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的症状
1.腹部症状(1)腹泻血性腹泻是UC最主要的症状,粪中含血、脓和黏液。轻者每日2~4次,严重者可达10~30次,呈血水样;CD腹泻为常见症状,多数每日大便2~6次,糊状或水样,一般无脓血或黏液,与UC相比,便血量少,鲜血色少。(2)腹痛UC常为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疼痛后可有便意,排便后疼痛暂时缓解。绝大多数CD均有腹痛,性质多为隐痛、阵发性加重或反复发作,部分以右下腹多见,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其次为脐周或全腹痛。(3)腹块部分CD可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因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所致,内瘘形成以及腹内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2.全身症状(1)贫血常有轻度贫血,疾病急性爆发时因大量出血,致严重贫血。(2)发热急性重症患者有发热伴全身*血症状,1/3CD患者可有中等度热或低热,间歇出现,因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素吸收引起。(3)营养不良因肠道吸收障碍和消耗过多,常引起患者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年幼患者伴有生长受阻表现。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法:IBD发生时,肠黏膜组织内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阻断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进行的。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现有治疗方式出现抵抗或无反应,甚至一部分难治性的IBD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当前,国内外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传统干预办法均不尽人意。有报道显示,即使运用以上结合疗法在16周内未达成临床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仍高达60%,这促使人们去研究新的治疗方式,目前细胞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归巢、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功能,近年来有众多的研究表明MSC在治疗IBD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MSC可以选择性地迁移到受损组织和炎症部位,促进肠道受损上皮的再生和血管生成;调控内质网应激,改善肠道炎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炎症部位浸润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转化,调节炎症反应。MSC还可以重建肠道免疫耐受。据报道,同种异体的MSC用于31例难治性IBD的临床试验治疗中,约有60%的患者IBD临床反应指数转为阴性,约40%的患者达到了临床缓解。Liang等研究显示骨髓MSC可以增强传统治疗的免疫抑制作用。Mayar等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稳定剂量的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50例CD患者应用胎盘来源的MSC治疗组中36%患者达到临床反应指数,14%达到临床缓解。Forbes等进行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生物制剂治疗无效的15例CD患者经过异体脂肪MSC静脉输注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下降,12例患者达到临床反应,8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7例患者达到内镜下改善,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与治疗无关)。为了研究MSC的致瘤性,进行了一项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例经MSC治疗的IBD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肿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早在年,美国FDA批准了异体骨髓干细胞产品prochymal上市,用于治疗克罗恩病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年3月,Cx以Alofisel的新名称被欧盟批准上市,用于瘘管对至少一种传统或生物疗法反应不足的非活动性/轻度活动性管内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复杂性肛周瘘(CPF)的治疗。这是欧洲市场首个获得集中上市许可(MA)批准的异体干细胞产品。近年来,炎症性肠病也成为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对大部分IBD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或局部注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甚至对难治性克罗恩病患者可有起到挽救治疗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期待着相关干细胞产品早日在中国上市,将我国克罗恩病患者从病痛中拯救出来!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