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西方哲学史(第9版)》读后感10篇
Kf03mXLrtdr - 2020/1/27 21:49:00

                      《西方哲学史(第9版)》是一本由[美]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 [美] 詹姆斯·菲泽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5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哲学史(第9版)》读后感(一):西方哲学的“史记”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实际上,哲学就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学科,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需要具备如下特征: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  两位作者的学科背景也决定了本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斯通普夫大学阶段获得是理学学士学位,主修的是商业和金融专业。由于不是太熟悉国外的大学课程的设置,以笔者对国内大学的课程所知,商业和金融对数学等学科的要求相对较高,这一课程有需要较强的思辨能力,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也就保证了这部大书的逻辑性、严谨性与科学性。有人说哲学是一门纯思辨的学科,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其最初的思想都是以一种对话与辩论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种哲学的体裁在中国的圣人孔子身上也有所体现。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数学更是一种纯粹思辨的科学,二者之间具有着逻辑上的亲和性。另一位作者詹姆斯·菲泽大学阶段获得是文学学士。这种学科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本书的可读性,毕竟很多哲学书籍本身都是晦涩难懂的,再加上从英语翻译过来,很难在国内找到相对应的专业术语。二位原作者的学科背景既保证了本书的科学性,又不失哲学所具有的人文关怀。  就本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对哲学家的思想渊源及其相关的史事进行论述,重点则在于追溯这些哲学大家思想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过程、演变的动因、传播的路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所作的一部西方的哲学家“史记”,这是其优点之所在,也是其缺陷之呈现。这种写法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面面俱到,然而没有以一种思想的脉络作为主线呈现,是其缺点的所在,这种叙述不但缺少一个主题,也缺少对思想的深究与批判,只是采取白描的手法将作者的主要观点呈现出来。此外,本书的最后一部分,20世纪和当代哲学是一个亮点,无论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还是《牛津西方哲学史》等经典的哲学史学教材,都是缺少对这一时间段的相关的论述。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牛津西方哲学史》中,作者往往对自己欣赏的哲学家大为褒奖,对自己不喜欢的则语带讥俏,甚至根本不屑于去弄懂。而这部哲学史,则能够做到兼收并蓄,持平而论,尽量做到价值的中立。这种胸襟和眼界,倒真有几分黑格尔讲的代表了“世界精神”的民族的风度和自信。这种自信表现在文风上,就是清晰、凝练、平和,而且带着真切适度的情感。这本书对古希腊探讨本原问题的几个哲学家的叙述如老友晤谈,自然亲切;而我觉得,作者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处理也很有特点,这是作者唯一一次把哲学家的生平放在他的哲学之后来叙述,其中夹叙夹议,最后引用柏拉图的经典评价,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对苏格拉底圣哲合一的理想人格的追慕。再如,作者对奥古斯丁之死的特写:“430年,当汪达尔人兵围希波城时,奥古斯丁去世,享年75岁,死时还保持着诵忏悔诗的姿态--整个这一幕仿佛象征着他动荡不宁的一生。”读者能从这样的描述中体会到,“整个这一幕”也是中世纪哲学“天宇低垂”的序幕。第12章开头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哲人派背景的叙述,着墨不多,文气却雄健精悍,很能体现那个时代的风貌。凡此种种,都印证着作者的史家笔力。卢梭的《论艺术与科学》的部分时,准确体现卢梭抚今怀古,追百代兴亡,论当世得失的心境和义正词严、磅礴的风格气势。  这是一本为了中国的西方哲学教学,为了中国的学生和哲学爱好者阅读、使用而翻译的书,因此它一定要避免我在前面提到的外国文学教材中那些让人不易读、不爱读,甚至连累作家和作品都跟着倒霉的缺点。应该说,原著在这些方面是做得相当不错的,翻译者在这方面做的也是相当好。西方哲学群星灿烂,让人目不暇接,不禁使人发出“吾生有涯”的浩叹。然而,只要我们拿出勇气奋力探索前行,就会发现,这智慧其实并不遥远,也并不幽玄。  