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10篇
Kf03mXLrtdr - 2020/1/27 21:37:00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是一本由[美]卡洛琳?戴奇 [美]丽萨?罗伯邦著作,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一):摆脱焦虑,才能长久的进步和成长  上个月给宝宝买了套磁力片,五颜六色的磁力片可以组合成各种造型,这套玩具最近一跃成为宝宝的新宠,每天睡前都要在床上摆弄一会儿。刚开始的时候,宝宝自己还不太会拼,都是我按照随包裹附带的小册子来拼固定的造型,玩多了之后,才不再拘泥于固定的造型,而是自己发挥。 难得的一家三口的睡前玩耍时光,我每次拼图的时候,总喜欢挑同一个颜色的来拼,这个时候爸爸总会在旁边说一句“你是有强迫症是吧”。我总是不以为意的反驳,“这算什么强迫症,不过就是下意识的习惯”。 说到“强迫症”,日常中其实还挺常见的,只是程度的深浅不同而已,我自认为我这种不算什么。 在此之前,我以为强迫症就是日常的一种习惯而已,只要不严重到影响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作者卡洛琳·戴奇就把强迫症归为“焦虑症”类型的一种。 卡洛琳·戴奇,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培训师、作家和主持人,擅长催眠、焦虑管理、情感调节。她拥有超过35年的临床经验,目前担任密歇根州法明顿山焦虑症治疗中心主任。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聚焦于影响亲密关系的“焦虑情绪”,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焦虑来源,并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并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焦虑症的类型中第一类是“广泛性焦虑障碍”,我想比起强迫症,我更像个重度广泛性焦虑障碍者。 这一类焦虑者的显著特征是:他们的担心并不会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压力源上面。相反,正如这种障碍的名称所隐含的意义一样,你所担心的焦点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中。你长期忧心忡忡,很少再多做思考。 这个特征概括的真的很形象了,作为一个快要而立之年的中年妇女,日常焦虑的点有很多:这个月的支出又超支了,总是没有结余;宝宝都快4岁了,还是不能自己好好吃饭,下半年入园了该怎么办;日常总是会偶尔遇到胸痛,会不会得乳腺癌;今年的业绩不理想,年底的年终奖肯定不会达标;这行不好做,好像换工作,等等等等都是生活中相关的日常。 不集中于焦虑某个点,但是脑海里总是在来回翻滚着各种对未来的思虑和焦虑。看起来平淡如水的生活之下,掩藏的是脑海里从不间断的日常焦虑。长此以往,负面情绪累积下来,总是会影响到日常的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变得没有耐心,不愿意交流,亲密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只有深刻的认识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作者卡洛琳·戴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启动暂停法。 一旦我们能够识别自己对焦虑反应的认知,情绪和生理指标,我们就可以在焦虑升级之前很好的解决它。  通过这些自我的练习,我们才能慢慢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变得不再焦虑,能从焦虑中脱离出来,才能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卡洛琳的暂停法,在我看来有点类似于放空+冥想,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轻易的被情绪掌控。 卡洛琳在文中的第二部分还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构建和谐的亲密关系的指南,有方法有目标的去提高沟通和交流的效果,最终才能获得共同的成长。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从发现自我或者伴侣的情绪焦虑来源,到摆脱焦虑不安,再到收获成长,自由一套完整的方法,很值得每一位当下处在焦虑情绪中的人们反复思考。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二):读《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女儿明年即将上幼儿园,在网上查询幼儿园信息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些妈妈分享的经验。说好的幼儿园学位紧张,一般都提前一两年就已经报名了,顺着这些信息看到其他妈妈们的 分享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与择校经验,大致了解到的信息是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好的教育资源是比较紧张的。高中的学位很紧张,近几年普高的录取率与报考人数比才40%多,相当于一半的中考考生没有办法进入到公立的高中读书,不能录取的这些孩子要不就回老家读高中,要不就出高价读私立,或者读国际学校读国外的大学,或者只能读职业高中了。妈妈们分享的经验说,想要竞争这少数的公立高中名额,那么就要进入好的初中,想要进入好的初中,必须进一个好的小学,因为小学是义务教育,是在对应学区上学的,想要进入小学就要准备好小学对应的学区房。要知道这座一线城市,房价很高,好的学区房房价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天价。一时间莫名的恐惧感向我袭来,相比这些妈妈们,我似乎太过于佛系了,我的孩子还在家疯玩,幼儿园没提前一两年去报名,学区房还没准备,兴趣班我也还没有任何的计划,感觉我的娃已经输在了起跑线。深深的焦虑像我袭来,那段时间不断的在盘算口袋里的银子,不断的在计算能够得到的学区房,都快魔怔了。我的先生对此非常不理解,当然我对于他的不理解非常的不满意,感觉他没有对孩子的教育上心。我们的关系非常的僵,老是不停的争吵。  最近偶然读到《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似乎找到了缓解我们关系的钥匙。  这本书是美国的卡洛琳.戴奇和丽萨.罗伯邦合著的,卡洛琳.戴奇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作家,擅长催眠、焦虑管理、情感调节。丽萨.罗伯邦是临床心理学硕士,她俩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情绪障碍治疗的经验。这本书主要针对夫妻情感关系的解析,并详细提供了很多练习,以便夫妻双方掌握相处的技巧,并且在关系中不断的成长。  书中说,神经系统科学家把人类的大脑分为三个区域,后脑负责控制人类的身体机能,比如心率、呼吸等。中脑负责情感体验。前脑负责人类进行理性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当一个人处于焦虑且心情激动的时候,中脑变动活跃起来,此时,中脑和前脑之前的连接就会中断。这个时候,负责理性思考的前脑无法向中脑输出信息,此刻这个人就沦为了情绪的奴隶。  从这个角度去解释我和先生之间因为孩子学区教育引发的矛盾,就能理解了。当我的焦虑发作的时候,因为中脑和前脑之间的连接断了,我正处于被焦虑情绪控制中,而我的先生并不处于焦虑中,他的大脑中的中脑和前脑合作良好,可以理智的进行逻辑分析。当我和他抱怨我焦虑的点的时候,我俩实际并不处于同一“频率”,没有得到满意的沟通和交流,他无法理解我的焦虑,我觉得我的担心没有得到他的认同,因此产生了隔阂。  夫妻之间健康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既不过分依赖也不过分独立,各自既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又能相互交流共同面对。这种关系大家都想拥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建议和答案。  1. 知道自己的触发点,焦虑情绪来临时要学会“暂定”。  矛盾的起源大多是由于关系中的一方处于焦虑状态引起的。容易焦虑的一方要了解自己情绪的触发点,一旦感觉到自己处于焦虑状态中,要立即按下“暂停”键,让自己先平复。  2. 练习日常压力预防。  书中介绍了一些方法,从调整呼吸、想象等练习中,给自己减压。  3. 在和伴侣谈话的时候,使用一些建设性的交流方法。  例如镜像法、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同理心思考等。  正如书中所说的,“亲密关系是需要经营的,只有不断的耕耘,最终才会收获一段美好的关系。”