产过程或给她们的亲友在沟通和理解信息方面,带来一些挑战,包括全英文的孕产检查、华人助产士的配备以及口译服务的可及性等等。

根据澳洲健康和福利研究院(AustralianInstituteofHealthandWelfare)的《全国妇婴报告》的数据,年,逾三分之一的孕产妇出生在海外,其中,来自中国的占2.7%,但这一数据未有说明孕产妇的英语水平具体如何。

《国际健康公平杂志》年10月一篇关于为英国有社会风险因素的孕妇提供的口译服务的报告,提到与讲英语的孕妇相比,英语不流利的孕妇分娩结果不佳的风险更大,而种族歧视、贫困、住房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交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风险。

许琭和宝宝在一起。Source:Supplied

全英文孕检准妈妈陷入“无助”

住在*金海岸,从事宠物产品行业的妮娜·张(NinaZhang)是一位新手妈妈,她的儿子已三个半月大。

妮娜表示,尽管在澳洲已居住七八年,但并不了解医疗方面。在孕早期时,每到孕检日,她都需要提前在网上查好“胎动、胎盘、羊水”等专业词汇。

“拿着查好的词去问医生时,会紧张,担心说得不流利,对方听不懂……有一些医生给的解释也听不懂,抱着就是得过且过的心态。”

前26周孕期都较顺利,但一场意外车祸让妮娜陷入“无助”。

“医院,检测到我的血液里有胎盘的血液,挺吓人的,很担心是不是宝宝有出血,”妮娜说。

“医院什么都不明白,医院。医生跟我说,很多东西我都完全听不懂,特别无助。”

因语言不通,感到怀孕之路变得更加艰辛的还有张嘉欣,她是两个多月婴儿的妈妈。已在悉尼居住八年左右的她从事按摩治疗师的工作。

张嘉欣说口译员在场时,她能问更多问题,就更了解自己的情况。Source:Supplied

她表示,尽管平常可以用英文跟客户沟通,但是怀孕后的全英文孕检,还是让她感到很困难。

“B超、血液报告,或是唐氏那些检查都要去第三方诊所做,因为都是讲英文的,中间如果有什么问题,其实我问了他讲了,可能我也听不太懂。”

她表示,自己虽然有要求需要口译员帮助,但偶尔口译服务会缺席。这种情况下就只好“硬听”,如果有问题那就边查单词边问。

“华人助产士真的很少”

在澳大利亚,经过专业培训的助产士(midwife)负责对孕产妇提供怀孕期和生产前后的照顾和支持。

克莱尔·王(ClaireWang)是一名注册助产士,有7年工作经验。她提到“尽管在澳洲有很多华人的产科医生,但是华人助产士真的很少”。

在克莱尔还是学生时,曾在一间产房看到一位华人产妇经历的困难。

她提到,当时这位华人遭遇产痛,两位助产士在帮助她平静下来,通常一个产房“只需要一个助产士”。

克莱尔提到助产士的重要作用。Source:Supplied

克莱尔听到她讲中文后,就立即进去安抚她。克莱尔说:“我进去跟她讲话时,她立马整个人就安静下来,也不蹬(脚)了。”

“所以你可以感觉到她所有的恐惧来源,其实不是太多来源于那个疼痛,而是她对未知情况的一种恐惧。”

“首先我们生长环境不一样,我们的文化,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尤其语言不通时,人家跟你讲,我要对你做什么,但是你听不懂时就会很恐惧,不知到底要对我的身体做什么。”

克莱尔意识到作为一个会讲中文的助产士可以发挥的作用。她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科普视频,普及孕期和分娩知识,并且开设中文产前课程,希望让妈妈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生产阶段”,“用知识点建立自信”。

新手妈妈自助和抱团取暖

面对种种挑战,华人妈妈们纷纷自助,在克莱尔的中文产前课结缘,许琭、嘉欣和妮娜加入了同一个妈妈群。她们在那彼此学习、分享经验、相互支持。

许琭说,在一个人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有一个都是好姐妹的群对自己很重要。Source:Supplied

许琭说,尽管自己从年到墨尔本后就读护理专业,自此也一直在该领域工作,但在做妈妈这方面,觉得“隔行如隔山”。

她表示,从事护理行业多年的她,尽管对奶粉的用量和水温一丝不苟,孩子还是会出现肠胀气和肠绞痛。

但群里妈妈分享了冲奶粉的经验,随后她改进自己的方法,“宝宝的这种情况立马好转了。”

“妈妈间的相互分享和帮助让有些棘手的事情变得简单,让我心安。”

而对于妮娜来说,妈妈群是她的一个倾诉之地,会获得回应,是她“精神上的支持”。

呼吁更多针对多元文化社区的信息传播

克莱尔认为,尽管在社交媒体上普及知识和开设课程可以帮助一部分华人妈妈,医院需要做得更多——加强教育性质的传播是第一步。

“让妈妈知道有哪些机构可以帮助到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她说,如果妈妈产后回家,有任何问题,可以致电这些机构。

但克莱尔表示:“如果专门设有一个中文电话给她们打,妈妈就会方便很多。”

了解和预约口译服务

据悉,墨尔本女性健康多元文化中心的执行主任阿德勒·莫多罗(AdeleMurdolo)博士表示,不会说英语的女性通常不知道她们在产前护理期间可以预约口译服务。

莫多罗博士建议女性在怀孕后立即与全科医生预约,因为可能会有等待期。

“孕妇通常不知有这个服务,而且有时孕妇预约了产检,但健康从业者很难在预约时段找到口译员,而且在产前保健方面,推迟预约并不是很好。”

“所以如果需要口译员,请提前说明,这样保健人员可以帮助及早预订口译员服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