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赵宏伟,葛睿融资租赁作为最贴近产业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越来越多的产业集团近年来进入到这个领域,产业融资租赁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打好三大攻坚战成为重大战略,去杠杆、强监管成为重要*策手段。
延伸到融资租赁行业,这些将对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挑战。产业融资租赁由于要兼顾处理好自身发展和产业集团协同发展,面临着更多维度的考验。
应对复杂的形势、实现产业融资租赁与产业集团共生发展,根本在于充分理解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不忘初心植根主业,提质增效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1
融资租赁是产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满足经营多元化、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自然而然会寻求和金融的融合,开展产融结合将部分资金由产业配置到金融领域从事金融业务,最终形成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益,增强产业竞争优势。融资租赁是与产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金融服务方式,是产业资本投资的主要行业。
从现代融资租赁的起源来看,融资租赁本身就是产业集团根据产业市场创造出的新的金融服务方式。产业集团通过融资租赁提升了产品市场份额,保障设备价格稳定性,并通过全周期的实物管理更好地应对风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融资租赁的内涵和方式也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完善,打通了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
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产业集团、融资租赁公司和客户相互共生共荣。客户得到了“制造+服务+金融”的整体解决方案,降低了产品成本、提升了产品价值;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协同产业渠道获得了金融利润,并且依托产业背景,提升了资产和风险管理能力;产业集团则有效扩大了产品需求,产业链地位得到提高,使得产业集团获得“制造+服务+金融”多环节的利润,建立了高效的商业模式,提升了产业集团整体竞争力。
从国际范围看,不乏产业集团借助融资租赁建立成功模式的范例,比如通用电气(GE)。尽管现在对GE产融结合方式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但毋庸置疑的是,从GE航空融资租赁公司(GECAS)的发展来看,GECAS为GE的产业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推动力。
GE在研发CFM56发动机时,为了与普惠的JT8D发动机争夺市场,更是大力发挥融资租赁优势。GECAS与航空公司签订飞机租赁合同、向飞机制造商大批量购买飞机,特别是利用背靠集团3A信用评级获得低成本融资,以较低的成本批量购买飞机,并且安排购买的飞机优先使用CFM56发动机。
GE通过这种模式促销发动机,使得进入市场的波音客机基本采用了CFM56,CFM56最终也横扫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成为了历史上最成功、最赚钱的航空发动机;GECAS也共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之一。可以说,融资租赁对GE航空发动机发展功不可没。
从国内范围来看,融资租赁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近四十年,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集团不断加入该领域,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仅央企已经有近70家投资了融资租赁公司,资产总规模也接近万亿,成为行业中的重要力量。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企业数量方面,企业数量暴涨20%。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家,较上年底的家增加了家,增长21.7%。
近8余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从年到年,融资租赁公司数量由年不足家增加到的家,增长了近65倍。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年企业数量增速为58.3%)
其中不乏为产业集团服务、推动产融结合深化的例子。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为推动我国民机产业发展作出了范例。7年以前,中国的国产飞机在国内航线上没有运营,中航租赁7年首次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使得新舟60进入国内支线航空运输市场,打破了国内航线无国产民机运营的局面。
十数年间,中航租赁累计为支线飞机、新舟60以及通航飞机Y-12等多种类型的国产民机提供了“销售+金融+服务”的全产业链促销服务,探索并成功建立了“环渤海支线快线模式”、“黑龙江支线网络模式”和“阿拉善基本航空服务模式”等模式。中航租赁在为国产民机促销促进了国产飞机的研制同时,自身也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国际和国内的案例,都揭示了融资租赁和产业良好的兼容性,我们一定要看到融资租赁与产业集团结合的必然性,也要看到融资租赁对产业集团发展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融资租赁面临行业重塑
当前,中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将金融风险放在了三大攻坚战首位,上升为重大战略,“去杠杆+强监管”成为重要*策手段。去杠杆和强监管给金融各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其中也包括融资租赁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对此,我们要从根源上加强对形势的认识和理解。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目前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金融和实体经济存在失衡的情况。这突出体现在金融部门的扩张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实体经济部门,金融占比逐年上升使得产业部门杠杆率长期在世界大国中处于前列。
加之资金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不畅通导致杠杆转化率低,杠杆率居高不下和企业依旧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并存。因此,“去杠杆”去的是脱离实体的杠杆,“强监管”监管的是脱离实体的金融行为,这些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首先看去杠杆*策方面。去杠杆和强监管对融资租赁行业带来的挑战是长期深远的,产业融资租赁由于要兼顾处理好自身发展和产业集团协同发展,会面临更多维度的考验。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发展速度很快,随着经济的下行,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体现在:过多依赖股东持续投入的粗放式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呈现出高杠杆、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相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这对产业融资租赁带来的矛盾更加突出。
融资租赁板块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超过80%,而产业集团资产负债率的安全线一般在60%左右,如果融资租赁扩张速度持续超过产业集团发展速度,融资租赁板块的规模占比将不断增加,融资租赁的负债水平也将推升产业集团负债水平。
当产业集团资产负债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势必对产业集团外部评级、融资渠道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去杠杆的*策对产业融资租赁带来的挑战将会非常直接,产业集团为满足严控负债增量、降低负债存量的要求,首当其冲要限制融资租赁板块的负债。
同时,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产业融资租赁公司从外部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的难度也在加大,综合作用下,导致产业融资公司单纯靠扩规模、滚雪球方式支撑业绩的模式难以为继。如果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产业融资租赁公司对现金流的稳定性把握不准、流动性风险控制不严,公司运营将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风险。
(2)再看“严监管”*策方面。融资租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数量庞大的企业主体,参与者众多,各个主体在管理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风格各异。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原先产业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监管主体不一样、监管体系不统一。
年5月,商务部明确将融资租赁监管职责划归至银保监会,自此融资租赁行业进入统一监管格局,产业融资租赁在业务经营与管理、风险防控上将与金融租赁公司将日趋一致。由此,产业融资租赁公司将在统一的监管架构上进行清理整肃、规范运营:这意味着将在经营准入方面面临更多的限制;
在业务领域、业务合规性以及资本充足度等方面面临更高的要求;
在风险控制、债券交易、融资渠道等方面面对更大的挑战。严监管带来的合规性风险将随之更加突出,而这些监管在很多层面是穿透到产业集团层面的,因而也需要产业集团进行调整适应,尤其是要面临更高的资本充足度和更充足的流动性要求,否则严监管带来的风险也可能传导到产业集团。
(3)最后看融资租赁公司发挥的作用方面。产业集团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是产融结合的需要。和传统金融机构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相比,产业特征是其底色,产业特征应该更明显,服务产业才更有优势。
但是在实际开展业务中,目前不少产业融资租赁公司为集团服务的比例非常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比例也很低,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