相信读过这本书并将书中方法实践之后,我和先生的关系能更加亲密。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三):调整内心和弦 构建和谐乐章  与其说《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是一本解决两性关系问题的书,不如说它是一种教会你如何让自身保持宁静,解除焦虑,从而传到到对方这种和谐的能量,让彼此在两性关系里关系中保持更加舒适自在。  也就是说,只有把自己给调节好了,与爱人的关系才能更好。  心理关系从热烈到冷淡,很多时候是从双方的情绪波动开始的,而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就是焦虑。  焦虑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和社交回避症,可以侵蚀乃至摧毁一段关系。  如果想拥有更舒适的亲密关系,就需要习惯性地预防日常压力,降低情绪波动基准,这样才能展现出更好的一面,让相处变得更轻松。  在《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提供了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找到平静的自我安慰技巧。暴风雨中找到一个港口——暂停法  1.暂停法需要一个物理空间,它可以保护隐私。确保没有人来打扰。  2.回想一个让你感到非常焦虑的片段,重温当时的想法和感受,随着这些念头出现的是什么感受呢?你能确定出伴侣,伴随着这种体验的感觉和情绪吗?慢慢想一下,理清你感受到的每个情绪的意义,并给它们都做一标记。  3.练习自我安抚技巧闭上眼睛转动眼球:快速中断反应握紧拳头:缓解肌肉紧张正方形呼吸法:用舒缓平静的呼吸安抚自己沉重的手臂,沉重的腿:创建平静的感觉温暖腹部,清凉额头:增加你的平静感快进到未来:帮助你预期放松。   利用以上这种“暂停法”可以自己控制情绪,有效地缓解紧张,减少焦虑水平。构建和谐亲密关系的指南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注视着恋人照片时,大脑某些区域会以独特的方式在发亮,这种独特的大脑激活,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的大脑会形成浪漫关系。这种满足感是源于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的释放。使你与爱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同时有一种舒适感和安全感,它也能减少恐惧感和焦虑。  头脑中幻化伴侣的形象  注意出现在体内的任何感觉,也许你会注意到脸上有一丝惊异的微笑,同时还可以创建一个提示帮你自动生成这种有力的温暖和关爱的感觉,保持画面一两分钟,享受这种同情心带来的平静的满足感。  在“不完美,但足够好”的关系中寻找满足感  在亲密关系中发生矛盾时,不妨问问自己,你是想坚持自己是正确的?还是想维持一段关系?  因为看重关系,而放弃“我总是正确的”这一需求,你会变得更好。  例如,你可以对自己重复声明:“因为我想要一段理性关系,我放弃凡事都总是要争个对错。”  对伴侣欣赏、感恩  此外,伴侣之间相互欣赏非常重要,这是良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你专注于欣赏对方,这种感激之情,会自动涌现出来,我们都知道感恩的人会更快乐,当你所感激伴侣身上特质时会使你们的关系改善,你的伴侣能感到你的感激之情,很可能做出相应的回馈。  感恩之心是将问题转化为幸运,将意外转为礼物的关键。  每天花三次的时间,让自己真正感受一下伴侣身上值得所欣赏的地方,每次满足感持续一两分钟。这样做可以滋养自身并且滋养彼此之间的关系。  理性关系的发展过程好比一个花园的生命周期,花团内的繁花盛开需要园丁的时刻关照,及时除草施肥。通过管理焦虑、欣赏感恩就是在耕耘理性关系的花园。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你将学会方法不再受困于焦虑、而是能识别自己的的情绪触发点,用暂停法和日常压力预防调解焦虑水平;你还获得了如何提升与伴侣的沟通连接、以及增强对伴侣的同情心技巧。  不要指望一天内学会所有和弦,一次学会一个,随着时间推移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有技巧。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精密。你会对所取得的进步以及自己持续做出的努力感觉更好。  相信读过本书,并将方法付诸实践后,你和伴侣之间的关系会有立竿见影的转变。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四):拿什么拯救我们的亲密关系?  小刘又和先生吵架了。  晚饭后,奶奶在整理刚摘回来的龙眼,三岁不到的儿子也跟着忙前忙后。不一会后,儿子的背上就被汗水湿透了。先生责备小刘只顾着追剧,帮儿子擦汗不认真,要知道孩子汗多不小心被风吹到是很容易感冒。小刘不服气地回答,孩子没那金贵,如果这样的话,人家的孩子蹦蹦跳跳岂不是要追着擦汗?  就帮孩子擦汗这一件小事,小刘和先生开始了辩论,很快又提起往事,变成了争吵,冷战。  亲密关系从热烈到冷漠,很多时候是由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从双方的小情绪波动开始。然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情绪,就是焦虑。不可否认,某一方的焦虑不仅会影响另一方的情绪,而且还会加剧相处的负担,让亲密关系出现裂痕。可以说,先生对孩子的焦虑就是他们俩关系的导火线,也是根源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焦虑有影响自己的身体状况或者影响对生活的满意度吗?或者有影响你和伴侣之间的关系?或者伴侣是否也认为你对当前情形过于焦虑?  如果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会很适合你。如果不是,防患于未然,也值得去翻一翻。  本书作者卡洛琳·戴奇来自美国,是一位有着超过35年临床经验的焦虑症治疗中心主任,也是一名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和作家,擅长焦虑管理、情感调节,并获得了多项专业组织颁发的奖项。另一位作者是丽萨·罗伯邦,一位临床心理学硕士,有丰富的情绪障碍治疗经验,并主攻躯体心理学。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一探究竟破坏亲密关系的隐形杀手——焦虑情绪的真面目,也可以根据指南重新构建和谐情感,并在这份亲密关系中获得成长。  焦虑情绪是什么?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和平时代,很开心没有了硝烟烽火的烦恼。然而家庭的硝烟却又屡屡告急。为此,认识和了解焦虑情绪是疗愈的第一步。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书中解析了各种形式的焦虑症,其中常见的焦虑症有三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  如果你经常会在头脑中不断预演惊恐发作时可能会出现的画面,请警惕是否患有惊恐障碍。惊恐障碍有三个显著特征,首先惊恐发作多一次或多次,其次会经常担心下次惊恐可能会在某时某地发作,最后会回避可能发生情况的地方和情况。  社交焦虑障碍则表现为非常害怕被被人看到和评判,会逃避害怕社交,且社交时会产生心跳加速、感觉虚弱或燥热脸红、猛然出汗等心理特征。  处女座被被人公认是强迫症的代表。如果有强迫症,他会容易对某个特定的主题产生一种持续、反复的想法,也称之为强迫观念,为了打消这种观念所带来的焦虑,会进而发展成一种强迫行为。例如害怕细菌感染,有些人会一年四季戴手套,或者是随身携带洗手液,一遍遍地洗手。  了解了焦虑障碍的常见形式后,又该如何利用技巧拯救步入危险的亲密关系?  第一、理解焦虑所作出的反应,切勿感情用事。  往往我们的争吵是来自于情绪的冲动,为了诉求消极情绪,会毫无逻辑地进行反击。这时,不妨试试停止辩论,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她焦虑不安,是否是向我寻求支持和帮助,是否很痛苦。倘若是我,我焦虑不安,孤立无助,会希望得到何种回应呢。  同时,切勿感情用事进行激烈攻击。对方攻击的时候,如果接收者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这样造成的结果只会火上加油。不要让刻薄的语言和攻击指责成为家常便饭,切勿感情用事。理性点,把注意力从焦虑者身上转移,深呼吸,先把对方情绪平复下来,然后心平气和地沟通。  第二、用暂停法控制冲突,镜像法进行积极沟通。  当自己被陷入被动模式,也就是对方激起你的情绪时,请用“暂停法”来中断反应。在暂停之后,我们会变得平静下来,待恢复了理性,然后就可以回应自己的需求,并给予对方渴望的安慰和情感支持。  镜像法分三步。第一步,给伴侣机会,并认真聆听其诉说。第二步,重新叙述伴侣所倾诉内容,并借此进行反思;第三步,检查并征询自己理解是否正确。有时候,最良好的沟通不是证明谁对谁错,而是在于真正努力彼此聆听。