《西方哲学史(第9版)》读后感(二):浅谈读此书感受  斯通普夫、菲泽教授撰写的《西方哲学史》(第9版)无疑是一本煌煌巨著。在古今中外的近几百年的历史中,为西方哲学写史的不乏其人,所为之著作也自然是成百上页的巨著。在这么多的著作里,我偶然间遇到了这一作者、这一版本,想来是一种缘分;作为一个来自于非哲学专业却与哲学专业相近专业的人,对西方哲学一直以来认识粗浅却也由衷热爱,我对这本哲学史的“可读性”“丰富程度”“逻辑性”等方面尤为关注。  这本哲学史采用了较为传统的写作模式,即按照重要思想家以及他们身处的时期进行篇章划分和材料归纳,从苏格拉底前的智者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哲学,再到近代哲学乃至现当代哲学。这就导致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思想史上的逻辑关联与衔接性,好似每个哲学家都有一套“厉害”的哲学体系,但前后哲学家观点上的继承或是批判、发展没有充分地在本书的篇章布局中体现出来。在探讨西方哲学的起源时,我们“言必称希腊”,在希腊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哲学源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其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得哲学传统的对立在今后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中将会鲜明地体现,至少,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分别继承了他们的传统,也就形成了我们分析哲学史的两种不同取向。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里一笔带过且似乎很轻蔑地对待1000年的欧洲中世纪哲学,包括我们熟知的经院哲学。原因非常简单,相比古希腊辉煌的哲学思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深刻思想解放,那些“古板的”经院、教义式理论自然入不了近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法眼。在本书中,读者们可以看到,作者尽可能地平衡了各哲学流派发展时期的内容比例,给了“中世纪哲学”以较为平衡的篇幅(虽然仍是最短的)。在我看来,显然,离开了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发展历史和教会对于思想史的贡献,我们无法理解启蒙传统乃至后续的由来与演进。  具体到某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思想家而言,比如霍布斯,作者的笔墨更多着力于几何学、自然物体、机械论等对于其哲学体系的奠基性影响,我认为这是十分有必要的,不然我们很难理解霍布斯所认为的“自然状态”所根源的“像狼与狼一样”的险恶人性。至于霍布斯著名的国家理论——“利维坦”,作者似乎没有做过多介绍。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妨回顾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城邦时代,苏格拉底作为一位伟大的“哲人”,不遗余力地想要改变现实城邦*治的丑恶,改造城邦青年人的思想,却被“民主”的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的隐喻深刻揭示了西方哲学一个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那就是哲学与*治的对立,也就是所谓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就此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史书写者,必须跳出时代现实的桎梏,去回望和把握古往今来思想发展的脉搏,体悟先贤哲人在不同时代的隽永哲思,才能奉献出一部具有思想关怀的哲学史。就我读到和认识的这部著作而言,两位作者对此有着较好的把握。作者在思辨与渊源的问题上着墨甚多,应当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当作者讨论到近代晚期和19世纪哲学时,我们发现康德在之前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一众人之后的“大佬”形象终于出现,用个正式点的词,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毋庸多言,但是,再往后我们发现,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作为与康德具有不少交集与理论论争、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哲学史上拥有可以与康德相媲美的地位的人物,似乎在本书的叙事框架下之加入了所谓“德国唯心主义”和“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类别之内,进行较为简约地叙述。事实上,将德国古典哲学在康德之后的发展归结为“将康德的批判哲学转化为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事业”这一论断过于简单。书中唯心主义一词的过多使用可能影响了哲学家本身的体系性哲学。  本次修订版的内容加入了晚近哲学中*治哲学领域的罗尔斯和诺齐克。对于中国大陆的哲学界而言,晚近哲学的这块领域反倒是吸引了无数对哲学有兴趣的人士投身研究,尤其是罗尔斯。