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肠子比实际年龄老还是年轻?最容易观察的就是每天的便便状况。肠道健康的第一个指标是粪便,建议每次上完厕所后别急着冲掉,仔细看看便便的形状、颜色等,是否有异样,以及排便的习惯,都是肠道健康的信号。
排便频率3天1次是正常胃肠肝胆科医生许文峰表示,排便频率从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的范围,依照个人的情形而定,有人吃得很少或是肠道蠕动较慢,可能3天才排便1次,有人排便较顺畅,1天可以大便2~3次,如果大便的形状、颜色都正常,就代表肠道很健康。
若大便频率突然改变,例如本来2天解1次大便,变成1周上1次,或是1天本来大便1次,忽然变成大便3~4次,就要提高警觉多注意;建议当自己感觉到不舒服,或是症状持续1~3周以上,一定要求诊,由医师来判定排便习惯改变的原因,常见的可能是功能性改变,包括大肠激躁症或是肠道蠕动功能不良;细菌或是病*感染造成的腹泻,或是最不乐见的大肠癌。
粗细应像2元硬币大心理因素可能改变形状许文峰指出,正常的大便粗细应该像2圆硬币的大小。一般来说,若是大便突然变细,有可能是肛门出口狭窄引起,最害怕是直肠肿瘤造成阻塞。不过,心理因素也可能改变大便形状,例如压力大时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肠道蠕动异常,使排便受到影响,此时,就可能发现大便形状改变,如果是短暂1~2次没有关系,但若持续就要注意。
形状要呈香蕉状、浮在水面上3种情况应特别注意此外,健康的大便形状是一长条状,看起来像是稍微风干的香蕉,而且要漂浮在水上,代表便便的水分足够,不会太过干硬;若表面有些许的气孔,则意味着摄取充足的纤维。许文峰提醒,以下几种便便形状要注意:
1、羊大便状
代表粪便水分不够,可能是因为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水分不断被吸收的情况下,粪便就会变得又干又硬,或是水喝得不够多,蔬果量也不足。
2、不成形状飘散开来
有点像烂泥巴的模样,代表肠道蠕动速度太快了,可能因为有肠躁症,解便次数过于频繁,建议多纾压有助改善。
3、水便状
比泥状还稀,代表肠道正受到细菌或病*的侵略,可能罹患肠胃炎,或是吃了不洁的食物或饮水,应该要看医生。
颜色以*色或粟色最好其他颜色持续太久需就医健康便便的颜色应该是*色或粟色(土*色),但是排便颜色可能跟前一天吃进去的食物有关,比如吃多了红色火龙果、仙人掌果汁等,隔天可能会大出紫红色大便;前一天吃了大量猪血或鸭血、红肉或药物如铁剂等,也可能让便便呈现暗黑色,这时不要慌张,若为食物引发的排泄物变色,且停用该食物就未再出现粪便变色身体也没有不适,即不用担心。
许文峰提及,当便便呈现以下颜色,就要多加注意,若是持续数天,务必就医,找出异常原因:
◎偏黑色
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是来自于胃、十二指肠或其他上消化道位置的出血,而血液经胃酸与消化液作用后,使粪便呈现黑色。常常像柏油的样子,并有特殊臭味,也称为“沥青便”。出血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他原因包括食道或胃静脉曲张、糜烂性胃炎或胃食道接口的撕裂伤、血管增生异常甚至是肿瘤。
◎鲜红色
大便时喷射出鲜血或是鲜血混杂在粪便中,看起来呈鲜红色,有可能是痔疮或肿瘤所导致。有人觉得是痣疮破裂流血,对于便里有鲜血不以为意,但大肠癌的一个警讯是“血便”,大便混杂黏液血丝时,有可能是息肉或肿瘤因粪便摩擦出血,混合大便呈现红色或暗红,所以,可能是大肠直肠癌的征兆之一,为求谨慎还是就医检查较安心。
◎灰白色
有可能是胆汁分泌受到影响,常见造成的原因与胆管阻塞有关,为胆道结石或是肿瘤,绝对不可忽视。
◎绿色
有可能是肠道的细菌作用不足,或是与胆汁分泌过多、消化不良有关;有些肠躁症的患者也易解绿便,因为经常性肠道蠕动快,胆汁未能与食物及肠道细菌作用混合,造成绿色外观。
此外,而有肠炎的患者或是长期服用抗生素,也可能会有绿便产生,甚至伴有腥味和不成形的外观,医院检查。
便便味道不能证明肠道健康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大便的味道与肠道健康有直接相关。许文峰强调,有人吃肉或豆类等较多的食物,大便味道酸臭,这是因为蛋白质分解之后产生氨或硫化氢等物质,而造成味道比较重,但不代表肠道有问题;当然,吃太多肉会造成身体负担,因此,也相对代表肠道负担重,可能饮食配比要调整。
不过,也有一说,因为肠道也有好菌及坏菌之分,在健康的状态下,体内肠道的好菌会多于坏菌,但当受到饮食、疾病、生活习惯的破坏之下,坏菌会渐渐变多,甚至比好菌还要多,一旦肠道内的好坏菌失衡,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肠道疾病,大便的味道也开始变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编者按
癌症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让我们在生活中谈“癌”色变,很大部分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对癌症的不了解,科学认识后,你会发现癌症并没那么可怕,能防也能治……据国际抗癌联盟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被确诊罹癌病例达万人,而这其中约20%的病例归因于病*或细菌感染!我们每天的生活种,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病*、寄生虫等,因此我们更应加强因感染而引发的癌症的重视。
1警惕3类病*,可能成为致癌因子01乙肝病*(HBV)——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HB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这已是明确结论。“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病*性肝炎发展成肝癌的“三步曲”。据调查显示,大约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也就是说,乙肝若是不及时规范治疗,可能与肝癌之间只隔了一步之差。HBV感染本身无直接细胞*性作用,但体内持续复制的病*经过吞噬加工,会激活免疫应答反应,诱发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当肝细胞受到损害后,又会生成胶原纤维来修复,但胶原纤维一旦积累过多,肝脏就会由软变硬,形成肝硬化,再不加以控制,肝癌就可能找上门了。1)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慢性乙肝患者一般都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及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同时伴有化验指标异常。2)预防方法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佳办法。