镜像法恰恰就是利用了倾听这个关键点,减少了双方的误解,最终平复双方情绪,减少了冲突的继续恶化。  第三、保持健康的相互依存,而不是过度的依赖。  高度的焦虑往往会导致过度依赖,而过度依赖又会使对方透不过气,使感情走向绝路。因此请增强自己的安全感,管理好自己的焦虑。  明确双方的优势和能力,在家庭责任中合理分工可以有效减少家庭冲突的出现。也就是“我们要如何资源共享,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我们个人和共同的需求”,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典范。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尝试做做“正方形呼吸法”或者“转动眼球法”,让安静、舒适的空间,用舒缓平静的呼吸安抚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让焦虑反应也缓解下来。让绷着的弦适当放松,也是解决焦虑,解决冲突的根本。  愿每一段美好的感情,都可以让双方学会探索,并在探索中一起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五):“暂停法”:帮助焦虑妈妈走出情绪困扰,搭建亲密关系  很多人会发现,当了妈妈之后,反而比原来更加的焦虑,每天要思考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孩子的健康、孩子的教育以及夫妻关系等等,有时候会忍不住的心里难受,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流泪;有时候会想到明天的事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却无人理解,与伴侣发生争执……网上流行一句话,那就是:“所谓焦虑,就是孩子让你虑,他爹让你焦。”  焦虑妈妈的问题真的全部来自于孩子和伴侣吗?  对孩子和伴侣来说,焦虑妈妈过分的担忧,过分的紧张,过分的抱怨又何尝不是一种压力呢?焦虑,看起来是一种现象,事实上是一种情绪困扰,是一种心理波动,短时期来看,会伴有恐惧、心慌、难以控制等表现,从长远来看,会让全家的都陷入一种低情绪的不良环境中,严重的甚至会家庭破碎。  没有人想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很多妈妈坦言,自己真的是控制不了,现在的信息太多了,各种群里的信息会让自己忍不住去比较,放平不了心态,而有时候伴侣对孩子教育的不上心,更会让自己紧张与担忧,长时间的困扰下,让自己不得不焦虑。正如UC大数据发布的《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上显示的那样:学区房、子女入学、老人赡养、二孩压力等等都加重了80后妈妈的焦虑。  改变焦虑现状的焦点  想要减少妈妈们的焦虑,需要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伴侣的帮助。妈妈们之所以焦虑的部分原因来源于自己的伴侣,尽管伴侣会觉得自己躺着中枪,不过,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家庭关系,都不仅仅只靠一个人在努力维系,而应该是在双方、多方的努力下,共同组建、共同搭建、共同成长。  在看《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有感触,其实,建立良好的依存关系才能为自己、为家庭带来安全感,伴侣间彼此的支持与理解,是拉紧彼此关系,稳定家庭关系,发展和谐关系的基础。这本书的作者是卡洛琳·戴奇,作为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她出版了建立亲密关系的三部曲,《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是其中一本,为焦虑者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理解伴侣的焦虑,搭建起家庭的亲密关系。  实际上,无论是焦虑妈妈,还是家庭中的任何一员,都值得学习、了解有关焦虑的状况以及改善焦虑现状的方法。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拉紧家庭的关系,让伴侣、孩子能够享受到亲密关系的温暖和幸福。  用“暂停法”让自己冷静下来  “暂停法”就如字面意思,就是在焦虑的时候,能够停下来,平复一下心情。如果你是焦虑妈妈,你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步骤:  (1)认识到自己将要焦虑发作  尽管大多数人对焦虑有一定的理解,比如会有恐慌、紧张等状态,然而焦虑分为很多种类,例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等等。有些焦虑症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显现出来,而有些则是持续性的。特别像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如果某一件事情触发到了焦虑的点,可能毫无预兆的就会爆发出来。然而,如果稍加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提前感受到自己焦虑的来临。  焦虑其实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常常伴有愤怒、绝望、不耐烦、悲伤、怨恨等情绪,同时,你可能会感受到身体的不舒服。当你认识到焦虑的有关指标后,你需要尝试着感受自己的焦虑指标,比如你可以找块安静的地方,练习10-15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回忆过去是什么事情触发了你,然后将这些因素一一写在纸上,帮助你随时关注触发你焦虑的那些点。  有时候感受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可以帮助你提前预知,当不适的情绪来临时,能够有准备的去平息他们。  (2)开始“暂停”  当你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和指标,你完全可以提前消除这种焦虑。你需要选择一个让你能够相对安静的地方,即是属于你的冷静空间。每个人的冷静空间不同,按照你的需求来,你试想一下,当什么时候,怎样的氛围下,你的心情会舒坦,会静下来?是听抒情的曲子?还是在一个有些昏暗的场所?还是在户外的空间?  总之,你把所有能够让你平静下来的因素都综合起来,构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冷静空间,如果是在家中,那么你需要考虑在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要避开家里人经常出入的地方,否则当你需要冷静的时候,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人或事)所干扰。  当你觉得你焦虑的指标开始上升的时候,你需要立马跑进你的冷静空间,让周围的时间“暂停”一下。尽管一开始,周围的人会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只要你之前跟他们加以解释,相信他们会理解并支持你的这种行为。  许多时候,交流是促进关系,解决白癜风规范化问题的关键。如果你想要改变现在焦虑的现状,就需要告诉你的家人,特别是你的伴侣,一来是帮助你更好地适应“暂停”的一系列程序,二来是让他知道你的努力和你的付出。  (3)练习“暂停”的技巧  想要彻底的控制你的焦虑的状态,光光靠冷静空间是不够的,外在环境是让你平静心态的因素之一,但真正要改变你自身的焦虑,还需要靠内在的努力。  临床催眠大师赫伯特·施皮格尔和达布尼·尤因表示:闭着眼睛,转动眼球,可以帮助人在“暂定”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因此,当你在冷静空间中,想快速的安抚自己的身心的话,建议你闭上眼睛,并且尽量让眼睛向上,保持10-15秒后,可稍作休息,呼气放松。这种练习,又简单又有效,你在练习的时候,会觉得放松,这种放松的感觉会从眼部出发,慢慢蔓延到全身。  当然,你焦虑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有些紧张感,这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把所有的不舒服都聚集在你的手上,你可以把所有的感觉都放在手上,握紧拳头,直到你觉得无法更紧为止,紧接着你让你的那些痛苦、担心、不舒服随着手和胳膊的疲惫,慢慢释放出去,整个过程要非常缓慢,这样才能让你感觉到放松和松弛。  无论是闭眼还是握拳,这些我们生活中也时常会做的动作,在“暂停法”中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还可以帮助你释放自己。相信,在你不断地尝试之后,你会发现,你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波动,如果你能提前预防压力,找到平静自己内心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你的紧张感。