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任筱
◎星沙时报记者陈盼
通讯员石晓玲
近日,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出现一晚收治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情况,其中4名为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名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及1名下消化道出血。经积极治疗,目前患者均已转危为安。
医院(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忆岚提醒,冬季是消化道出血的高发季节,且近期流感肆虐,也容易诱发消化道出血。广大市民应该从日常生活着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症状:发病急、进程快、病情重,常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
家住星沙街道的郑先生今年49岁,非常喜欢饮酒。9年来,每天喝半斤酒已经成为习惯。11月5日晚,郑先生觉得自己头晕心悸,浑身无力,到22时许,突然开始呕吐大量咖啡色液体,呕血量达到毫升,相当于人体外周血容量(被造血器官释放入循环系统参与循环的血)的一半,同时还有便血。家人非常惊慌,4小时后,医院,被确诊为因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且检查显示,因为呕血量大,郑先生血红蛋白浓度直降到41g/L(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范围是-g/L),属于重度贫血,情况非常危险。李忆岚接诊后,立即给予输血、抗休克等对症治疗及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最终使郑先生转危为安。
李忆岚介绍,冬季来临,低温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体内多种激素分泌失衡,寒冷刺激也会促使血管收缩、加速血液循环,使血管内压力升高,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像郑先生这样因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引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并不在少数。
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病等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常因进食粗糙、油煎、烫热以及坚硬食物或饮酒后合并消化道出血,并且,此类患者一旦出血,出血量大,常危及生命。
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进程快、病情重,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死亡率接近10%。临床常表现为:呕血、呕吐咖啡色液体、解黑便、便血、头晕等。
病因:胃病不容忽视,有三类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今年49岁的李女士家住榔梨街道,11月3日晚7时,刚吃完晚饭的李女士突然一阵恶心,吐出一大口鲜血,接下来又连续吐血四次,感觉到头晕,并且有便血。次日凌晨1时,李女士的家人将她紧急送往医院(医院)救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先锋接诊后,经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的小动脉出血,进行急诊胃镜及介入治疗后转危为安。
许先锋介绍,有三类患者尤其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像李女士这种情况,属于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病史,而引发的消化道出血。
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因饮食、生活没有规律或工作压力太大而引起消化性溃疡。一般人认为胃病没什么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很多年轻人第一次出现消化道出血前是没有症状的,这种“沉默性溃疡”通常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容易发生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因此,胃病不容忽视,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性溃疡,需及时治疗。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也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许先锋介绍,如心脑血管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需要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长期给予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预防治疗。
预防:调整日常生活方式,注意肠胃养护
李忆岚提醒,预防消化道出血需从日常生活着手,平时需注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调整日常生活方式,慎用或禁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
高危人群需进食易消化、无刺激的饮食,避免食用机械性刺激强和温度很高的食物和化学性刺激强的食物。饮食要定时、定量、适量,不暴饮暴食。此外,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具有稀释和中和胃酸的作用。
最后,嗜烟酒者应戒除。当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无论是呕血、呕吐咖啡样液体,还是解黑便,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