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连续签了三次病危通知书!
磊磊(化名)的妈妈心如刀绞,突如其来的白血病,成了这个家庭的噩梦。
这天,正在认真听课的磊磊突感肚子疼,老师赶忙联系他妈妈。
妈妈本以为磊磊是着凉或吃坏了肚子,但喂磊磊吃药后疼痛无法缓解,医院详细检查,可是住院几天也没查出任何问题。
这时,妈妈开始怀疑:是不是儿子不想上学,在装病?于是带着磊磊出院回家。
然而几日后,疼痛感再次席卷,脸色发白的磊磊疼得直打滚,妈妈手足无措,慌慌张张地拨打了。这一次医生检查后初步怀疑磊磊是血液病,医院检查。
血液病是什么病?这个时候磊磊爸妈并不清楚。但看到磊磊如此难受,他们心里发慌,预感到孩子可能病得不轻。
检查室外,磊磊妈妈紧张到后背全部湿透,结果出来了,12岁的磊磊被检查出患有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陷入深渊。尽管父母掏光家底,四处借钱,花几十万为磊磊购买靶向药续命,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磊磊入院时情况就比较糟糕,后续每个治疗疗程,父母都得签一次病危通知书,有时一个月需要签3次。
后续,磊磊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本以为一切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磊磊却出现了严重的排异,皮排溃烂结痂、肠排腹泻甚至便血,还反复感染发烧,肠胃脆弱加上口嘴生疮已无法正常进食,只能输营养液。
这就样禁食了4个月,原本72斤的小男孩就这样瘦到了37斤。
看着骨瘦嶙峋的孩子,父母崩溃大哭,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要遭这种罪呢?
一、我国六成儿童肿瘤为白血病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儿童白血病情况发文,内容指出,我国每10万名儿童(15岁以下)中就有4-5个确诊白血病,每年白血病新增确诊人数达到40万,这当中有37.4%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人,并且高发年龄集中在2-7岁。
《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同样披露了儿童白血病的现状:我国儿童肿瘤3岁年龄组的占比为10.04%,且各种癌症病种中,白血病位居首位,约为57.21%。可以说,恶性肿瘤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成长的疾病。
二、越来越多孩子得白血病,背后2个原因不容忽视白血病也就是“血癌”,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恶性疾病。
异常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就会停止在细胞发育各个阶段,还会积聚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处,正常造血因此受到抑制,最终引起感染、出血、贫血以及全身器官浸润等症状表现。
白血病其实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但是近些年,为何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患上白血病呢?
虽然医学界还未发现白血病的确切病因,但研究发现了一些白血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的郑胡镛主任表示:肿瘤的发生离不开遗传和外界影响这2大原因。
1、遗传
白血病准确来说并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却与遗传相关。比如,单卵双生儿中的一个确诊白血病,那么另一个患病概率可达20%,而非同卵双胞胎一方患白血病,同胞确诊白血病的概率也会比正常人高2-4倍。
2、外界影响
①病*感染:T细胞白血病病*、EB病*等感染宿主之后,癌基因癌变潜力极易被激活,从而导致白血病发生。
②物理因素:比如X射线、α射线、β射线等电离辐射。特别是儿童对电离辐射更敏感,大面积大剂量的电离辐射,可引起骨髓抑制,降低免疫力,导致DNA突变、重组或断裂,最终诱发白血病。
③化学因素:比如甲醛、笨、亚硝胺类、杀虫剂等化学物质。
三、孩子出现4个异常症状,警惕是白血病信号白血病也有相应的症状表现,但有时却很容易被家长错认为是普通小病。如果孩子有以下这4个异常表现,要提高警惕,或是白血病警报。
1、发热
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反复治疗效果欠佳时,要警觉是否是白血病作怪。有六成白血病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可能是白血病细胞释放致热物引起的肿瘤热,也可能是白细胞减少后防御感染能力下降引起的继发感染。
2、出血
白血病患儿体内白血病细胞不断侵占正常骨髓,血小板减少就很可能引起出血问题,比如皮肤有出血点,牙龈出血或流鼻血等,严重时甚至引起内脏出血。
3、贫血
白血病使原本正常的造血系统发生故障,红细胞、血红素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患儿也会因此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贫血的症状。
4、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关节痛
由于白血病细胞不断侵犯淋巴和其他器官,患儿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肿大的情况,特别是侵犯关节和骨头后,还会引起关节疼痛、骨痛的问题。
四、预防白血病,家长需牢记3点孩子若不幸患上白血病,治疗过程一般先是放化疗,再到骨髓移植,之后还要面对移植后未知的排异反应。这将是一孩子个遭罪,父母痛心的过程。
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这个疾病呢?家长要做好这些事。
首先,新房入住或装修时一定要考虑到甲醛、苯、氡等有害物质,建议装修时选择环保材料,装修后也要通风半年以上,并且检测甲醛符合标准再入住为宜。
其次,备孕期间无论男方还是女方都要积极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习惯影响受孕与胚胎发育。
另外,在孕前或孕期从事农药、汽油、染料等职业的人,应当注意职业劳动保护,以降低子女患白血病风险。
最后,家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