当然,你可以跟你的伴侣一起来实践“暂停法”,你会发现,夫妻之间彼此更容易理解对方,而且也不那么容易产生情绪的困扰。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六):全美知名情感导师将告诉你从互有好感到长久陪伴的秘密  爱情最好的归宿莫过于此生能够长久的陪伴。  然而,我们经常走着走着就会分道扬镳。  毕竟再完美的亲密关系,当置身于长期的关系中,你会发现对方越来越多缺点,他并非你心中想象的那般完美,幻灭感就此产生,这让你感到无比沮丧。于是分手,离婚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诚然,分手和离婚是我们最不愿意碰到的,它不仅伤钱也伤身。  那么如何建立美满且长久的亲密关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据研究表明,焦虑是当下影响亲密关系的头号杀手。  当焦虑一方每时每刻都活在担惊受怕中,害怕心中的恐惧将会随时发生又或是终日无比恐慌,类似这样的感受会让你坐立难安,异常难受。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焦虑会还波及伴侣,他们要承担起因为你的焦虑而带来的各种负面的情绪和后果,长此久往再亲密的关系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关系破裂在所难免。  焦虑会让自己处于孤独,恐慌,癫狂状态,通常人在愤怒的情况下是没办法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彼此的连接将会中断,这会让伴侣产生挫败感。  亲密关系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难道面对焦虑我们就束手无策吗?别担心,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将会给你答案。针对焦虑它将告诉你各种方法和技巧,帮助你减轻焦虑,管理焦虑乃至消除焦虑。  本书是由卡洛琳·戴奇和丽莎·罗伯邦共同编写的。卡洛琳·戴奇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培训师、她擅长情绪管理,拥有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作为搭档的丽莎·罗伯邦也丝毫不逊色,她是临床心理学硕士,有着丰富的情绪障碍治疗经验。她们一生致力于研究如何管理焦虑,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密关系以及提出了治疗焦虑的“暂停法”和“日常压力预防法”等一系列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但知道焦虑背后的前世今生:起因和触发点,而且更加懂得如何有效的管理焦虑,将焦虑程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你的亲密关系会因此而缓解。  相信通过作者提供的方法进行练习,能让你们的亲密关系将会更加和谐融洽。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将不再是传说。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书中有哪些精华值得我们学习  焦虑有法可治  不可否认,焦虑是现代城市人的通病。它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焦虑能够带来积极正面激励作用,但过度焦虑则让人失去正常的判断,作出不理智的行为。  因而面对过度焦虑时,就需要我们启用《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提供的方法:识别焦虑、启动暂停法、进行自我安抚。  如何识别焦虑  作者告诉我们当焦虑来临时,人的认知指标、情绪指标、生理指标将不同于常规状态,可以通过这三个指标来确定焦虑的触发点,一旦这些指标达到触发点,则大脑需要拉响警报,意识到自己处于焦虑状态。  启动暂停法  当大脑意识到自己处于焦虑状态时,就要启用暂停法。通过暂停法,让自己跳出当前的焦虑圈,促使自己冷静下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面对当前发生的事情。  自我安抚  一个人处于焦虑状态,那么他的感性战胜了理性,此时的大脑已经不受意识控制,这时自我安抚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自我安抚的六种方式,可以立即平复心情  通过以上的步骤,你会发现焦虑不再是洪水猛兽。它可以被治愈,更不用担心因此而让亲密关系产生裂痕。  有效沟通很重要,找准频道更重要  想必大家都碰到过,一个人在焦虑的状态下是很难沟通的。不管你怎么费劲口舌,苦口婆心听不进去的就是听不进去。沟通受阻,这是因为你们的不在同一频道上。这话怎么理解?  医学上人脑分前脑,中脑和后脑。中脑负责情感体验,前脑负责理性和逻辑思考。当你焦虑时,中脑占据主导权,它关闭了与前脑的理性连接,而没有焦虑的一方是由前脑支配的。此时进行沟通,就是大脑中各自不同板块在对话,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你讲的都快断气了,对方还是听不的原因所在。  因而你就知道了以后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理智才是有效沟通最佳时机。  有效沟通,选对方法很重要  冷静确保沟通顺利进行,而有效的方法可以为沟通锦上添花,让亲密关系更加稳固。  要想让沟通达到你要的效果,那么积极倾听尤为重要。努力去聆听对方的心声,不打断也不发表意见将给对方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尊重,这并不代表你赞同对方的想法,只是承认并确认他的情感和思想。在积极倾听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确认,确认你听到的和理解的是不是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最后再进行建设性表达将为有效沟通画上圆满的句号。  健康的亲密关系是个性和相互关系的巧妙平衡  亲密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情况,过度依赖,极端独立以及在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作者认为处于这个中间地带是最健康的相互依存。处于这个地带,能够让亲密关系更加稳固,满足感和幸福感最强。  一个人亲密关系健康与否取决于他在亲密关系中是否能够实现个体和伴侣关系的平衡。最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没有你,我可以生活的很好,当有了你,我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势均力敌,共同成长,互惠互利才是维系健康的亲密关系最佳助力。  足够好比完美更重要  世上的人和物并不存在完美,而有些人却活在终日追求完美的期待中,失望乃至绝望无可避免。  其实有时候退一步想想,缺陷也是一种美。承认缺陷所带来的不舒适感,接纳不完美,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那么你就不会纠结于某个问题,从而让内心获得满足,实现伴侣间的正确连接。在理性关系中,伴侣间的连接并不需要完美,足够好就够了。  人生在世,遇到一个对的人不容易,跟一个对的人携手过一辈子,需要彼此不断的修行。  相信看完书,对于如何形成牢固而又稳定的亲密关系你将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要想了解更多关于维系亲密关系的方法,不妨亲自翻开《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相信总有一种方法是合适你的。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七):世上有一种焦虑是给孩子辅导作业。避免辅导焦虑——父母该怎么做  现在社会,辅导孩子做作业成为 了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气到家长吐血的熊孩子比比皆是, 对于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个事情,不得不说,他们写作业还真的是挺困难的,因为孩子只想着玩,想要写好作业,还要全写对了,真的挺让人头疼的。   在相声演员岳云鹏晒出他辅导作业的照片时,人们都被他一脸无奈的样子逗乐了。  而我们家长们,也都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不知所措。  我记得有一档节目叫《放学后》,节目中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作业战争永不停歇,没有一个家长在辅导孩子方面做到轻轻松松,可以做到与孩子和平共处。