书中作者仅用“福利自由主义”等简单的定位去理解罗尔斯的“原初状态”、“无知之幕”理论所达到的论证高度,略有“标签化”的疑问,但我们可以理解的是,作为与罗尔斯的同时代人,秉持着当代人不写当代史的传统,两位作者能够花一定笔墨来介绍这位20世纪中最重要的(*治)哲学家,已经能够说明他所处在的理论地位。我想,倘若这本书有第十几版,乃至第20版,我们定当可以看到当代哲学史中更精彩的理论论争和思想火花。  总体来说,回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大纲,我们发现这部哲学史最大的优点可能是详尽。作者几乎没有忽略在西方哲学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所有哲学思想家,而不是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哲学家。在每一章,作者都用了较为恰当的归类法试图将哲学家的思想流派进行定位,作者可能发现了马克思、尼采等人的特殊性,从而出现了较为边缘性的第十六章的命名。这值得我们的思考。在每一章下面,作者会首先不厌其烦地回顾哲学家的生平,再进行观点的介绍,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使得本书更适合成为一本哲学史教材。每一章的结束,作者会进行他的总结,但我们应该知道,读哲学史的持续思辨理解是无法简单总结的,希望我们不被作者的观点框住,而有更多自我的“总结”。  《西方哲学史(第9版)》读后感(三):哲学终究是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我读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一本好书亦师亦友。余自以为在选书看书方面尚算严格,一方面需看作者,若是译注,也看译者,另一方面需看出版商。之前大多觉得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总是有保障的,不用担心校对、排版等细节。近来发现,熊猫读库和后浪也是不错的。无论是从选本到刊印,甚为用心。这本《西方哲学史》,是我读的第二本西方哲学史。第一次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在大学二三年级左右,十年之前,之后不断读了一些哲学著作,这次读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是对自己这许多年来非专业的哲学积累的一次反思,也许也是两位大师在后学身上的会面,想来也是一种巧妙的缘分。  我的本行是化学,对哲学的兴趣来源于高中时代对《老子》片段的阅读,但当时对中国、西方的哲学皆不了解,算是读个大概,后来发现该版本连断句都有错,因此至今,读书都要反复挑选版本。后来到了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的课程上,听闻老师讲到了海德格尔对存在异化的论述,开始了对西方哲学的兴趣。于是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继而读了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的著作。当时读《西方哲学史》觉得遗憾的是,在逻辑分析哲学之后,再无论述。无奈任何人著史,皆止于自身,自身之后,留待他人。因此,这次看到这本《西方哲学史》,惊喜之处是在于,本书对逻辑分析哲学之后的哲学,尤其是对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大师直至当下的哲学流派,均有了论述。  此前刚读完余敦康先生的《哲学导论讲记》,其中提到,哲学家必首先是哲学史家,学哲学必先学哲学史。因此想来,哲学史是要常看的。初看之时,大抵是从头至尾,各位人物逐一了解,再看之时,必已有了自己的偏好,重点地回味。当然,看到末尾再回到前面,对前面的亦有了不同的看法。哲学史给我们提供了一幅跨越时间的图景,几乎可以说一幅人类思想最闪耀时刻的图景,我们在此可以前后游走,尽情体会在人类历史上照亮路途的光亮。想到这里,尼采、海德格尔到不止一次回到希腊,重新发现西方文化源头里的养分,我们其实不也是不止一次的重新阐释我们的国学,我们的百家争鸣时代。因此,我们读哲学史,一是了解整个哲学发展的脉络,人类思想为什么从过去发展到了今天的状态,另一则是,我们不太可能把哲学史上所有哲学家的著作都读完,那么在广泛了解各种哲学流派及线索之后,再主动选择深入学习的流派或大师。  提到本书,不能不提译者邓晓芒先生。因我非哲学专业出身,对中国当代的哲学大师也不甚熟悉,但就读过的而言,我比较熟悉的是邓晓芒先生,孙周兴先生和周国平先生。当时读康德的三大批判,是邓先生译的,读海德格尔的著作,是孙先生的译本,读尼采的著作,是周先生的译本。翻译向来是困难的,一方面不同语言之间,没有意思完全对应的词,另一方面,就诗歌来说,音韵也是不同,就翻译之后,原有的音韵美很难保留。德国哲学,本以艰深著称,就原文已是不易,何况翻译,对译者的哲学素养和语言能力皆是考量。曾有译本蓝公武先生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以半白话译出,甚为惊讶。哲学翻译,是另一种创造过程。正如“Being”“Dasein”等词的中译,皆是对语言和词汇的创造,盖汉语中少有“动名词”一类的造词规则。在此看到邓先生,便知此书份量。  说了这么多,还是应该回到为什么应该读本书的话题上。一是《西方哲学史》是纵观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途径。哲学关心的两个问题“本体论”和“认识论”,从人的角度来说,人的意义以及人如何认识世界。从希腊神话中人化的“神”,到中世纪绝对的上帝,到“上帝死了”,人从依附于至高存在获得意义到不得不自身寻找意义,尼采的伟大在于能够让人直面人本虚无的境地,也开启了心理学、艺术等多领域的新视角。