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中山一院胃肠外科马晋平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胃肠胰腺外科临床常见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各部位结肠癌、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肠癌保功能根治术、擅长胰腺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熟悉减重代谢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手术、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以及对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各种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肛肠常见疾病,如各型痔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老王年过半百了,前几年肠镜体检发现多发息肉,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切除手术,高高兴兴地跑回家,以为“万事大吉”了。
没想到过年前再做一次肠镜,发现肠子又长了息肉。老王纳闷,“上次已经切除了,怎么又长了呢?”
胃肠息肉与癌症的前世今生
胃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胃、结肠、直肠,是指从胃肠道黏膜表面突起到胃肠腔的隆起状赘生物,可引发胃肠道出血,甚至可引发癌变。目前的研究显示,许多息肉就像“披着羊皮的狼”,暗中观察人体这块“肥肉”,刚开始时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随着病情进展,“狼”终于露出本性,即发生癌变,其中结直肠息肉是导致结直肠癌变的主要因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但它的确是致癌的一个主要因素。息肉可根据病理类型大致可分为炎症性、腺瘤性、增生性三类。近年临床研究报道腺瘤性息肉是胃肠息肉中常见的息肉类型,所占比率高达50%~67%,具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大肠腺瘤性息肉还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切除后复发率较高,且仍具有恶变的危险。(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治疗可预防癌变
胃肠息肉是胃肠道癌症的癌前病变,但是早期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缓癌症的发生发展。内镜(胃镜和肠镜)下切除胃肠道息肉在降低胃肠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将是预防癌变的主要措施。目前,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包括高频电切除术、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氩气刀灼除术等。内镜下切除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行方法,如利用钳夹活检术或圈套切除术将小息肉予以切除,利用EMR、ESD将较大息肉或早期结直肠癌予以切除,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大手术治疗。(图片来源于网络)
息肉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
当然,切掉息肉对人体而言,或多或少是也一种创伤,而且,其中也有不少风险,难免会发生一些术后并发症。常见的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有延迟性出血、腹泻、腹痛、发热、穿孔、溃疡等,其中以延迟性出血最为常见,即做完内镜后一段时间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高龄、冠心病、高血压、息肉形态、息肉病变类型等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图片来源于网络)
息肉切除就能一劳永逸吗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胃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且仍具有癌变的危险。然而,腺瘤性息肉的复发过程很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据统计结果显示,国外患者直肠腺瘤摘除后3-5年内的复发率在20%-50%,而国内患者1年内累计复发率为38.1%,2年内累计复发率为78.2%。进展性大肠腺瘤摘除后1、5年的再发率分别高达59.46%和78.07%。(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息肉病史该如何预防癌变
胃肠道息肉发生癌变的过程大概需要花上5-20年,所以,定期复查内镜是关键,当然,针对不同人群,复查频率也不同。有专家提出,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切除息肉6个月后进行胃肠镜复查,如果连续两次复查为阴性,隔一年再检查一次。对于低危人群,建议切除后1年复查胃肠镜,如果连续两次复查为阴性,可每隔3年检查一次。识别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指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腺瘤3个、腺瘤直径2cm,广基的绒毛状或混合型腺瘤,腺瘤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伴原位癌,腺癌已有浸润性癌变者。低危人群指发生单个、有蒂(或广基但2cm管状腺瘤),伴轻度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的患者。(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一些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年美国结直肠癌多学会工作组提出:高危人群(包括进展期腺瘤及腺瘤数目≥3个)内镜下治疗后建议每3年复查一次结肠镜,低危人群(包括1个或2个管状腺瘤不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下治疗后建议每5-10年复查一次结肠镜,而且强调多发腺瘤数目在10枚以上者结肠镜随访间隔应3年。总的来说,息肉切除后是否需要复查以及多久复查,应遵循医生指导!体检发现胃肠息肉应该怎么办?------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帖
马医生推荐
?关于大肠息肉的常识,你都知道吗?
?长了大肠息肉怎么办?
?从息肉到肠癌:一条完全可以阻断的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