孩子可以气到家长血压飙升,可以气到让你心里默念“这是亲生的,绝对是亲生的”,还可以把家长气到颠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那我们家长在面对家里面熊孩子的时候,真的就没有一点承受能力了吗?现实告诉你,是这样的。孩子把家长气到住院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人们都在抱怨——辅导孩子做作业绝对是世界上的一种痛。但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在辅导孩子方面误入了一个家长焦虑区,一个对亲密关系认知不清的焦虑区。  要知道,亲子间亲密关系的头号杀手——焦虑情绪  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从热烈到冷淡,很多时候是从双方的情绪波动开始的。而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情绪,就是焦虑。某一方的焦虑不仅会影响另一方的情绪,而且还会加剧相处的负担,让亲密关系出现裂痕。  在 美国作家卡洛琳·戴奇和丽萨·罗伯邦所著的《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中可以让我们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用有效的步骤和方法得到缓解,在努力运用中可以最大效果的促使家长在对待孩子是做到心平气和。   作者卡洛琳·戴奇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培训师、作家和主持人,擅长催眠、焦虑管理、情节调节。而作者丽萨·罗伯邦则是临床心理学硕士,主攻躯体心理学,有丰富的情绪障碍治疗经验。  他们在书中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和清晰条理的语言描述让我不可否认的认识到,对于孩子的辅导,我们家长的很多行为包括通过对孩子的辅导造成的一些社会影响和后果,我们的的确确处于焦虑的状态。  那我们该如何让自己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变得不焦虑呢?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有多重要。  如果关系中的一方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情绪触发点,同时也清楚这种情绪波动给亲密关系带来的影响,那么他/她就有能力打破自己的习惯性情绪反应,及时阻止负面情绪的爆发和伤害的蔓延。、  而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那么了解对方的性格是拉近关系的第一步。  我们都知道,亲密并不意味着互相了解。比如,你不知道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或者做作业拖拉的原因,这样会导致你们之间沟通的不顺畅。  如果想要和孩子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那么只有了解对方的性格和需求,才能理解对方的反应和表达,产生一种特殊的默契。  1、用理性说话  最常见的情况是,面对家长的焦虑,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试图帮你认识到,你的怒吼和恐惧毫无逻辑可言。别忘了,在你充满焦虑的时候,对方负责逻辑的大脑依然在工作。因此,孩子第一个冲动或许就是诉诸理性。在你看到孩子拖拉,不能快速的完成作业时,你很着急甚至暴跳如雷,反观孩子却是会对你说:妈妈爸爸,你别叫行吗,我现在正在想着怎么解答这个题呢。  因为孩子会认为,如果他们诉诸理性,那么你就会振作精神来摆脱焦虑。  这是你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设想你的典型角色颠倒一下:你的孩子焦躁不安,向你寻求支持或帮助。你不想对方痛苦或者焦虑。假设你本身并不情绪化,你有可能会对所面临的的情形做一个理性的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2、用暂停法控制冲突  “暂停法”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到自己受到刺激,焦虑发作;  第二步:启动暂停;  第三步:制定自我安抚技巧。  你可以把暂停法运用到对孩子的常规技巧训练中,在他们不知所措、垂头丧气或者不受控制时使用。虽然这可能对孩子很有用,但是孩子们却不喜欢它。相比之下,你用在自己的训练中会更有效一些。  3、在“不完美但足够好”的关系中寻找满足感  如果母子之间或者父子之间的情绪体验能够协调一致,并且在连接破裂时能加以修复,就能产生健康的情绪滋养。  想要做到这个我们就要借鉴孩子和猫身上的优点,好奇是孩子和猫的天性。当你感到对孩子有了情绪反应,试图对孩子进行评判时,要让自己对孩子的视角感到好奇。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不同的观点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一个好奇的立场可以开创新的可能性,并会为你和孩子创建一种安全感和接纳的心态。  ’  一段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和孩子的互相理解、共同经营,一起跨越那些有可能损害亲密关系的“情感雷区”。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双方掌握一定的相处技巧,并且学会在关系中不断成长。  情绪是影响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焦虑情绪越来越多的成为破坏亲子亲密关系的隐形杀手。为了防止亲密关系出现不和谐的状况,父母可以从了解孩子的性格、改善沟通方式、增进互相理解等多种途径来加固情感,最后建立起一种理性、安全、舒适的情感联结。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八):越努力,越焦虑,如何有效控制“焦虑感”?  1.不焦虑不足以谈人生  不知从何时起,“焦虑”成为整个社会最热的话题之一,无论是“月薪五万的实习生”,还是“第一批90早就秃了”,都在激发和煽动着年轻人的焦虑,似乎“不焦虑不足以谈人生”。  知名公众号KnowYourself在2019年春节做过一个关于当代青年焦虑的调查,回收34,490份有效问卷,其中99.39%受访年龄在15-44岁之间,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新界定的“青年”范畴;83.53%为异性恋;从婚恋状态来看,60.42%单身,27.93%恋爱未婚,9.48%已婚,2.17%离异或丧偶。  在调查中,大家对自己感受到的焦虑程度进行1到10分的评估,其中有59.94%的人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为高(8-10分),33.24%的人自我报告焦虑水平中等。  除此之外,调查还通过“我容易紧张和着急”“我工作压力很大”等8题测量焦虑表现来得到客观焦虑水平,结果显示仅有28.01%的人客观焦虑程度的确很高,65.35%的人处于中等焦虑水平,客观焦虑水平低的人占6.63%,可见,焦虑成为这个社会的常态,只是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焦虑的程度不一样。  那么,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为什么现代社会焦虑成为一种常态的情绪呢?2.我们处在一个焦虑的社会环境,焦虑推动我们发展  焦虑从个人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如果我们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极度焦虑的国家,而焦虑是中国速度的发动机,甚至是喷气式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发动机,把所有人都往前赶,没有这么强大的焦虑的力量,我们根本不可能可以有现在的这种经济奇迹。  为什么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可以在整个互联网领域迅速站到整个世界的最前面,就是因为每一个员工都铆足了劲往前冲。  我们说现在出门不用打现金,只要带手机就可以,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走遍中国,而在国外支付移动支付还没有完全普及,方便的背后有无数的工程师夜以继日时间推出来,无数个工程署献祭了自己的发际线。  现在我们说华为很厉害,5G发展的速度很快,注册了无数个专利版权,世界第一,可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任正非提出的狼性文化。  狼是这个世界上最焦虑的动物,看过《狼图腾》电影的话,你会发现狼几乎不可能沉入睡眠它的耳朵一直听着外部环境的影响,就像一根天线,关注着周围一举一动。而澳洲的很多动物考拉,一睡就能睡20个小时,他注定跑不出狼的速度。  