到了现象学,打破了“从现象后面看本质”的传统思维。哲学总是循着一条批判之路前进,在余敦康先生书里,引用金岳霖先生的话,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说句不敬的诳语,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其实,对比来看,就科学而言,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不同的精度和条件下,科学真理被证实或证伪。但是,哲学在这个意义上,不太容易,多数是“一家之言”,但哲学依然讲求论证和逻辑。在我看来,哲学在最大意义,在于代替宗教,为人类寻获意义,即使只是不断追求意义的过程。  二是《西方哲学史》是反思个人思想的镜子。且不说文化思想孰优孰劣,但是中国的深厚的文化和思想传统,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同样具有鲜明特点的西方思想相互对比,批判吸收,才是当代中国人自身精神提高的途径。若完全只知中国思想而忽略西方,或者反之,失之远矣。从我的角度,人人皆应读哲。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科学、哲学、文学都是对世界的不同角度的认知,想要更清楚地认识世界,各个方面都是少不了的。不必精通,了解足矣。自古的大师,皆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若是把自己局限的过于狭隘的专业领域,那无异于坐进观天了。像莱布尼茨,在哲学、数学、历史学等多方面都有建树,应该是人人之向往的。  再说说拿到这本书的感觉,应该说从封面设计就体现了固定古典庄重,又不让人感觉距离。就像一条时间的河,从古流至今,每读一次,就从古至今乘船游览一遍。古哲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从读史的角度讲,应该说,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已非同一个人。从第一次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到我们总是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从过去遥望未来,希望我们自己也能成为巨人。  溢美之词并非我想要表达的主题,而是我们能够通过读《西方哲学史》,知道我们头脑中的信念是过去人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人类发展的起点,尼采要求我们迎接超人,我们也始终在历史之中。哲学是永恒的人的主题,作为一个门外汉,无法尽道其中奥妙,谨以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的三句话结束本篇。  人,是目的;  人,是桥梁;  人,诗意地栖居。  《西方哲学史(第9版)》读后感(四):精妙的思想历史,连贯的文明结晶——读斯通普夫和菲泽《西方哲学史》第9版  备受欢迎的第9版《西方哲学史》的简体中文翻译版终于问世,由美国学者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和詹姆斯·菲泽(James Fieser)所著,邓晓芒、匡宏等人合译的此书清楚地展现了西方二千多年哲学思想的历史进程。作为一部畅销多年、不断修订的哲学史,其质量和口碑都已经有所保证,然而面对著者精深的哲学史功力和译者严谨的学术翻译,笔者通读后却有不少新的理解与感悟,深感此书确实是哲学史的绝佳入门书,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结晶在西方开花结果的历史书。  抛开此书对非西方地区哲学的有意省略和对诸如功利主义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详略区分,从整体上看,《西方哲学史》一书对西方二千多年的哲学思想考辨详实、分析精妙,尤其是对哲学思想的之间的相互影响论证到位、叙述清晰。正如何兆武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他们考究源流、辨析史实,其重点在于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源流、传播、演变及影响。……但其优点则在于能使读者感到一种大致的整体印象。”[1]两位美国学者将西方哲学的发展沿着历史的进程娓娓道来,在古希腊、希腊化时期、中世纪、近代早期、近代晚期、19世纪、20世纪和当代哲学的历史大框架下将此书分为五个部分,结合实际情况,以哲学家或思想类别为章节,尤其是加入了其它哲学史书较少涉及的晚近哲学部分,使此书体例精炼异常,叙述却又深刻连贯,同时在译者流畅精确的翻译下,给读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思想是哲学家历史性的思想存在,哲学离不开哲学史。孙正聿老师曾说:“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在哲学的思想性历史中,不仅承载着文明的历史性内涵,而且构成了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梯’和‘支撑点’”[2]历史之所以前进、文明之所以发展,不仅因为有着物质上的发展,更因有着思想上的辩证否定,而哲学的深刻性就在于它是文明的结晶。《西方哲学史》一书则既叙述了一部精妙的人类思想历史,又展现了连贯的人类文明结晶。  从体例上讲,此书一方面特意编撰了研究问题、术语索引和延伸阅读的部分,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史实,针对时人时事的历史背景和生平经历由浅入深地展开叙述。