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常见病目录(二):
11、水禽大肠杆菌、浆膜炎
12、鹅痛风
13、鹅小鹅瘟
14、鹅*曲霉病
15、鹅慢性呼吸道病
16、鹅痘
17、鹅蛋子瘟
18、水禽巴氏杆菌病
19、鹅出血性肠炎综合症
11、水禽大肠杆菌、浆膜炎
病原: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
发病日龄:多发于2-8周龄水禽,2-3周龄最易感,种鸭种鹅大肠杆菌病又称“蛋子瘟”病。
临床特征:体温升高、食料减少、软脚、缩颈、拉白色稀粪,个别有头颈震颤、前仰后翻等神经症状。
剖检特征:
(1)三炎: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心脏、肝脏、气囊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
(2)脾脏肿大出血、坏死,呈斑驳样
为什么水禽容易发生大肠杆菌和浆膜炎?
(1)血清型多: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及血清型极为复杂,抗原主要有菌体(O)抗原种、表面(k)抗原种和鞭毛(H)抗原60种,此外还有菌毛(F)抗原,我国禽类主要流行O1、O2、O78、O35;鸭疫里默氏杆菌目前已发现25个血清型。
(2)场地环境、水源污染大,养殖批次间歇时间短。
(3)天气突变、高温高湿。
(4)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
(5)病原耐药性特别强,多种药物效果不理想,容易复发。
(6)某些疾病后期继发感染(如:花肝病、慢性呼吸道病、副粘、流感等)
剖检案例: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场地、水源清洁卫生、环境通风干燥。
2、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便于场地环境的清洁消*和净化。
2、可在5-7日龄使用大肠杆菌-浆膜炎灭活疫苗免疫。
3、定期对场地进行药敏试验,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抗生素应联合用药和轮换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4、发病时可用敏感抗生素,连用3-5天。
12、鹅痛风
发病因素:
1、病*感染:星状病*感染(年首次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分离)
2、饲料因素:食用含有较高的嘌呤类的蛋白质饲料、青绿饲料偏少。
3、代谢因素:肝脏对嘌呤代谢障碍生成的尿酸增多,肾脏排泄的尿酸减少。
4、药物因素:例如磺胺类药、庆大霉素、泰乐菌素等使用不当导致。
5、饲养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大,育雏舍湿度偏高、温度偏低,导致小鹅怕冷打堆,运动减少,饮水减少,肾排泄降低,肾尿酸盐沉积增加。
流行情况:发病地区:年以来,广东、山东、安徽、江苏、辽宁、河南等地区陆续发生,年至现在,广东地区特别流行。
发病日龄:5-20日龄为主。
发病情况:发病率、病死率5-30%不等。
剖检案例:
预防和治疗:
(1)治疗可用:五苓散、葡萄糖、小苏打饮水连用3-5天。
(2)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育雏舍温度,夜晚驱赶2-3次饮水。
(3)尽量少用嘌呤类较高的饲料,保证青绿饲料供应。
(4)避免使用过量磺胺类药、庆大霉素、泰乐菌素等影响肾脏功能的药物。
(5)1-3日龄可用痛风精制抗体注射0.5-1毫升预防。
13、鹅小鹅瘟
病原:小鹅瘟病*。
流行特点:小鹅瘟主要发生于3周龄内的雏鹅、雏番鸭,死亡率可达90%左右,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今年以来,广东地区,30-50日龄肉鹅也常有发生。
临床特点:精神沉郁、厌食、走动无力、下痢(粪中有时混有纤维素性絮片),迅速脱水,体重减轻、消瘦死亡。
剖检特征:
(1)急性病例,小肠粘膜充血、出血
(2)亚急性病例,小肠中、下段特别是回盲部极度膨大,切开可见腊肠样栓子(腊肠粪)。
剖检案例:
防治:
1、种鹅产蛋前15-20天,用小鹅瘟鸭胚化弱*苗,10-20倍免疫。小鹅1-3天龄,可用小鹅瘟精制抗体或高免血清预防。