所以从这大的社会背景下看,适度的焦虑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它是一种动力,推动我们成长。3.焦虑是因为所有的规则都在发生变化,没有确定的标准  道理都懂,焦虑还是不断的发生,而且焦虑的很真实,真实得就像那些买了半个月没看几页的书、装了一整屏却几乎从未打开的APP、打定主意开始却从未坚持的健身计划、收藏里“read it later”但实际上“read it never”。  根据公众号KnowYourself调查显示:近1/4的人(24.97%)因为学业/事业发展达不到预期而焦虑,其次有16.78%的人会因亲密关系不够理想/无法得到亲密关系、15.77%的人因经济压力感到焦虑。  而不确定性是焦虑的最大来源。  时间倒转到两三百年前,在中国古典时代,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人生该如何度过,他的人生彼岸是什么样子,每个阶段有什么样的成长,有相对权威而共识性的标准,值得我们去实践。  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到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你会发现古代有太多这样沉淀下来的坐标和人生道理,大师就像我们人生道路的模板,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个模板,一点点填进去,让自己与这个模板尽可能无缝衔接,人到晚年,我们看到自己这一生与这个模板切合,就说人生圆满。  在古时候,圣人就是太阳,我们围着太阳转就行,不需要自转,可能会不自由、不舒适,但很少有困惑,有太多的烦恼,更不好说有焦虑了。  而今天,标准本身就可以再次被推翻选择。  你可以选择按照儒家、道家还是佛家的标准度过一生,甚至没有标准野蛮生长也可以。  说得在接地气一点,高考结束之后,选择那一座城市读大学,选择什么专业,你以为进了大学就好了吗?进了学校还要选择,把主要的时间放在学问、成长、恋爱还是社团上,走入社会,工作单位是选择国企、外企还是私企、选择创业、考公务员还是出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每个人都活得不一样。  就像《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提到:我们很难做到关注当下,我们更专注于未来,一想到未来一片渺茫,一想到做哪一种选择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就会焦虑。不知道自己今天所做的选择是否对未来产生好的影响,我们就无法专注于当下,只会担忧和焦虑。  过去,我们可以活在当下,因为圣人已经给我们相对权威的标准;  现在,我们对未来未知,标准随时都会推翻,当下的答案未必能适用到未来,焦虑成为常态。  这就是现实。4.面对焦虑的社会,我们如何做到“不畏惧焦虑”呢?  很多人觉得焦虑情绪是外界的刺激导致,我们没办法自我控制,而我要告诉你,完全可以。但你需要掌握方法,并且不断地练习。就像体操运动员,通过不断地训练,形成肌肉记忆。人的情绪其实是一样的,只要通过合适的训练就能够自如地控制焦虑情绪的产生。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第一, 塑造大脑中焦虑时的条件反射,给自己一个心灵空间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一文提到焦虑的生理指标是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你可以把交感神经系统想象成神经系统的油门,加速你的引擎,当面对一个可怕的刺激,身体就会感知到威胁,交感神经系统会紧急动员身体各种器官,进入到“战斗模式”,你的心态就会加快,身体会想要逃避等。  想要管理好自己的焦虑,就要告诉身体缓缓地推进副交感神经系统,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加速,当你再度焦虑的时候,能自然地想到让你平静下来的方法。  当你焦虑时,你可以听最喜欢的音乐,散散步,给朋友写信或练习冥想等等,只要是让你放松的动作或事情都可以去尝试,直到找到对你有效的方法,并让它也固化成为习惯。  第二,对焦虑情绪有一个认知指标,找到焦虑的源头  每一天我们的大脑都会充满各种看法,总会不自觉地跳出来进行争辩。比如,逛商店,我们想买苹果,看到某个苹果有坏,大脑就会说放回去,换成另一种,买到一半,另一个声音说,要不买西瓜吧,小明不喜欢吃苹果。  大脑的争辩放到实际问题上,比如听别人说要去互联网公司,工资高福利好,有点心动;听隔壁的二狗子说,要去当公务员,铁饭碗,又想要报考公务员;又或者听到某个人说最近拍视频很热门,要学视频剪辑,大脑里的看法多了,焦虑水平也就上升了,我们需要找到自己一焦虑,脑子里会产生什么年头,比如:自我否定,感觉很无助还是觉得事情太多无法做完等。  我们只有识别到焦虑的情绪,才能置身事外的评估它,确定为什么有些焦虑是无意义的,是自己在吓自己,而有些焦虑可以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就像《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这本书说的,你的焦虑水平要与你遇到的每个压力源相互匹配。  第三,把焦虑的事情写下来并且列出相应的对策  为什么写下来能够减轻我们的焦虑感呢?因为焦虑的发生常常有两个因素。一是过度专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牛角尖,这需要我们转移注意力来缓解。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觉得担心,但是没有答案,导致焦虑泛化。  所以把问题写下来就能够让注意力转移到纸上,而不是问题上。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算不完美,也能朝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一小步,焦虑感就会随之减少。  有个词叫做“相由心生”,焦虑情绪也是如此,情绪是基于感觉加大脑的预测形成的,所以你的某一事情的感觉,以及大脑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九):焦虑,正在一点点毁掉你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前几天闺蜜给我打电话来诉苦:“上二年级的女儿越来越叛逆,让她朝东她非朝西,让她干什么她就不干什么,这样下去将来可怎么办?这还没到青春期呢,要是到了青春期不是更叛逆了吗?万一到了青春期比现在还叛逆,以我这脾气肯定会受不了的,万一我受不了跟她吵起来,她也像新闻上说的那些孩子一样想不开怎么办?”  听起来似乎感到很可笑,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妈妈就焦虑得连青春期要发生的事都考虑到了,甚至脑补了很多有可能发生不了的悲剧画面,这样听起来,似乎感觉妈妈太杞人忧天了。安慰了她一通之后,我也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一遇到孩子的事儿,妈妈们就开始焦虑了呢?  正好,最近我在看一本书,书名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知名情感导师卡洛琳·戴奇,这是一本专注于夫妻关系解析的情感关系书籍,然而我觉得里面的很多理念,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作者在书中指出,情绪是影响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焦虑情绪越来越多地成为破坏亲密关系的隐形杀手。为了防止亲密关系出现不和谐的状况,人们可以从了解对方性格、改善沟通方式、增进相互理解等多种途径来加固情感,最后建立起一种理性、安全、舒适的情感联结。  在了解了情绪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之后,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人为什么会焦虑。01、我们的所有不快乐都来源于焦虑  在《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中,作者有这样一段话:亲密关系从热烈到冷淡,很多时候是从双方的情绪波动开始的,而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情绪,就是焦虑。某一方的焦虑不仅会影响另一方的情绪,而且还会加剧相处的负担,让亲密关系出现裂痕。  仔细想来,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来源于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早上起晚了我就会焦虑,因为我怕迟到领导会批评,会扣我工资;看到女儿写作业慢我会焦虑,因为我怕这种慢不光是耽误现在的时间,还会让孩子养成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继而我可以脑补到这种不良习惯会给她以后的生活带来多少大的困扰;看到老公下班回来晚了我会焦虑,因为我怕这种迟归会形成一种常态化,影响家庭关系……  即便我有这么多焦虑情绪,让我把“焦虑”这两个字用理论来解释一下,我依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最恰当。