例如在介绍柏拉图的思想时,著者特意点明了柏拉图的家族谱系和当时伯罗奔尼撒战争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由此论述柏拉图的治学兴趣与哲学理想。并且,此书在书后附有相关术语的精要解释,让人更加容易地把握诸多哲学家的思想脉络。实际上,任何重大的时代问题都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文明的活的灵*”,而作为记录哲学历史的哲学史则是这些“文明的活的灵*”的承载物。此书紧紧围绕历史与文明,将理论与“活的灵*”连贯地串联起来,将精妙的哲学思想精巧地于历史中展现出来。  哲学史既是思想历史,又是文明结晶,此书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思想相对完整地编写到一本书里,论述的连贯性是其最大的优点。这个优点具体表现有二:一是章节前后衔接得当,对同一学派或相近时空的哲学家之间、哲学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论述完整细致,书中对米利都学派和德国古典哲学等的论述均体现了这点;二是在大的历史视野下,此书并没有忽视哲学史较长时段中前后的递进关系,无论是对问题和研究方法的传承与创新,还是不同哲学答案之间的对话,《西方哲学史》一书都有注意到连贯性的叙述,而这也正符合不断追问、不断对话中前进的真实哲学历史。  然而,此书在讲求连贯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哲学思想精妙地论述,对于各家各派的义理的探究与批判依旧保持着深刻的洞见。例如在西方哲学产生的过程中,古希腊世界经历了神的世界、人的世界和真理的世界三个相互渗透的历史时期,也就是从神话、诗歌到哲学的转变过程。在从诗歌到哲学(抑或说科学)的飞跃中,《西方哲学史》一书介绍了“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面对万事万物、生死成毁时,率先提出多通过一而相互关联,具有差异的事物必然也存在着根本的相似。但是,针对泰勒斯“世界的本质是水”的观点,著者并没有泛泛而谈,反倒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中分析泰勒斯得出结论的过程,尤其是结合阿那克西曼德的“不确定的无限制者”和阿那克西米尼的“世界的本质是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气”学说,对米利都学派的三位哲学家的进步与不足做出评价。当然,也要看到,著者对历史上的哲学家的评论略显严格,并没有完全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哲学家与哲学思想。  读罢此书,著者哲学的世界观和历史的方法论跃然纸上,用历史的方法展现哲学家和哲学思想是哲学史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功用,虽然历史的真相与思维的思辨在一般哲学史中常常难以平衡,但是此书较为出色地完成了两者的平衡,在广阔的西方历史画卷中展现了一颗颗明珠般的哲学思考,让人爱不释手。  詹姆斯·菲泽在书的前言中说:“……哲学史乃‘思想历险之征程’。按本书之立意,即在刻画此一活剧之大纲要目也。”[3]斯通普夫和菲泽的《西方哲学史》确实是一本不断“历险”的哲学史书籍,坚持不断再版,紧扣时代发展,关注学术研究的进展,并不断补充完善之。这种著书精益求精的可贵精神让人感动,先哲筚路蓝缕启山林,我辈自当反思批判传承之。  阅读哲学史,我们感受到的是哲人哲思超越时代的不朽性、广泛包容的解释力与惊人的洞察力。批判性理解哲学史,我们深思的是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是回味无穷的理论问题,斯氏和菲氏的《西方哲学史》流畅地再现了诸多哲学家的历史,也铸刻了西方历史上一个个不朽的思想丰碑。  注释:   [1]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邓晓芒,匡宏等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版,第1页。  [2]孙正聿:《哲学何以具有思想力》,《江海学刊》,2019年第5期,第40页。  [3]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邓晓芒,匡宏等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版,第11页。  《西方哲学史(第9版)》读后感(五):走出“洞穴”——探寻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  阅读完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后,浏览豆瓣,得知《黑客帝国》(The Matrix)将拍摄第四部,预计2021年上映。这一影片吸引大批观众的地方不仅在于其炫酷的科幻、动作场景,还在于其中凝聚了诸多西方哲学思想,无怪乎许多人看完之后在大呼过瘾之余,表示很多情节都没有看懂。不仅是《黑客帝国》,许多西方导演拍摄的科幻片以及其他类型的影片(诸如《普罗米修斯》《异形》系列等)都吸收融合了一些西方哲学/神学思想的精髓。当然,这并不是我希望通读西方哲学史、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哲学对我们来说像是人文社科这座大厦的地基,若想了解某位社会学家理论思想发展的脉络,往往要追溯到他所持的哲学观点。但是,从客观实际来说,我们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依照历史发展脉络去阅读各位思想家的原著以较为全面的把握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那么我们便需要一本能够较为全面、逻辑清晰、论述客观的哲学史著作以帮助我们把握西方哲学思想史发展进程。  