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学微生物学第九章第一节埃希菌属 [复制链接]

1#

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埃希菌属有6个种,其中大肠埃希菌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种,主要表现在: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并能为宿主提供一些具有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产物;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③有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胃肠炎;④大肠埃希菌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大肠埃希菌很多菌株都已获得耐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质粒,耐药性非常普遍。

(一)致病物质

1.黏附素

大肠埃希菌的黏附素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上皮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大肠埃希菌黏附素的特点是特异性高。

2.外*素

大肠埃希菌能产生多种类型的外*素。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如移位至肠道外的组织或器官则可引起肠外感染。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1)败血症

败血症常由大肠埃希菌性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引起。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尤其对婴儿、老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2)新生儿脑膜炎

大肠埃希菌是小于1岁婴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3)泌尿道感染

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大多来源于结肠,污染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肾脏和前列腺。女性泌尿道感染率比男性高。性行为、怀孕、男性前列腺肥大等为危险因素。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尿频、排尿困难、血尿和脓尿等。大多数大肠埃希菌菌株都能引起泌尿道感染。

2.胃肠炎

大肠埃希菌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1)肠产*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

ETEC是5岁以下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人与人之间不传播。临床症状可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的霍乱样腹泻,平均病程3~4天。

(2)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EIEC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所致疾病很像菌痢,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EIEC不产生肠*素,能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最后杀死感染细胞,再扩散到邻近正常细胞,导致组织破坏和炎症发生。

(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是最早发现的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严重者可致死。该菌在较大儿童和成人的感染少见,可能与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有关。EPEC不产生肠*素及其他外*素,无侵袭力。病菌先黏附于小肠上皮细胞,随后破坏刷状缘、导致微绒毛萎缩变平。严重干扰对肠道中液体等的吸收功能。

(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综合征(HUS)的病原体。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感染菌量可低于个,夏季多见,症状轻重不一,可为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约10%小于10岁患儿可并发有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的溶血性尿*综合征,死亡率达3%~5%。污染食品是EHEC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5)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

EAEC引起婴儿和旅行者持续性水样腹泻,伴脱水,偶有血便。不侵袭细胞。这类细菌的特点是能在细胞表面自动聚集,形成砖状排列。感染导致微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和出血。EAEC还能刺激黏液的分泌,促使细菌形成生物被膜覆盖在小肠的上皮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