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无所逃遁,冰箱,给予了味蕾那份清凉酷爽,吃冰棒、喝冷饮、吃冰镇西瓜是夏天消夏的常规饮食,而来不及吃完的剩饭菜和肉类,倒掉有些可惜,放进冰箱暂时储存起来也是夏天人们司空见惯的行为,但是冰箱就是食物的“安全箱”吗?最近新闻报道里就出现一个食用白煮蛋中毒的事件向我们拉起了冰箱安全的警钟!
食用冰箱里冷藏的鸡蛋吃完居然腹泻到住院
近日浙江绍兴的小刘食用了两个放在冰箱里的白煮鸡蛋,隔了两三个小时,下午就腹泻不止。腹泻到差点虚脱的医院捡了一点止泻药没有出现任何好转,医院就诊被确定为肉毒杆菌感染,在使用对症治疗方案后两天就康复出院了。
类似的食用冰箱里的食品而导致中毒的事件最近几年屡屡见诸新闻报道。
18年湖南张先生散步回家,就把前一天放在冰箱里的一块冰西瓜拿出来吃了。
吃下西瓜2小时后,张先生突然腹痛,且疼痛不断加剧,辗转求医后被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经紧急手术切除了已经发生坏死的长约70cm的小肠。
冰箱冷藏食品,为何频频导致食物中毒呢?
在很多人眼中,冰箱不仅仅是降低食物温度、增加其风味的工具(很多乳制品和饮品都是在包装上提示:冷藏后食用风味更佳),更是一个安全的“保鲜箱”,可以有效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长。
实则不然,在蛋制品、肉制品中可能残留有沙门氏菌,在感染这类细菌后,人体会表现出怕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蔬菜和水果中则可能残留有志贺氏菌,在感染这类细菌后,人体在经历1-3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继而出现腹痛、发热、腹泻等症状。
生活中许多人会将生肉制品、果蔬等直接放入冰箱冷藏,这类食物含有大量水分、且携带有大量细菌,在冰箱内长期储存后,会导致其内部残留有大量细菌。
冰箱中的常见杀手——肉毒杆菌
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8摄氏度,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的细菌生长速度会放慢,但是部分狡猾的细菌如肉毒杆菌,致结肠炎的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等等,在冰箱冷藏的温度下,也能迅速繁殖。
肉毒杆菌是毒性很强的细菌,它在缺氧的状态也能生存,像密封的罐头和腌渍的食物中都会有这种细菌,非常的致命。例如肉类、汤类、鱼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熟食,在没有密封的情况下放进冰箱,就容易产生肉毒杆菌并呈几何倍数增长,放置的时间越长,细菌数量越多。
肉毒杆菌致病的主要成分是肉毒毒素,人体在肉毒毒素中毒后会产生头晕头痛的神经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的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热、心力衰竭的症状。
冰箱不是“保鲜箱”夏天冷藏食物要注意
冰箱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保鲜箱”,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冰箱内保存的各种食物不但会失去原有的鲜美味道和营养成分,还可能滋生细菌,因此,专家建议,夏天冷藏和冷冻食物要注意以下事项:
1.生熟食物不能放一起。
生食、熟食及其存放时间和温度要求都有着不同的要求,生食中普遍都存在有各种寄生虫以及细菌,和熟食放在一起会污染了熟食。
2.肉类食物处理后再放入冰箱。
在购买鱼肉、猪肉、牛肉等食物时,最好是能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再放入冰箱。像鲜鱼、肉等食物最好是先用塑料袋封装,再放入冷冻室贮藏。而蔬菜、水果则要把外表的水分擦干,再放入冰箱最下面,以零上温度贮藏为宜。
3.注意食物的安全冷藏时间,不要放置太久。
例如煮熟的鸡蛋要当天吃完,不宜隔夜保存;牛奶在5天左右;酸奶建议最长10天;鱼肉只能冷藏1~2天,鸡肉一般是3天。超过冷藏时间的食品,就不建议再食用了,防止有细菌入侵。冰箱冷藏过的肉类食物建议加热后食用。
4、对冰箱内生熟食品,采用一些杀菌消毒产品进行安全处理!推荐使用2月、3月份疫情期间比较流行的一款冰箱专用杀菌除味器,独特的臭氧杀菌技术,能95%有效消除冰箱内的空气污染和细菌,是一款冰箱必备杀菌神器,能有效保护家人食品安全与健康!
鲜知鲜觉鲜知鲜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