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大多起病缓慢,渐进发展,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约1/5患者在测量血压和发生并发症时才发现。患者在听诊时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少数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临床上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在-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
高血压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协助降低血压,减少药物用量及靶器官损害,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致死和致残的危险,提高患者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1康复策略Ⅰ期高血压可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并注意血压监测;Ⅱ期高血压则以药物治疗为主,一旦开始不宜轻易撤药,并辅以非药物治疗;Ⅲ期高血压可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疗法。
康复评定主要内容包括血压和动态血压测定、心肺功能测定、生活质量相关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
2康复治疗高血压病的康复治疗主要强调非药物治疗,其内容主要包括有规律的运动疗法、物理治疗、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及高血压病社区康复等。
3治疗方法一、运动疗法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协助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和患者情绪,提高患者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运动训练应采用中小强度、较长时间、大肌群的动力性运动(中-低强度有氧训练),以及各类放松性活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放松疗法等。高血压患者运动量宜小不宜大,适当的运动治疗可以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稳定血压。运动强度过大则可使血压波动过大、心率剧增,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也有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绞痛的可能。
适应证: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正常偏高者,也可用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运动锻练对以舒张期血压增高为主的患者作用更为显著。
禁忌证:任何临床情况不稳均应作为禁忌证,包括急进性高血压、重症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病情不稳定的Ⅲ期高血压、合并其它严重并发症(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衰、不稳定性心绞痛、降压药副作用明显且未能控制、运动中血压/mmHg等)。继发性高血压应针对其原发原因治疗,一般也不宜采用运动疗法。
1、有氧训练
常用方式为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强度以50%-70%最大心率或40%-60%最大摄氧量储备为宜,活动强度越大,越要注重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运动时心率一般不要超过次/分,50岁以上者运动心率一般不超过次/min。运动停止后心率应在3-5min内恢复正常,不应出现头晕、心慌及明显的疲劳感。训练效应产生需至少1周,达到较显著降压效需4-6周。(1)步行:可在清晨、*昏或临睡前进行,起始速度为70-90步/min,持续10分钟以上,适应后可在坡地上行走或加快速度,速度一般不超过步/min(50-80m/min),每次锻炼30-40min左右,每天1-2次。(2)慢跑、自行车、游泳:有一定锻炼基础的人可采用该方法,但应在运动前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以检查心功能和血压对运动的反应性。,运动时精神放松,掌握好节奏并与呼吸相配合。以慢跑为例,运动速度为步/min(约m/min),运动心率为次/min,每次30-60分钟,每周3-6次,持续20周。
2、循环抗阻训练
以前任何形式的抗阻运动均视为高血压患者的禁忌项目,但近年来研究提示,在一定范围内,中小强度的抗阻运动可产生良好的降压作用,且并不引起血压的过分升高。一般采用循环抗阻训练,即采用相当于40%-70%最大一次收缩力作为运动强度,进行大肌群(如肱二头肌?腰背肌?胸大肌?股四头肌等)的抗阻收缩,每节10-30秒内重复8-15次,各节运动间休息15-30秒,10-15节为一循环,每次训练1-2个循环,每周3-5次,8-12周为一疗程?逐步适应后可按每周5%的增量逐渐增加运动量?在增强肌肉力量时,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加重复次数或持续时间。训练中应避免屏气动作,用力时呼气,放松还原时吸气?避免做一些头部低于身体的动作。
3、拳操
常用的有降压操、太极拳等。要求锻炼时动作柔和、舒展、有节律、注意力集中、肌肉放松、思绪宁静。动作与呼吸相结合。头低位时不宜低于心脏水平位置。(1)太极拳、太极剑: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活动幅度大,意念集中,强调动作的均衡和协调,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放松和降压,也可改善头晕等症状。一般可选择简化版本或个别动作练习,不宜过分强调高难度和高强度。高血压患者练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可下降10-20mmHg,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安静时收缩压平均值约比同年龄组老年人低20mmHg左右。(2)降压体操:目的在于增强人体的调节功能。四肢大幅度的活动和放松的腹式呼吸练习,有助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做体操时应按节次循序进行,不做长时间头低位运动(如过渡体前屈)、不跳跃、不快速旋转、不用力憋气、不紧张,以避免血压波动或增加心脏负担。
4、气功
气功包括动功和静功两大类,较多采用的是放松功法,如松静功、站桩等,主要通过意念活动调节机制功能。其基本原则强调放松自然、安静协调、呼吸均匀,意守丹田(脐下)或涌泉(脚心)。宜配合意念采用动作简单、幅度较大、张弛有序、上下肢都参加的动作,禁忌长时间的等长收缩。呼吸宜用顺呼吸法,不宜采用停闭呼吸法,适当延长呼气。每次30-40min,每天至少1次。
5、注意事项
(1)如停止锻练,训练效果2周内可完全消失,因此锻炼要持之以恒;(2)运动疗法必须要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过程中不要轻易撤药,特别是Ⅱ期以上患者;(3)在运动时应考虑药物对血管反应的影响,如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最大和次最大负荷运动时的心率有所下降,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可减弱人体对热和湿环境运动时的温度调节能力等。
二、物理治疗适合于早期及轻度高血压患者。常用方法有:
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常用药物溶液有5%-10%溴化钠,10%硫酸镁,5%-10%碘化钾,1%烟酸或0.8%-3%川芎碱等。电极置于颈区或颈动脉窦或胸腹交感神经节处。
2、脉冲超短波疗法无热量脉冲超短波,电极置于太阳神经丛区域或颈动脉窦处。如无脉冲超短波,也可行超短波微热量肾区治疗。
3、穴位磁疗选百会、曲池、足三里、太阳、风池、神门、风府等穴位,开始敷贴时选其中2~3个穴位。以后可根据情况增多,也可应用耳穴降压沟。
4、水疗如脂浴(36-38℃)、氡浴、二氧化碳浴等。一、二期高血压患者也可去海滨进行疗养康复。
三、纠正危险因素1、改善行为方式学会适当的应激处理技术和心态,避免情绪的过分激动。运动训练和心理应激治疗均可显著提高患者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2、降低体重主要通过减低热量摄入和增加活动消耗来实现。
3、戒烟戒酒吸烟可以增加血管紧张度,造成高血压升高,因此应严格戒烟。每天酒精摄入量应该<20-30g。
4、减少钠盐摄入降低饮食钠盐可以使收缩压降低5-10mmHg。建议每天饮食中钠的含量<mmol或2.3g,或氯化钠摄入量<6g。
5、维持电解质平衡高钾饮食有助于防止高血压发生,最好通过食物补充,进食困难时可以口服钾补充或采用保钾利尿剂。饮食中的钙与血压呈负相关,低钙可增加高钠摄入对血压的影响。
6、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取每日胆固醇摄入不宜超过mg,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0%以下,运动与饮食相结合。
7、避免升压药物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所采用的雌激素和孕酮均可能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
8、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引起高血压升高,规律运动、减重和高纤维素饮食可治疗胰岛素抵抗。降糖药、减肥药和某些抗高血压药有协同作用。
四、社区康复高血压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因此社区基层的康复治疗意义重大。积极开展社区运动锻炼、健康营养项目、进行患者教育等,均可很好的促进患者血压的控制。社区医生相对诊治时间长,可投入精力更多,且多与患者相互熟悉,因此在长期随访及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五、其他1、生物反馈常用的生物反馈包括心率反馈、皮肤电位反馈以及血压反馈。即将病人的心率、血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状态通过声、光、颜色或数字的方式反馈给病人,促使病人能理解和控制自己的血压反应。
2、放松治疗如放松按摩或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