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乙肝患者的家属、长期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接种疫苗。2、对于平常老百姓来说,可以每年做一次体检,项目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等,这些项目有助于及早发现肝脏是否被病*感染。02人乳头状瘤病*(HPV)——宫颈癌感染人乳头状瘤病*的女性比没有感染的女性得宫颈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但这并不是说感染了HPV就等于得了宫颈癌,上百种HPV病*中,可能引起宫颈癌的只有13重高危型和5种中危型。相关数据显示,高达75%左右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HPV,而超过80%的HPV病*感染能依靠人体免疫系统被清除,但那些无法清除的较高危病*则可能造成持续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1)预防方法1、接种HPV疫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二价、四价、九价这三种类型的HPV疫苗,其中九价疫苗能预防90%的宫颈癌。2、定期筛查:宫颈癌的筛查方式主要有HPV检查、TCT检查、阴道镜检查。建议21~29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TCT及HPV检查;定期检查结果正常的65岁以上的女性,可不必再进行筛查。2)传播途径HPV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因此注意性生活和经期卫生对预防宫颈癌也很重要。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白带有血色或米汤样或有腥臭味、下肢或私处长瘊子、腰痛且躺下后疼痛更明显等症状时,要警惕宫颈癌。03EB病*——鼻咽癌、淋巴瘤EB病*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疱疹病*,不仅是鼻咽癌、淋巴癌,近年来还有研究证明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宫颈癌也与之相关。通常,进入人体的EB病*会长期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病*不复制并只表达少部分基因。在没有外界诱因、感染者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一直潜伏下去;但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就会被活化,造成感染,在与其他因素协同下,最终可能引发鼻咽癌或其他疾病。1)传播途径EB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预防的关键要注意口腔卫生,包括聚餐时公筷的使用等。2)感染EB病*的早期症状口腔上颚出现红疹,或者脸上红点呈簇状淡红色小丘疹。22种危险细菌,可能引发癌症除了病*,某些细菌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最为明确、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癌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引起胃癌的头号因子。01幽门螺旋杆菌——胃癌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并不少,这种细菌会随着食物等进入胃,破坏胃黏膜,当胃黏膜长期陷入反复的破坏与修复之中,就可能发生变异,形成肿瘤。★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腔、唾液等口口传播,所以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餐具的卫生,清洗干净、定期消*;少吃生冷食物;聚餐时最好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平时可以吃点能保护胃粘膜的食物,如菌类物质。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的危害不局限于胃部,还会增加消化道溃疡、肝脏病变、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风险,一定要规范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10-14天不等。另外,建议普通人从40岁开始就进行胃癌筛查,包括胃镜、Hp检测等。02肠道菌群长期失衡——结直肠癌我们都知道肠道菌群中有有益菌和有害菌,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但体内生态失衡时,一些有害菌就会迅速占居优势地位。尽管目前并无研究证实结直肠癌与特定微生物相关,但发现人体肠道中有相当数量的促癌菌,包括脆弱拟杆菌、粪肠球菌、肝螺杆菌、拟杆菌属、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乳球菌和梭杆菌属。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均能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甚至可能直接诱发结直肠癌等病理状态,因此,维护肠道菌群稳定很重要。★维护肠道健康1、膳食纤维:能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有害物质的吸收,还能增强益生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因此适当多吃粗粮、蔬果很重要。2、抗性淀粉:其能被肠道微生物发酵,生成丁酸等短链脂肪,增强肠道细胞免疫力,辅助抑制癌细胞生长。日常可以增加少量的红薯、土豆、玉米等含有抗性淀粉的食物。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器官受损也可能引起其他脏器的异常。如果被以上细菌或病*感染,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但不是说一旦被感染就一定会引发癌症,只要我们及时治疗,阻断病情发展,同时清除有害细菌或病*,也能阻止癌症的发生。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BTV我是大医生官微(ID:woshidayisheng)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重!磅!推!荐!
(扫我)
看看存钱罐
专注理财知识分享,
适合理财小白学习的平台!
往期精彩回顾一个母亲的去世引发的思考:医者该怎样面对死亡?!果然来了!特大好消息!告慰英烈!四位戍边烈士遗属优待抚恤细节首次公布看病时医生为什么要问医保还是自费?很多人都误会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