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闫学老师的文字源自于她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那质朴无华的文笔,淡淡流淌的文字,总会使我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感染,走进她的内心世界。今天闫学老师又领我踏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小船,随着这条小船,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在淡定从容的散发着如菊如茶般幽香的文字里行走,我看到一个专注教育的教师是怎样思考的,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怎样当老师的,我想到今天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当老师…… 不妨做个懒老师 《教师的智慧是照亮前方》,这是本书第一个内容的题目。读完这一节后我强烈地感受到,如果每位老师的头脑中都具有“教师的智慧是照亮前方”的教育理念,就会把教师从愚昧中解脱出来,把学生从辛苦中解放出来。它告诉我们“真正有智慧的教师不是仅仅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启发他们跳出课堂教学的范围去阅读、研究和思考。” 当年的苏步青还是学生的时候,有一道几何题做不出来,当他向教授请教时,教授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阅读厚厚的一本书——《解析几何》,等苏步青硬着头皮读完这本书后,他才发现,不仅解决了当初的难题,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 这个故事不禁令我暗暗称奇,我由衷佩服洼田教授的智慧。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不住地感叹,同时也在扪心自问:我是否这样引导过学生,是否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向前方?是的,我缺乏这种意识,缺乏这样的远见。当学生有问题时,我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生怕学生不明白,就像学生在作文中经常用的一句话:“直到明白为止”。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老师是很多的,大多数人也认为这才是负责任的好老师,因为他能够及时给学生解决难题,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但是,对照今天的阅读,我的心似乎顿了一下,豁然起来,试想,这样的“好”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长此以往又会如何?怎样才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怎样才能为孩子照亮前方? 记得一篇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位“懒”老师。学生有问题,他让学生自己想法去找答案,课堂上,他坐在一边听课,让学生当小老师去讲题。或许有人很不屑,这算什么老师?太不负责任了。然而,他的学生却变得善于发问,勤于思考,学习的主动意识越来越高,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联系上面的阅读,我更加明晰地感受到这样的“懒老师”不乏是一个智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慧的老师,他的教学立足点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做准备。 “教师真正的智慧是如何激发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寻到通往智慧之堂的门口,在纷繁与迷茫中找到那条知识路,并且照亮他。”闫学老师告诉我们。 是的,把学生领到他自己心智的门口,这是我们教师最该做的。 让学生喜爱你的学科 书中的这个故事让我感慨万千。在当年的杭州师范,丰子恺先生的老师李叔同是那里的音乐和美术老师,这两门今天来说是“副科”的学科在当时也是“副科”,但是李叔同任教期间,学生学习图画、音乐比任何功课都勤奋,夏丏尊先生感叹图画与音乐“几乎把全校学生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李叔同先生何德何能,竟创造了这样的神话,为什么他的学生如痴如醉地爱上音乐和美术,这不能不让人追问。“他有本事让学生爱上自己所教的学科。”闫学老师这样说,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无尽的思考。 学校课程的各个科目都有其特点,都从不同的方面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都有让学生喜欢的理由,无所谓好坏之分。但我们的学生偏科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是他喜欢某学科,就对哪一科感兴趣,喜欢他的课,喜欢写他的作业,乐此不疲。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欢除与自身的先天喜好有关系外,关键还在于教师个人的素养与教学风格,。 记得在明霞老师的博客中看过这样一件事,她参加完一个会议后坐着火车连夜往家赶,第二天还要给学生上课。因为回家没有备课时间,所以她便在火车上备起课来,怎样安排这节课,用什么教学方法,合适不合适,学生能不能接受,明霞老师考虑得很细,一路上她都沉浸在自己的课中。要知道,那并不是什么公开课或观摩课,只是一节普普通通的给学生上的课,而她竟
白癜风治疗药物然要动这么大的心思,费这么多的脑筋。这件事对我的感触很大,我想到好多的老师公开课上尽心尽力,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博得一声喝彩,但是一到自己的教室,面对自己的学生,就没有了那种激情,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上课。明霞老师对自己课堂的精雕细琢,由此可见一斑,而她的魅力也非凭空而来,她的学生无可救药地爱上生物是有道理的。 我想:李叔同和明霞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样本,那么怎样提高自身的素养、魅力,把学生引领到你的学科领域,并让他深深迷恋,这是我们毕生努力的方向。 每位老师都应该因为学生对自己学科的喜爱引以为豪。 心里装着学生 近日,我读过一篇文章《让子弹飞一会儿》,乍一看题目,怪吓人的,其实作者也是在向我们阐述这样一个现实:课堂上,老师忙得不亦乐乎,为教而教,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某个环节岔开去影响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课纯粹是上给听课老师和评委看的。他呼吁:着眼学生,在课堂上多一份从容,多一份淡定。让学生多读一会儿,让学生多想一会儿,让学生多练一会儿,就像张麻子的口头 禅“让子弹飞一会儿”那样的从容与淡定,这是一种大将气度。 闫学老师也针对课堂教学节奏快,容量大,教师时间把握精准恰切这一现状展开论述。她说,有些教师每次提出问题,都不给孩子们想一想的时间,而且直接让孩子站起来回答,而孩子往往连问题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有的孩子虽然听到了问题,但是还没来得及思考,当他一坐下马上想起了问题的答案,由于老师在课堂上过多关注自己的教案,而不是学生,所以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他很少关注。这就是一些教师上课时间极为精准,课堂节奏始终处于高速运行,高度紧张的状态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不顾学情,无视学生。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无论在公开课还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的确,这种现状应该引起老师们的深刻反思。首先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快要月考的时候,课堂四十分钟被紧张的复习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我恨不能把四十分钟当成五十分钟上,在老师的催促下,学生的弦始终绷得紧紧的,跟着老师匆匆赶路。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看似完成,教师汗也流了,心也安了,学生却疲惫不堪。但是我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这样的课堂上那些慢的学生是否跟得上,是否这也是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一个原因,这样的效果又有几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一种“愚蠢”。他说:在课内不放过一分钟、一刹那,一直要学生积极进行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样细致的工作中,还有什么能比这么干更为愚蠢的呢。教师对工作抱这样的目的,简直就是要榨干儿童的全部精力。这简直让我羞愧不已,我的敬业,我的认真里面竟然还含有这样愚不可及的事情,课堂上的来去匆匆,其实是一直把自己的课装在心里,而没有学生的半分。 让学生有喘息的机会,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但愿每个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的孩子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度过快乐而难忘的一节课。 正所谓“开卷有益”,每一本书都告诉我不同的道理,每一本书都让我不虚此行。在本书中,我知道了教师要避免成为“没有文化的保姆”;面对各种有问题的孩子,教师应该实施美疗,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教学是教育这朵花儿上的一片花瓣,教育应该有超乎功利的追求;师生交往应该是一种精神交往,没有师生之间这种高尚而丰富的精神交往,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什么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莫做孩子的报忧者…… 闫学老师说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工作,这是多么浩繁而美好的事情。而行走在闫学老师的文字里,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对我而言,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 今天,踏上这条小船是多么的幸运,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