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遏制结核病的流行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年全球结核病年度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报告”估计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仍有约万,全球因结核死亡患者约万(包括约21万合并HIV感染患者),这些数据与年相比几乎没有改变或改变极小。
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全球结核病战略,目标是在年和年之间将结核病死亡数降低95%,将新发病例减少90%,同时确保不使家庭因结核病造成灾难性支出。它确定了、和年的中期里程碑。
作为“全球结核病战略”的第一个里程碑节点,年应达成三大阶段性目标:与年相较,全球发病率和死亡数应分别下降20%和35%,因结核导致家庭灾难性支出的患者比例应降为零。但“报告”显示,年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的下降率分别只有9%和14%,仍有49%的患者因结核导致家庭灾难性支出。
而在新冠病*全球大流行的年,“报告”预计如果因新冠导致结核相关卫生服务下降,使得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下降25%-50%,这种情况即使仅持续3个月,也将导致年全球因结核死亡人数升高20-40万。“全球结核病战略”的第一个里程碑目标几乎注定将无法达成。
中国在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高居第二,结核病流行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每年中国新报告肺结核患者约80万例,部分地区疫情依然严重,学校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而且耐药问题突出,患者医疗负担很重。
和新冠病*一样,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且主要侵犯人体肺器官,因此很多人把结核病等同于肺结核。事实上结核病可以发生在除了头发和指甲之外的任何器官,严格意义上来说,肺结核只是结核病的一种。
身为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李亮近日向“医学界”谈了中国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和问题。他指出,中国近些年来虽然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遏制结核病的流行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医院副院长李亮
以下源自“医学界”对医院副院长李亮的采访:
医学界: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关于结核的相关信息称,世界上有1/3人口感染了结核杆菌,感染结核菌就会发展成为结核病人吗?
李亮教授感染结核杆菌和得结核病是两个不同概念,感染了结核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结核病,得结核病的概率只有5-10%。对人类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如果感染就会得病的话,或者感染后患病率很高的话,那就不好办了。
另外,结核杆菌不像新冠病*,感染后有明确的潜伏期,结核杆菌在人体内可以长期潜伏,也许感染者会在一年内发病,也可能会在5年甚至50年后发病,对于感染了结核菌的人,哪些最终会发病?什么时候发病?如何发病?我们还缺乏很好的手段去识别,目前结核病人还是最主要的发现对象,但发病后才被发现,已经比较晚了,所以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已知的是,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患结核病的风险更高,因此艾滋病*携带者患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是常人的26至31倍,同时结核病也是艾滋病*携带者的头号杀手,约有35%的艾滋病*携带者会因结核病死亡。
医学界: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许多国家仍依赖使用已久的被称为痰涂片镜检的方法来诊断结核病,经过培训的实验室技术员在显微镜下观察痰标本,检查是否存在结核杆菌,我国对结核病的诊断现状如何?
李亮教授中国也是这“许多国家”中的一个。痰涂片的技术已经用了余年了,它的阳性率只有30%左右,还是相对比较低的,我们希望越高越好,而且这种方式诊断结核病的速度非常慢,至少得一个月时间。
同时,痰涂片方式不能诊断患者是否耐药。而使用传统技术诊断结核病患者是否耐药,大概需要三个月时间。所以我们的主流诊断技术还比较原始,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诊断技术可以更快更精准诊断,但受费用和技术本身的制约,在中国推广的不尽人意,新技术主要医院,医院医院还都使用老的技术,但结核病人主要还是在基层被发现,所以需要加强新诊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医学界:结核病主要依赖药物治疗,我国在结核病的治疗方面面临什么问题吗?
李亮教授年到年这段时间,我称之为结核病治疗的“*金20年”,因为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部分结核病治疗药物都是在那20年间上市的。年之后几乎所有结核病方面的药物研发都停滞了,一停就是50年,没有再出现治疗结核病的新药。同时结核杆菌在不断进化,耐药问题突出,而我们没有新武器使用,造成我们现在在治疗上很被动。
好消息是,近两年上市了两款新药,改善了结核病的治疗现状,但药物较为昂贵,即使已经纳入了医保的省份,也存在报销比例偏低的问题。而结核病人的治疗周期很长,至少6个月,甚至长达一两年。
希望有更多的结核病新药进入医保,并且能提高报销比例,减轻结核病人的负担。
医学界:结核病是有疫苗可以预防的,为什么每年还会有这么新发病人?
李亮教授控制传染病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像现在各国都在加快研发新冠疫苗。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叫卡介苗,你应该也听说过,这个疫苗从年首次用于人体,到现在也用了将近年了。
为什么很多人小时候打了卡介苗,成年后还是会得结核病?因为卡介苗的防护效果是有局限性的,它主要用来预防儿童得重症结核病,对成人得不得结核病并没有防护作用,所以说这是一个并不完美的疫苗。
但为什么现在还在用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比卡介苗更好的疫苗来预防结核病。
医学界:结核病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我国每年新增80余万结核病患者,每个患者都是移动的传染源吗?
李亮教授结核病在潜伏期是没有传染性的,不像新冠病*,潜伏期就有传染性了。它什么时候开始有传染性的呢?当结核杆菌开始大量在患者体内繁殖,给患者肺部造成损伤,结核杆菌从肺部通过患者气管被咳出来,就具备了传染性。所以结核病的传染性有几个前提:第一在患者肺部形成病灶,第二,病灶被破坏后,结核杆菌进入到患者气管,第三,结核杆菌通过患者咳嗽或咳痰排到环境中,就具备了传染性了。
所以不是所有的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所有结核病人永远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经过2—3周规范正确的治疗,传染性就会明显降低直至消失。医学界:这次的新冠疫情,也暴露出了中国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短板,具体到结核病的防治上现状是怎样的?患者在治疗中应该注意什么?
李亮教授我国几乎所有的医院医院,很多县医院,医院也都设立有传染病科,因此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结核病防治体系。我们也鼓励结核病人,一医院诊疗。
但区域间的诊疗水平差距也十分明显,还应该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增加对基层的投入。规范的诊疗是我们从事结核病的医务人员一直都强调的,除了诊疗能力提升外,病人的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因为病人的治疗周期很长,要用更多信息化手段管理病人。
结核病人的管理十分重要。结核杆菌是一种很容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只有合理规律用药才能有效杀灭结核菌,私自停药/间断用药的后果很严重,不仅会导致治疗失败、复发,甚至可能产生耐药。一旦成为耐药结核病,再治疗的时间将更长,治疗难度更大,治疗费用也将高出一般肺结核10倍以上,而且治愈率较低。同时耐药结核一旦传染给他人,被感染者发病后也会是耐药肺结核。
另外,现在对从事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的激励方面好像比较忽视,现在从事结核病防治的医务人员在收入等各方面都还比较低,我们也呼吁,希望重视对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来源:医学界
作者: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
往期精彩回顾江苏师大22名学生感染肺结核,学校聚集性案例为何不断?新冠肺炎阴影下,结核病人怎么办?来自无国界医生的建议林黛玉死于肺结核?心内科医生:我们不同意!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