2、发病时可用荆防败*散白头翁散、温白三、郁金散、甘草颗粒等,连用3-5天,同时可用小鹅瘟精制抗体或高免血清配合抗生素、干扰素注射。
14、鹅*曲霉病
病原:曲霉菌
临床症状:喘气(常有腹式呼吸),咳嗽、流泪、流涕、急性死亡,广东地区,高温高湿更容易发生。
剖检特征:
肺脏、气囊布满灰白色“珍珠样”结节。
肝脏肿大淤血,质脆、呈*白色。
霉菌感染对孵化的影响:
(1)产生条件:高温高湿情况下,鹅舍、孵化房容易引起霉菌滋生。
(2)霉菌*素的影响有:
*呼吸道疾病,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免疫机能下降,
*生殖絮乱,产蛋率下降,
*孵化率下降:霉菌*素对孵化期的种蛋特别敏感,使种蛋孵化到25天左右开始引起种蛋发霉、胚体水肿、啄壳困难、甚至死亡。
孵化期霉菌感染诊断要点:
(1)蛋壳颜色变深,甚至黑色或褐色。
(2)种蛋有臭味。
(3)气室壳膜附有一层灰色或黑色霉菌苔(打开气室时,见黑色烟雾散发)。
(4)胚体啄壳无力,胚体水肿,甚至死亡。
剖检案例:
预防和治疗:
(1)平时预防:高温高湿季节,种鹅产蛋期间,饲料中经常添加高效霉吸附剂”、并增强抵抗力。
(2)治疗可用:高效霉吸附剂,制霉菌素(雏禽~单位/只),两性霉素B(雏禽10毫克/只),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口性及对产蛋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3)鹅舍、孵化房保持干燥通风透气。
(4)种蛋入孵前用高锰酸钾、新洁而灭和卫可清洗消*。
(5)孵化房、孵化机、出雏床及有关用具可用熏蒸消*,每立方用40%甲醛(福尔马林)25毫升+水12.5毫升+高锰酸钾25克,密闭熏蒸12-24小时。
15、鹅慢性呼吸道病
病原:败血性支原体
流行特点:
1、天气突变,低温高湿,环境恶劣,饲养密度过大均容易引发该病。
2、冬春季节容易引发该病。
3、各年龄品种鹅均可发生该病。年广东地区,5-6天龄雏鹅发生该病,该病在年至今流行特别严重(特别高要、清远地区)。
4、痛风后期易继发该病。
5、种鹅产蛋期遮光时易发生该病。
6、该病原耐药性特别强,很难彻底根治,天气突变容易复发。
临床特征:
1、病鹅体温升高,消瘦毛松,食料下降,精神沉郁。
2、张口呼吸,呼吸困难,湿性啰音。
3、患病初期可见病鹅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形成隆起的“鼓包”,触之有波动感。从鼻孔内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后期塞满豆腐渣样渗出物。
4、产蛋率与受精率下降。
剖检特征:
1、病鹅眶下窦内充满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窦内黏膜充血,增厚,有的蓄积多量坏死性豆腐渣样渗出物。
2、气囊膜混浊、增厚,气囊膜上出现干酪样渗出物,如珠状和碟状或成堆成块。
3、气管和支气管内积聚大量粘稠*色分泌物,甚至堵塞支气管。
剖检案例:
防治方法:
1、发病时,病鹅可用正冠乐、金冠呼灵、高山呼灵、板青颗粒、诺喉散等,配合敏感抗生素,连用3-5天。
2、因支原体耐药性强,常发生反复发病,平时可用高山强力粤威龙、呼泰、双*连口服液等预防。
3、防可用支原体油乳剂灭活苗注射。
4、鹅鸡不能混合饲养,防治相互传染。
5、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
6、加强场地环境消*。提高优质水源和优良空气。减少饲养密度。
7、种鹅遮光时注意通风。
16、鹅痘
病原:禽痘病*
流行特点: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发。
(2)蚊子和体表寄生虫可传播本病。
(3)接触脱落的痘痂是病*传播的主要形式。
临床特征:喙、皮肤、口腔、舌头出现点状或瘤状痘斑、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食、翅膀下垂。
剖检案例:
预防和治疗:
1、扶正解*、提高机体抵抗力:加高效霉吸附剂,连用3-5天。
2、清热解*:可用*连解*散连用5-7天。
3、发病时,可用病*灵,甲硝唑,*连解*散,连用5-7天。
4、防止继发感染:恩诺沙星、强力霉素连用3-5天,产蛋期建议尽量使用对产蛋率、孵化率等没有影响的药物。
5、个别大的痘痂可以用手术剥离,涂上紫药水。
6、加强管理:
(1)禽舍通风透气、干净清爽(潮湿的禽舍发病率显著增高)、保持禽舍干净(患鹅脱落的皮屑、羽毛、粪便等都带*可以传播本病)。
(2)发现病鹅及早隔离(鹅痘多为接触性传播)。
