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看完这篇,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心里有数
TUhjnbcbe - 2021/3/31 20:42:00

导语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气切患者的护理吧!

气管切开的目的

气管切开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气管切口的适应症

(1)深昏迷。颅内及周围神经疾病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

(2)由于肺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功能减退或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3)各种急慢性咽喉阻塞,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上呼吸道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

气切的术前护理

(1)

心理疏导

多数病人伴有紧张,焦虑。应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职业、社会职位、压力应当方式、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经济收入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评估病人的心态,以便协助病人选择有效的、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案。多介绍痊愈病人情况,少说术后并发症及引起病人情绪变化的话语,注意谈话姿势和距离,态度诚恳,拉近了与病人的心理距离,使病人得到了安全感,清除顾虑,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

物品准备

急救药品准备齐全,并备好吸引器、氧气、监护仪、手电筒、气管套管、注射器、开口器、压舌板、温湿度计、写字板、无菌血管钳、气管切开包等,铺麻醉床,充分的准备为术后病人起到安全的保障,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由此树立良好的医疗护理形象。

(3)

病室要求

环境准备工作很必要,安排在重危病室或单人病房。因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由切口处进入气管,改变了从鼻呼吸的途径,要求室内空气洁净,湿润,温暖。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60-80%,术前空气消*液喷洒并紫外线照射后开窗通风,避免病人回室后因特殊气味引起剧烈咳嗽。

气切的术后护理

1、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內,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室内空气。

2、

手术之初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

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

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岀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

气管切开的患者,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

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氧气驱动雾化湿化

持续面罩湿化法以氧气为驱动力,湿化液在氧气压力作用下,可转化为小颗粒,形成气雾,进入气道,不仅能使湿化液均匀分布,且能最大程度减少气道刺激。持续面罩湿化法能够产生持续作用,满足湿化要求,且可通过对氧气流量进行控制,对进入气道的湿化液剂量予以调节,避免出现湿化不足或湿化过度且持续面罩湿化法可使湿化液同痰液充分混合,达到更明显痰液稀释效果,利于痰液咳出,可减少吸痰次数,避免吸痰对呼吸道造成的损害。

(2)气道内直接滴注湿化

持续微量泵滴注湿化此方法是通过微量泵持续匀速向气管内滴药达到加湿的效果。使用此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病人的应用中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因吸痰所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状况。同时有研究显示:此方法湿化不均匀,难以满足持续湿化要求,黏稠痰液易干燥成痂,痰痂形成较多,气管套管堵管率较高且易造成感染,存在较大弊端。

(3)注射器间歇滴注湿化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直接注入气道内这一方法常用于吸痰前,目的是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吸出,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此方法容易造成气道壁表面细菌移位,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同时也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影响呼吸功能。

(4)热湿交换器

临床常用的湿化装置分为被动加热湿化器和主动加热湿化器。

被动加热湿化器也称为“人工鼻”(HME)。由数层吸水和亲水材料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组成,利用疏水和吸湿的原理对吸人气体进行加湿加热。目前有被动人工鼻(P—HME)和主动人工鼻(A—HME)两类。人工鼻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使用人工鼻的最佳湿度目前尚存争议:美国标准协会以及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规范了加温湿化的标准:适宜的温度为(33±2)℃,绝对湿度水平≥30mgH2O/L。人工鼻最大交换效率仅能保持呼出气湿度的70%~80%,加温湿化效果达不到标准,因此,人工鼻对于原来存在脱水、肺部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滞留者及原有呼吸系统疾病者不适用[5]。

主动加热湿化器原理是由湿化器加热湿化灌内的水并产生水蒸气,通过对吸人气体加温并增加水蒸气的含量达到加温、加湿的效果。实验表明:湿化罐内水温至少53℃,流速为20L/min。此方式在机械通气病人中无绝对禁忌证,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湿化方式,但也是最昂贵的方式。主动加湿方式能为气道提供足够的湿度和温度,使气道分泌物减少,降低肺不张发生率,同时也能改善呼吸道黏膜干燥不适的症状。

7、

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內套管每取岀清洁消*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用清水沖洗后煮沸消*即可使用。蛇形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

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岀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

