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病例分享医院介入治疗
TUhjnbcbe - 2021/1/1 11:44:00

近日,医院介入治疗科李普升主任及其团队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治疗主动脉溃疡合并壁间血肿一例。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5岁

主诉:胸骨后疼痛2小时。

既往史:高血压史数年,通过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辅助检查:CTA结果示:主动脉溃疡合并壁间血肿。

术前CTA

术前评估

近端直径:28.3mm;

LCCA-LSA间距:10mm;

分支支架远端直径:8.3mm;

远端直径:20.7mm。

根据术前评估拟选取规格为C-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

手术方案分析

1.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胸主动脉溃疡合并壁间血肿诊断明确,需尽快治疗。

2.开放手术的时间长,麻醉及手术风险大。可考虑使用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3.术中若应用直管型支架,为保证足够锚定区,须覆盖左锁骨下动脉,而患者为左侧椎动脉优势,牺牲左锁骨下动脉会增加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若应用直管型支架结合开窗/开槽技术,因对支架结构造成破坏,故难以保证远期疗效。

4.选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优点如下:

独特一体化结构,符合弓部解剖形态,能向近端拓展锚定区的同时,一体化重建分支。

减少近端I型内漏,降低远期移位风险。

近端无裸段,降低对血管壁的刺激。

手术过程

1)术前造影确认导丝通路位于真腔。

2)将输送系统上推至主动脉弓部,助手配合牵拉分支导丝,使分支支架进入LSA。

3)术后造影显示,支架定位精准;支架近端三重小波段密封性良好,未见内漏;夹层破口被有效隔绝,LSA血流通畅。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Castor?分支型支架是全球首款通过微创治疗实现腔内同时修复主动脉和弓上分支动脉的覆膜支架。特点是主体和分支支架缝合为一体,并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体式分支支架的导入和定位难题,且具有术后内漏发生率低、侧支通畅率高等优势。其独有的“分支一体化”结构不仅能适应各种弓部解剖,也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Castor?分支型支架的上市,使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朝着主动脉弓的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这也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临床医生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的方向和目标。

专家介绍

李普升

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

学会任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全身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介入专委会委员;

澳门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

珠海市医师协会中医分会常委委员;

珠海市医学会抗癌学会常委委员。

擅长:全身各脏器良、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医药综合治疗;血管性疾病(动脉瘤、动脉夹层、糖尿病足、动静脉狭窄、静脉血栓等)的介入治疗、中医药综合治疗。

科室介绍

医院珠海分院介入治疗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病区共开放床位10张,分为肿瘤介入、综合介入两个亚专业组。科室拥有大型全数字化DSA机1台,高级彩超1台,麻醉机1台,电除颤仪1台。

介入微创结合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各种出血性疾病;门脉高压症和布加综合症的综合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外周动、静脉血管性病变;胆道梗阻性*疸的介入治疗;前列腺增生;人工动静脉瘘成形术;下肢静脉曲张等。

科室常规开展血管动、静脉造影术,外周动、静脉血管成形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良恶性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及微波消融、射频消融,胸腹主动脉瘤(夹层)成形术,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经颈静脉肝穿刺门体静脉分流术,脾脏栓塞术,出血性疾病责任血管动脉栓塞术,经皮血管及非血管腔道狭窄的球囊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术,各脏器组织的穿刺活检、病灶引流及硬化治疗技术。

专科秉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现代医学介入微创诊疗技术和传统中医疗法相结合的优势。各种疾病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特色治疗。如:中药热奄包改善肿瘤长期卧床患者腹胀症状、针灸治疗肿瘤介入术后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耳穴压豆疗法、四*水蜜外敷消肿止痛、艾灸床改善阳虚寒湿患者体质、刮痧治疗热*内盛、瘀血阻滞患者热度血瘀症状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医院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