《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作者,在书中是这样形容焦虑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通常伴随着令人不安的感觉、身体不适、担心、偏执或者灾难性的想法、严格和回避性的行为等。  听完这样一说,再针对自己的状态一对比,我就觉得这总结得无比贴切。  焦虑是人情绪的一种,每个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有的人出现焦虑情绪就会激发自己的斗志,化焦虑为动力,而有的人却被焦虑情绪所控制,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障碍。02、焦虑既来源于社会压力,也来源于人自身大脑的构造  很多人以为自己的焦虑是因为社会压力太大,不可否认这是我们焦虑的来源之一。  记得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没什么钱,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春耕秋收,守着自家的几亩地过日子,有多余的粮食就可以用来换取一些额外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粮食,一年到头也能保证一家人吃饱饭。那个时候生活成本很低,又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教育起跑线上,所以虽然贫穷,倒也没有什么大的生活压力。  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城市里生存,即便一天不出门家里的物业费水费都在消耗,更别提在全民提倡“再苦不苦穷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时代,很多父母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报好的补习班,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人与人之间对比的差距,是导致我们焦虑的最主要的因素。  可是,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会有压力,还取决于我们的大脑构造。  神经系统科学家把人类的大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后脑、中脑和前脑,其中后脑处于大脑的最底层,靠近大脑和脊柱连接的位置,组成后脑的部分主要负责控制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身体机能,比如心率、呼吸和饥饿感等。中脑位于大脑居中的位置,负责情感体验;前脑位于后脑和中脑的上方,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新发展起来的部分,它主要负责人类进行理性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当我们变得焦虑起来,我们负责情感的中脑就会变得活跃,与此同时,中脑和负责理性和逻辑思维的前脑中间的连接就会中断,也就是说,自己处于高度焦虑的情况下,理性大脑、逻辑思维什么的就不再运行了,中脑也开始变得异常,你就成了情绪的奴隶了。  最重要的是,此时我们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我们焦虑的对象可不是这样。比如我们陪孩子写作业,为什么会对着孩子大吼?因为我们焦虑啊,最最让人焦虑的是,我都这么着急了,怎么孩子还这么淡定呢?那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运转异常的时候,孩子的大脑运转是正常的,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此时的我们性大脑在焦虑状态下,丝毫没有正常的逻辑思维可言,只能凭着感情用事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妈妈感慨“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籍,关键时刻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不是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是你的大脑正被焦虑控制。  那怎么办呢?我们还在焦虑、在怒吼,我们焦虑的对象正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们呢,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战胜自己,控制焦虑了。03、如何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共同经营,跨越那些可能损害亲密关系的情感雷区,才能使得亲子关系和谐,那么在这中间,首先我们要克服的就是焦虑情绪,以及由焦虑情绪引发的各种冲突,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l 重建自己的认知  要知道我们很多时候感觉到焦虑,并不是因为已经发生了难以挽回的事情,而是因为“猜测”即将发生的事情。还拿开头说的给我打电话的闺蜜来说,她女儿离到青春期还有好几年的时候,她都已经开始脑补青春期女儿将是如何叛逆、自己该是如何头疼,这种杞人忧天的想法使她陷入了恐惧和焦虑中。  比起一味沉浸在负面的揣测里,我们可以试着给自己寻找一些客观的证据。比如我们在遇到焦虑的事情时可以罗列一下:有多少/哪些事实的证据,能证明那些负面的结果会发生?有没有其他的证据能证明有其他可能,如发生好的结果?当你罗列完这两部分内容,也许你会发现,让你焦虑的只是许多可能中的一种,且并没有压倒性的证据。  l 直面对焦虑的内容  *曾经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说过,她面临焦虑的时候,会自己对自己说清楚,所焦虑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明确命令自己,好了,走出去。这是她的办法。  焦虑往往都是对不确定的事情担忧,总想找个答案能让悬而未定的心定下来,但是不确定的事怎么会有固定的答案或是结果呢,越是这样反而越是焦虑。  我曾经试着在焦虑的时候想要看书,可是却发现根本静不下心来看,也曾试着转移注意力,但是在转移注意力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分隔。后来我尝试直面焦虑的内容,自己从头到尾分析一下自己在焦虑什么,这个焦虑的内容能达到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分析完之后才发现,原来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l 给自己寻找一个安全之地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童话,说一个王后每天下午都会消失两个小时,国王十分好奇王后去了哪里,于是就在某一天下午悄悄跟着王后,后来发现她来到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有花有草,只有她一个人快快乐乐地跳舞。两个小时之后王后就离开这个地方,回到王宫。  对于王后来说,每天消失的两个小时,就是完全属于她的、调节情绪的时间,而那个有花有草的美丽地方,就是她的安全之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找一个“安全之地”,这个安全之地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房间,也可以是一个没有人的角落,如果自己感觉到焦虑或者不安,就回到这个安全之地,享受一下专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安宁,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在这个安全之地把日常压力暂时放下,适当地休息和放松,这种焦虑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总之,我们在面对焦虑的时候,一定要承认自己的情绪,直面和分析自己焦虑的原因,找出放松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从焦虑情绪中走出来,与家人共建和谐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十):你的焦虑把孩子推到了“对立面”,巧用“暂停法”,让孩子听你的  老师要求在群里上传英语错题本,有一个同学把错题发上去了,老师说不对,是整理的错题,我看凝宝已经把错题整理好了,就拍照上传。