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又称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内病变的出血,不包括痔和肛裂的出血,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20%。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出血疾病,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下消化道出血多能自止,但有10%~15%的下消化道出血须急诊处理。根据出血量和速度分为急性出血、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急性出血出血量都比较大,须紧急处理;显性出血及隐性出血多为慢性、隐匿性,出血量小,可以从容完成各项检查。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经胃镜和(或)结肠镜检查均能明确病因,但仍有5%患者无法确定原因。
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分为肠道原发疾病和全身疾病累及肠道:
1.全身疾病累及肠道:全身性疾病主要是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紫癜等,各种中*、尿*症、外伤及维生素K缺乏症。急性出血以憩室病和血管发育不良为最常见原因,慢性出血以痔和肿瘤为最常见原因,其中最常见出血原因为大肠癌和大肠息肉,肠道炎症性病变次之。
2.肠道原发疾病主要有四类病变:
(1)良、恶性肿瘤与息肉,诸如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等。
(2)肠道炎症:放射性直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3)血管疾病:如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瘤等。
(4)肠壁结构性病变:如肠憩室、肠重复畸形等。
下消化道出血较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小肠又不易检查,诊断相对困难,在临床病因检查中,来自于小肠占20%~33%,大肠占67%~80%,约15%~35%的下消化道出血找不到病因,但根据病史,血便的颜色和辅助检查一般也能作出诊断。
息肉、肠套叠和急性出血性肠炎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肿瘤及血管性病变则常见于中、老年人。排便后滴鲜血,与粪便不相混淆者多见于内痔、肛裂或直肠息肉病;粪便呈脓血样或血粪伴有黏液或脓粪,要考虑菌痢、血吸虫病、大肠结核、慢性结肠炎、大肠肿瘤;便血伴剧烈腹痛并出现休克,多见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套叠;血粪伴有腹部包块,则常为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和肠套叠等,便血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者多为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同时还要注意是否有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药物史、腹部放射治疗史、息肉摘除史等。腹部是否胀气,有无肠型及不对称隆起,腹部有无触痛及包块,叩诊音调及肠鸣音有无改变,均有诊断价值。
判断出血量的大小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及早明确是急性大出血、显性出血还是隐匿性出血对选择下一步检查十分重要。
下列情况应考虑急性大出血:
(1)鲜血粪每次量达~mL。
(2)12h内输血超过mL,仍不能使血压保持平稳者。
(3)早期即出现休克征象者。
患者们一经出现上诉三条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引起对身体的深度危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