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
女性患者,44岁,因“腹痛15天,发现白细胞升高2天”,于年7月2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15天前出现脐上腹部疼痛,伴腹胀、腹泻,每日5次左右,大便呈糊状,全身乏力,无恶心、呕吐,随后于年6月21日到XX医院住院治疗,住院初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HP阴性,住院期间给予抗炎、抑酸及护胃等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好转后出院。
出院诊断为:
1.慢性浅表性胃炎;
2.十二指肠炎;
3.肠炎;
出院后患者再次出现腹泻,每日10余次,大便呈水样便,再次到XX医院住院。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36.1×10^9/L
中性细胞比率:44.2%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28.3%
血红蛋白:g/L
血小板:×10^9/L
血生化基本正常
医院治疗,今日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
门诊以“白细胞升高待查,腹泻”收入院,病程中无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精神欠佳,饮食可,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近15天体重下降3-4公斤。
既往史
曾行结扎术,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患者年7月2日血液分析结果
患者年7月2日外周血细胞图片
血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占86%,以成熟型为主,形态未见明显异形。
10*10X
年7月3日血清IgE:IU/ML。
年7月5日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
1.粒系增生,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占51.8%,其中嗜酸(中幼)占2.6%,嗜酸(晚幼)占4.6%,嗜酸(杆状)占5.6%,嗜酸(分叶)占40.0%,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2.红系、巨核系增生,形态无明显异常。
患者年7月5日骨髓细胞图片
10X
10X
年7月5日肠镜检查提示:结肠炎症性改变。
降结肠取材活检提示:(降结肠粘膜活检组织)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固有层内见大于60个/10HFP的嗜酸性粒细胞)。
患者年7月6日肠镜取材活检图片
患者年7月2—26日白细胞变化趋势图
患者年7月2—26日嗜酸粒细胞变化趋势图
诊疗经过
目前诊断:
1.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2.低蛋白血症。
患者年7月7日加用激素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腹泻次数逐渐减少,自10余次减少至1次,临床症状逐步改善,于年7月19日出院,7月26来院复查血液分析结果显示正常。
小结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EG)是一组原因不明,以原发性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以及胃肠道症状表现的少见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误治。年kaijser最早描述了本病,可能与食物、药物等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有关,发病率约为1-20/10万。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象、放射学和内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欢迎到君安医学细胞平台查询更多资料并参与学习交流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