可是老师随后发了两张其他同学的示例图,凝妈有些焦虑了。  人家写的错题特别多,用黑色的笔抄写了题目,用红笔把正确答案进行了标注,把每一个问题翻译成了中文,每个选项也翻译了,后面分析了错误的原因。书写的工整、美观。再对照凝宝的作业,凝宝只用一种颜色的笔把题目抄写一遍,后面只是简单地写出了错误的原因,而且不够工整,排版比较乱,可以说是不合格的作业。   老师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凝妈认为孩子应该提高一下认识,就让凝宝重新抄写一遍。第二遍还是差强人意,还有的单词漏掉了一个字母。我当时就火了“你看人家的作业,你看你的作业,你怎么就不能认真一点呢?再去写一遍!”凝宝脸胀得通红,一边回房间一边把刚才的作业撕掉了,然后重重的关上了房门。  凝妈意识到这种焦虑情绪和不理智的语言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决定去喝一本水、打扫一下房间,缓解这一刻的焦虑,没有再指责孩子生气、摔门的行为。过了大约10分钟,凝宝就把重新写好的作业送到了我的房间,工整了很多,也没有错误。凝妈重新拍照上传,老师回复说“工整多了!”得到老师的认可,凝妈心里舒了一口气,把老师的鼓励转告凝宝,凝宝也开心地笑了,表示下次认真对待,好好写。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是我们的焦虑把孩子推向了对立面,孩子会沮丧、会发脾气,如果我们的焦虑升级,还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看了一本书《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作者是美国的卡洛琳·戴奇和丽萨·罗伯邦。第一作者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培训师、作家和主持人,第二作者是临床心理学硕士、主攻躯体心理学。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识别自己的焦虑情绪,并采用有效的步骤和方法得到缓解,让孩子听话。为什么焦虑会把孩子推到“对立面”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大脑分为3个部分,前脑、中脑、和后脑。前脑负责进行理性和逻辑思考的能力,中脑主要负责情感,后脑主要负责控制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身体机能。  当我们处于焦虑之中,中脑全盘接管情绪,理性的前脑退场,我们沦为了情绪的奴隶,不能控制。而孩子可能没有处于焦虑之中,他的中脑和前脑合作良好,和我们的理解不在一个频道上,从而和孩子之间出现沟通错位。  当我们要求孩子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时,孩子却不认可,认为我们的要求多此一举、有点过分,会引起反抗。我们因为情绪没有得到共鸣,会变得更加焦虑。进一步对孩子提出过分要求,就把孩子激怒,把他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  就像凝宝的情况,他在做题时是凭借语感进行选择,是用英文的方式学习英语,不需要翻译成中文。而凝妈认为别的孩子都标注了中文,他也应该标记,要不然会被老师认为不够认真,影响得分。凝宝没有焦虑,凝妈有焦虑,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持续亲子关系紧张的局面。孩子对你的焦虑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希望我们的焦虑被孩子立刻理解,孩子立刻按照我们心中所想完美达标,但这往往事与愿违。《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认为,面对我们的焦虑,别人的反应通常有下面一种或者三种特征。*诉求:用理性说话  当我们刚开始出现焦虑的时候,孩子通常的反应是让我们认识到焦虑多此一举。凝宝当时就说,他的做法不会影响到对题目的理解,只是和同学的思路不同而已,试图让凝妈摆脱焦虑。但是理性的辩论不会平复凝妈心中的焦虑,焦虑感上升了一个级别,甚至感到沮丧、失望,为下一步的攻击和放弃奠定了基础。*攻击:感情用事  因为我们不能平复焦虑,反而变得更加暴躁,孩子的情绪会变得激动,甚至会被激怒。凝宝见和妈妈说话无效,生气地撕了作业、摔门而去。这让凝妈的焦虑达到极点,如果当时失去理智,冲进凝宝的房间,责骂或者打一顿,将会对彼此造成伤害。  *放弃:感受失败和寻求孤立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不想跟你多说话,从情绪上放弃你。有一句话叫做“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7月15日,杭州的14岁女孩离家出走,原因是她老是玩手机,爸爸卢先生说了她几句,她无动于衷,爸爸一时冲动就把网线拔了,女孩当时也没反应,但是中午就不见人了,原来生气离家出走。卢先生报警,正在到处寻找这个女孩子。  可见,我们的焦虑会引起孩子多大的反应,轻则只是发生言语冲突,重则是肢体冲突、离家出走,给我们和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所以,正确面对焦虑,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相当重要。  巧用“暂停法”,让孩子听你的  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焦虑,当意识到自己有焦虑的时候,一定采用科学的做法摆脱焦虑,否则后患无穷。《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提出的方法是“暂停法”,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缓解焦虑。  第一步,认识焦虑  当你出现了这些想法的时候,焦虑即将随之而来。比如“我受不了了”、“我的孩子不理解我”“我变得很无助”。  当你的情绪出现了这些问题时,说明正处于焦虑之中,比如“愤怒”、“不耐烦”、“悲伤”、“紧张”等。  当你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说明焦虑开始升级,比如“头晕眼花”、“心跳加快”、“颤抖”、“潮热出汗”等。第二步,启动暂停  一旦意识到焦虑出现,马上启动暂停,而不是等焦虑已经过去了几分钟之后暂停。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可以是书房、卧室、卫生间,只要家人和孩子不会常常进出的地方就可以。如果正在路上,可以告诉孩子大家一起听听音乐,或者让孩子留给自己时间,保持安静,实现自己的暂停。  第三步,采取自我安抚技巧  闭上眼睛转动眼球:闭上眼睛,抬头,吸气,保持眼睛向上看的姿势,坚持10-15秒,呼气,眼睛放松。  握紧拳头:想象所有不良的情绪,聚焦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上,手上充满紧张和能量时,握紧拳头,感到疲惫时放松拳头,深吸一口气,释放紧张。  正方形呼吸法:吸气,数到4,在心里画一条向上的直线;屏住呼吸数到4,想象从左到右画一条线;呼气时数到4,想象从右边向下画一条直线;屏住呼吸数到4,在底部从右到左画一条直线。  沉重的手臂,沉重的腿:关注右手,想象让它变得沉重,这种沉重感向上移到肩膀,再关注左手,重复步骤。关注右腿和右脚,想象很沉重,感受沉重,再换到左脚。  温暖的腹部,清凉的额头:关注胃部和腹部,想象变得温暖。再关注额头,想象微风吹拂。轻轻晃动胳膊和腿回到平静之中。  快进到未来:想象一下当你跳过这次焦虑情绪,将会面临怎样的平静,那种愉悦会感觉不错。  冥想安全之地:想象一个安全空间,有你喜欢的颜色、气味、声音,会让你感觉到安全、舒适,保持5分钟。  总结陈述:肯定自己所做的自我安抚已经达到效果,“我感觉到平静”、“我是平衡的”、“我是有弹性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把这些练习作为缓解焦虑的手段,但是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你可以和内在的“理性家长”建立连接。回忆一下孩子小时候是多么可爱,孩子有一点小的举动都会让你兴奋不已,即使孩子出现一些小的错误,你也感觉那是成长路上的必然,会非常有耐心地安抚他。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对他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他不再宽容,这其实是你的思想出了问题。当你不停地回忆那些美好的往事,理性就会占据上风,逐渐掌握控制情绪的主动权。  总的来说,孩子的问题还是大人的问题,当我们面对孩子问题,不再焦虑,放低声调和和孩子进行良性沟通,孩子就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  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哦!感谢支持!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