(3)发病场做好消*措施(一般消*药,在常用浓度下,均能迅速灭活病*,产蛋期选用刺激性小的消*药水)。
(4)蚊虫繁殖季节注意做好灭蚊工作(蚊虫可带*传播)。
17、鹅蛋子瘟
病原: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
流行特点:
(1)只有产蛋鹅发生该病,特别肥大种鹅和初产种鹅容易发生。
(2)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该病
(3)容易反复发作,每年因该病淘汰种鹅占5%左右。
(4)每年4-10月份容易发生该病。
临床特征:
(1)易产软壳蛋、沙质蛋、畸形蛋、产蛋率、孵化率下降。
(2)拉奶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粘着蛋白或蛋*状物,个别脱肛。
(3)病鹅表现不喜走动,软脚或脚向后伸展。
(4)病鹅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料减少。
剖检特征:
1、主要特征为蛋子充血、出血、坏死、腐败、发臭。
2、卵泡破裂,引起卵*性腹膜炎、肝硬化、腹腔积水。
3、肠道、输卵管充血、出血。
剖检案例:
预防和治疗:
1、发病时可用高山公英散、*连解*散、白头翁散、等,配合敏感抗生素,连用3-5天。
2、使用药物防治时需注意药物对产蛋率、孵化率影响。如磺胺类药、氟苯尼考等。
3、开产前20天,用蛋子瘟灭活疫苗接种。
4、因大肠杆菌血清型多,免疫效果不确切,可用自家灭活苗接种。
5、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滋生。
6、平时可用高山清瘟败*散、白头翁散、普济解*散等,连用3-5天。
7、适当降低饲料营养水平或者适当控制精料,增加青饲料,防止种鹅过肥或卵泡发育过快,容易引发该病。
8、增加运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18、水禽巴氏杆菌病
病原: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又称“禽出败”
流行特点:
(1)天气突变、环境应激、免疫接种、长途运输等容易发生。
(2)成年水禽或者种水禽容易急性死亡。
(3)该病是条件性疾病,容易反复发生。
(4)血清型多(5:A;6:A;9:A;2:D),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实。
临床特征:急性病例,没有先兆症状突然死亡;慢性病例,精神沉郁、走动无力、食料减少、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剖检特征:
(1)心内膜、心冠脂肪、心外膜出血。
(2)肝脏有灰白色、针尖样、边缘整齐的坏死点。
(3)十二指肠、直肠充血、出血,肠系膜脂肪出血。
剖检案例:
预防和治疗:
1、发病时,可用高山大巴、四味穿心连等,配合沙星类药、阿莫西林等,连用3-5天。
2、环境突变时,需用白头翁散、扶正解*散等预防。
3、产蛋前15-20天用禽出败(弱*苗、灭活苗)接种。
4、禽出败多发的鹅场,用自家分离的灭活疫苗和弱*苗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19、鹅出血性肠炎综合症
病原:致病性大肠杆菌或魏氏梭菌。
流行特征:
(1)是一种条件性疾病、环境突变,免疫应激等均易引发该病。
(2)一般在使用应激大的疫苗接种后3-5天容易发生该病。
临床特征:
(1)病鹅精神沉郁、髻皱、羽毛松乱,失去光泽、干脚失水、眼睛凹陷、体重减轻。
(2)拉*色、红色、褐色稀粪。
(3)病鹅软脚,不愿走动。
剖检特征:
1、肠道粪便似褐色、红色糠麸状,发出特殊腥臭味。
2、肠道黏膜充血、出血、溃疡、坏死,形成坏死性伪膜。
3、因*素引起肝脏肿大、出血、淤血。
剖检案例:
预防和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尽量避免环境、免疫接种等应激因素。
2、免疫接种时,可用白头翁散、阿莫西林等药预防,连续使用3-5天。
3、发病时,可用白头翁散、温白三、郁金散、白龙散等,连用3-5天,同时可根据药敏试验,使用头孢类药,阿米卡星等敏感药物。
4、平时保健:天气变化,高温高湿情况下用四味穿心连、肠*速停等
5、加强场地环境消*,消除积水、防止病原菌滋生。
还没加好友的朋友
养鸭助手只做实用文章
服务养鸭朋友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