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60岁的老王,前几日在排便时出现了暗红色血便。老王心想又是自己痔疮犯了。于是,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就诊,医生通过查体后告诉他这很可能是痔疮的出血,但不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建议老王做个肠镜检查。老王知道自己的痔疮是老毛病了,心想:“为什么要做肠镜,简直是活活受罪呀!”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老王也终于下定决心去做了肠镜。这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肠镜发现乙状结肠肿物,病理提示肠癌。因为发现得及时,老王进行了手术治疗。老王出院后不禁感慨:“要不是医生当时对我耐心解释,我还真不去做这肠镜呢!”那么医生是怎么向老王解释的呢?
1 痔疮和肠癌有何不一样?
便血可见于很多消化道疾病,其中常见并容易混淆的就是痔疮和肠癌。痔疮十分常见,常言道:“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大便带点血,不过是稀松平常事。”但你可曾想过,有时错误地将便血归为痔疮,常常会导致肠癌的漏诊。肠癌跟痔疮的出血略相似,临床上的误诊率也很高,但其实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不要被这个便血轻易蒙蔽了双眼。
虽然痔疮和肠癌的出血都是无痛性的出血,但我们可从几个方面去分辨。痔疮的便血颜色多为鲜红色,血与大便不相混合,多为喷射状或点滴状出血。而肠癌出血的颜色多为暗红色,血与大便常相混合,甚至伴有黏液。肠癌多伴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大便习惯改变就是大便次数增加,少数人也会表现为便秘;大便性状改变就是大便变稀变细,不成形,有时混有黏液和脓血。不能一味地将便血归于痔疮,这往往会导致肠癌的误诊。老王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2 如何鉴别肠癌呢?
那么除了相关症状,还可以做什么检查来鉴别呢?这里有两个检查介绍给大家。
(1)直肠指诊,这个我们肛肠科医生的“一指禅”功。8厘米的手指可摸到大半的直肠,约80%的直肠癌可经直肠指诊发现。肠癌最高发的部位也是在直肠,故直肠指诊作用大,不要因为尴尬拒绝指诊。
(2)肠镜。肠镜能直接看到肠壁,取活检,做病理,使肠癌无所遁形。不仅如此,肠镜目前已是我们摘除肠息肉的首选手段。肠癌多由息肉发展过来,早期摘除息肉,能够预防肠癌的发生。
3 肠癌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我国肠癌的发病率实在是不容小觑。早些时候新闻便报道,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患者新增近40万,且上海的肠癌发病形势也是十分严峻,近些年肠癌已是上海第二号高发的恶性肿瘤了。
但是大家不用过于担心,肠癌是一个可以早预防的疾病。怎么才能做到早预防呢?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肠癌的预防宝典。
总结为,两个“一”,一个“三”:一种习惯,一个积极,三个时间。
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近些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及运动的缺乏使得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忌高脂油炸,勤锻炼。
一个积极——我们要积极治疗相关肠道疾病,因为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慢性肠炎都是肠癌的高危因素。
三个时间——三个做肠镜的时间:40岁、50岁和即刻。
“40岁”,有肠癌家族史的人,肠癌的发病率比常人高3~4倍,故我们建议有家族史的人要提前,40岁即做肠镜检查。
“50岁”,因为肠癌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人群达到一个高峰,故我们建议只要年满50岁,就需要去做个肠镜检查。
“即刻”,若有便血和排便习惯、性状改变症状的人请即刻就诊,必要时行肠镜检查。
总有人抱怨体检开始得太早,但癌症可不会嫌弃你的年龄太小。
通过这篇的科普,希望大家能重视便血,警惕肠癌,不要被便血轻易蒙蔽了双眼。
4 便血有哪些颜色及其规律?
大家肯定都知道正常的大便颜色是黄色、褐色。便血常见的三种颜色是鲜红色、暗红色和黑色。那么便血为什么会有这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又有什么规律呢?
一般来说,出血部位不同,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不同,血液的颜色也不同。出血部位低,像直肠、结肠等距离肛门较近部位的出血,多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若出血部位高,像胃、十二指肠的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大便就会发黑且锃亮,如柏油路面一般,出现沥青一样黑亮的大便。故出血部位从上到下,便血的颜色一般是从黑色到暗红色,再到鲜红色。
5 大便发黑一定是便血吗?
鲜红和暗红的大便大家一下就能发现是便血了,但是大便发黑,是不是一定是便血呢?这个时候还真不一定!
诊断便血前,必须排除下列情况:比如吃过什么东西?像贫血时补铁的铁剂,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的铋剂,还有含铁比较丰富的猪肝、猪血都会使得大便颜色加深,类似于黑便。这样的食物非常多,甚至是我们经常吃的零食,如奥利奥饼干、黑芝麻糊,也会导致大便发黑。所以说有些黑色的大便不一定就是便血,您不用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