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优惠信息
简评:该研究针对早期直肠癌进行器官保存术(通过短程放疗和延迟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或根治性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而不进行术前放化疗的研究,结果显示短程放疗加经肛门内窥镜手术更大程度的保存器官及功能,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的术后生活质量。
摘要
背景:对于早期直肠癌,全直肠切除的根治性手术可能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一种选择性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器官保存策略可以减少治疗的不良影响,而不会严重影响肿瘤学结局。我们通过纳入患者进行一项比较器官保存策略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此两种手术的临床研究,并探讨两种治疗方案之间选择的可行性。
方法:TREC是一项在英国21家三级转诊中心进行的随机开放的可行性研究,符合条件的参与者为18岁以上直肠腺癌,分期T2或以下,最大直径30mm或以下;排除有淋巴结累及或转移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化方法,患者被随机分配(1:1),在8-10周后接受器官保存、短期放疗、经肛门内窥镜显微手术或全直肠系膜切除。如果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标本显示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局部复发风险增加相关,那么将考虑计划早期转换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非随机前瞻性注册所捕获的患者作为随机化是不合适的,因为一个治疗组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主要终点是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累积随机试验。次要结果与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QLQC30和CR29评估了意向治疗人群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此临床试验已在CTN注册机构等级注册,编号为ISRCTN。
结果:在年2月22日至年12月19日间,共纳入55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器官保存组27例,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组28例。总计,18例患者在12个月时被随机分配,31例在18个月时被分配,39例在24个月时被分配。首次治疗后30天内无患者死亡,但随机分配器官保存的1例患者在转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后6个月内死亡。27例随机分配器官保留的患者中有8例(30%)转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4例(15%)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28例随机选择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患者中有11例(39%)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p=0·04)。与器官保存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最常见的原因是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后的直肠出血或疼痛(3例),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医学和外科并发症相关,包括吻合口漏(2例)、肾损伤(2例)、心脏骤停(1例)和肺炎(2例)。在单独经肛内镜微创手后发现跟肿瘤复发的风险增加相关的织病理学特征在器官保存组27名中有16例59%),全直肠系膜组28例中有24例(86%)(p=0.03)。器官保存组中有8例(30%)在放疗后能够达到完全缓解。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的患者相比,器官保留组的患者在肠道*性、生活质量和功能评分有所改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随访时间超过36个月。非随机登记包括61名接受器官保存的患者和7名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受器官保存的非随机组患者比随机组患者年龄更大,更有可能发生限制生命的并发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在接受器官保留的非随机患者中有10例(16%),而在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患者中有1例(14%)。在接受器官保存的非随机患者中,24例(39%)具有高风险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而25例(41%)患者获得完全缓解。总的来说,27例随机患者中有19例(70%)实现了器官保存,61例非随机患者中有56例(92%)实现了器官保存。
结论:短程放疗加上经肛门内窥镜显微手术可达到较高程度的器官保存,相对较低的发病率,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这些数据支持对因手术相关的短期风险而认为不适合进行一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患者使用器官保留术,并支持进一步评估短期放疗以实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器官保留术,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研究,如正在进行的STAR-TREC研究,以更精确地确定不同器官保存治疗方案后的肿瘤学结局。
详见下文▼
翻译:李创坤梁伟文
简评:梁伟文
编辑:关琪
审核:窦若虚
专家介绍
窦若虚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导
现任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副主任,人才发展办副主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道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DiseasesoftheColonRectum杂志官方中文版编译统筹;GastroenterologyReport杂志专题编辑、审稿人;NCCN指南资源分层框架国际评审员;《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英文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英文SCI论文15篇,总影响因子;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6篇,总影响因子36;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
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结直肠癌博士后研究2年半,专注结直肠癌综合治疗及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擅长结直肠癌的微创/无切口手术、低位直肠癌的保肛门括约肌手术和术后无痛快速康复。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