目前国内译介的西方哲学史著作作者主要有罗素、梯利、希尔贝克与斯通普夫(另外还有撰写《哲学史讲演录》的黑格尔),如本书译者邓晓芒在译者序中所评价的那样,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写作意趣横生,但不免对古人进行了基于个人情绪好恶和观点的随心所欲的点评;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作与之相反,严谨而深刻,但对于初学者或者非哲学专业学生来说,又过于枯燥生涩(至少笔者读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深有此感),此外,梯利由于个人观点原因在其哲学史中没有撰写马克思这一近现代重要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也着实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相对这几类哲学史著作,斯通普夫撰写的这部《西方哲学史》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在西方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生的主流的哲学思想(虽然仍遗漏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与思想观点),体系清晰。很好地平衡了写“史”和论述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既较好的缕析了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不同时代思想家对前代思想家思想的吸收、继承与批判。在论述各思想家的学说时,又没有陷入观点陈述的历史写作方式之中,能够层层推进,展现出思想家的理治白癜风哪里好论发展逻辑以及理论体系的理路。在笔者看来,这是本书最大的优点。对于非哲学专业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本相对来说比较适合阅读的西方哲学史著作。  正如邓晓芒老师转引的黑格尔与恩格斯的话所说的那样,哲学史就是哲学。要学习哲学,迄今为止除了学习哲学史外别无他法。通过哲学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感受到西方自古希腊以来思想发展的引人入胜之处,如柏拉图“洞穴之喻”所隐喻的那样,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思想发展的进程就是一场走出“洞穴”之旅。古希腊时,先哲便开始思考事物的本性问题、探求自然实际上是什么构成的,并提出来各种各样的解释观点。诸如赫拉克利特等古希腊哲学家在思考世界的本质的同时,又开始思考变化的本质是什么。第一批哲学家关注的是自然,而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则将哲学的关注点转到了对人类的研究。哲学由主要关注科学问题转而关注基本的伦理问题、关于真的问题和关于善的问题被提出来。而后,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各自构建了一套完整、宏大的思想体系,这两个在许多观点上针锋相对的思想体系,对后世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哲学史上的诸多争论。伴随着希腊城邦的繁盛与衰败,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哲学家为应对时代问题,苦苦思索,越来越关注伦理与真理问题。产生了以快乐为行为原则的伊壁鸠鲁主义、追求秩序理性和世界正义的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等诸多思想流派。这其中,奥古斯丁深入分析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帝创造世界的问题、道德与正义的问题,为中世纪基督智慧确立了主导方向和主要风格。  在进入中世纪的进程中,基督教兴起并逐渐在精神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围绕着“上帝”产生了诸多不同的神学观点。经由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发掘的古希腊哲学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思想相融合,一大批神学家和哲学家就有关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实体还是非实体、上帝造物是依据意志还是理性、上帝是“园丁”还是“表匠”、理性与信仰谁占主导、秩序、道德、法、正义、爱等诸多问题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各类理论观点,由此产生了许多各相分歧的教义与教派,引发激烈的教会内部斗争、与异教徒的斗争以及教会与国家(神权与王权)的斗争。  经历了长达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在思想上也在酝酿着一场改变历史发展进程的思想革新运动——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哲学与一组不同的智识运动相联系,后者是对中世纪世界观的回应。其中之一就是人文主义,它强调对古典作家的研究,以及人类理性在发现真理和构建共同体上的核心作用。