(1)吸痰前评估病人痰鸣音位置和性质,决定吸痰管插入深度,一般插到最底部在退出1-2cm吸痰。吸引器装置一般限于成人40kpa左右,小儿小于40kpa。

(2)一次吸痰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3分钟。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痰前后视病情高流量吸氧每分钟3-5升,如上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给纯氧,持续2-3分钟,以预防缺氧和低氧血症。

(3)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气管切开病人吸痰管粗细不超过内套管直径的1/2,一根吸管只用一次,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人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吸痰管。遵循先下气道后上气道的原则。

(5)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采用法:

雾化吸入每天2-4次,雾化穿透力强,水蒸气能直接进入肺泡,这是湿化滴液达不到的。不过雾化时因吸入气中有水蒸气的存在而使氧分压相对降低,同时热蒸气能刺激黏膜的分泌使痰液增多,常出现呼吸困难。故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分钟。雾化吸入09%氯化钠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单位,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每次15-30分钟,每天2-4次,可遵医嘱。也可以雾化吸入坦克舒20mg。

定时气管内滴药。可给予气管内滴药,每小时1次.药液按医嘱。气管内滴药不但可以稀释痰液,也可以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同时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一次,叩背时手指并拢向掌心弯曲成空心拳,从肺底到肺尖反复叩击,有利于痰液吸干净。

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1、

脱管

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2、

出血

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3、

皮下气肿

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4、

感染

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5、

气管壁溃疡及穿孔

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6、

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

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气管切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气管切口的护理

(1).由于痰液分泌物刺激,术后病人颈部切口易感染,应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用2%碘伏消*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消*剂,以至皮肤长期受刺激产生糜烂。

(2).使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垫能使滞留的痰液易于吸收,一般每日更换气管垫2次,如有分泌物增多或出血多时应及时更换,并保持清洁干燥。气管垫具有止血.抗感染的作用。

气管套管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易使气管内干燥.痰液黏稠.结痂,因此内套管应定时取出清洗消*。取出清洗消*时间不超过30分钟左右,防止痰液阻塞和细菌污染,我科均采取浸泡消*法,先用清水清洗,再用03%双氧水浸泡30分钟,浸泡消*后用09%氯化钠彻底冲洗后重新放回内套管,3次/日。

气切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

气切患者的饮食护理

经鼻饲喂食的在24小时后先给病人鼻饲米汤.蛋羹等易消化的食物。鼻饲注入速度宜慢,防止误呛,经常更换胃管放置位置,以防鼻腔粘膜出血.糜烂。术后7-14天切口愈合后,病人可试行经口进食。可先嘱患者带胃管喝无菌生理盐水及或进食糊状食物,嘱病人细嚼慢咽,进食前多做空咽动作,吞咽时要用力,努力使喉口抬高,协助各吞咽肌的功能。进食时调整好头部位置,多加体会,找出适合进食的最佳体位。吞咽时食物量要少,次数要多,循序渐进。如出现剧烈呛咳,则不要急于经口进食,应将呛咳食物吸引干净,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气切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

1、

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对气管壁的损伤。一般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内径相对大的12或14号橡胶或硅胶导管,或用专制的吸痰管,也可将导管前端较厚的盲端剪去,使之成向内凹之月牙形,再将两侧剪两个小孔以减少头端吸痰时的负压,增加吸痰面积。如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及痰中带血,要警惕有出血的可能发生大出血,要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同时进行止血等抢救措施。

2、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操作前洗手,导管严格消*,一根导管只用一次,吸痰时坚持由内向外的原则,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3、

吸痰前应深呼吸3~5次,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然后快速、准确、轻柔地用吸痰管抽吸分泌物。禁忌将痰管上下提插。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尤其是呼吸衰竭患者,较长时间的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而室息。如分泌物过多,一次吸不净,应再次行过度换气或深呼吸再吸引。

4、

吸痰管一定要达到气管深度才能启动吸引器,或者启动吸引器时,用手将吸痰管与玻璃接头处反折,使之不漏气,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达一定深度再放开吸痰。吸引负压以6.7kpa(50mmHg)为宜。

5、

在吸痰过程中患者常有咳嗽反射,这有利于排痰和痰液的吸出。

拔管的护理措施

1、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

2、

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h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

3、

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危重症护理整理自中卫护研院、饮食保健、ICU护理之家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完这篇,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