整个中世纪的哲学精神突出点在于:它的出发点牢牢地固定在基督教神学教义上,而且整个文化氛围都受到教会统治的影响。而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推进,人的价值、人的能力、人的理性被视为核心。进一步的宗教改革又开始逐渐破除教会对人的精神的全面控制,强调“因信称义”。信仰与理性的分离,促进了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早期的思想家从古希腊哲学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怀疑论、原子论、唯物论、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纷纷被从历史的故纸堆中翻出来,被加以改造以解释社会现实。这一时期,对上帝、*治、伦理、法律、知识、自然、理性、存在的思考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变革,并将思想发展导向了此后的启蒙哲学。马基雅维利、蒙田、帕斯卡尔、培根、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休谟等“群星”闪耀在哲学谱系中,形成了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怀疑主义等诸多思想流派。  此后,启蒙哲学兴起,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与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相伴相生,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的研究将历史导向了启蒙运动,为此后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进入十八世纪,“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的康德开启了哲学的哥白尼革命,对此后思想发展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影响。康德的批判哲学、对理性的批判思考、它的美学观点都成为后世思想家对话的对象。影响了此后哲学思想尤其是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此后,黑格尔唯心主义主义思想风靡欧洲,产生了许多基于黑格尔主义的思想派别。在大陆对面的英伦三岛上,传承自英国经验基础上——洛克的开明自由、休谟的道德哲学——的功利主义则独具特色,边沁、斯图亚特·密尔等人创造、发展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英美等国广为传播,极大影响了社会发展。在欧洲大陆,马克思吸收黑格尔的辨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成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当时恐怕没有人能想到这个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的犹太哲学家会发展出一套思想体系,影响延及20、21世纪、几乎波及整个世界。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世界上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的官方哲学。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尼采也试图与主流文化立场决裂,不过他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高呼“上帝已死”,呼吁确立现时代的“主人道德”,为权力意志唱赞歌,呼吁“超人”的出现。  两次世界大战一定程度上都应验了这些思想家对时代发展的预言——但却是以极其悲剧性的方式。进入20世纪,在反思现代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更多、更细化的哲学流派,宏大理论体系不再受到追捧。在这一部分,斯通普夫主要论述了实用主义与过程哲学、分析哲学、现象学及存在主义、以及晚近的几个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哲学沟通了19世纪两种不同的思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影响力从美国思想界传向世界,分析哲学则着重于语言分析,不再关注思想体系的建构。存在主义吸收了现象学思想,风靡一时,然而,这些所谓的“主义”都不免遭受后现代思潮的解构,哲学思想发展在现代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  通过阅读斯通普夫这本《西方哲学史》,可以看到西方哲学思想的走出“洞穴”的曲折之旅,能够感受到数千年哲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与信仰、价值与真理的探求。不妨说,正向哲学史发展脉络一样,我们阅读哲学史的过程也是一种走出“洞穴”之旅:走出黑暗的洞穴去追求洞外的光明,然后获得智慧却不至于陷入沉思,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洞穴以试图获得解放。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方哲学史(第9版)》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