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心梗遭遇消化道出血用药方案怎么调
TUhjnbcbe - 2021/4/29 16:56:00

患者张某,女性,77岁,主因失语1小时入院。

患者入院前1小时吃饭时出现失语,语意理解及表达均困难,问话偶有应答,找词困难。右侧肢体无力,行走需家人搀扶,右手握力稍差。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不清及抽搐。

查体:BP/89mmHg,神清,混合性失语,双侧瞳孔3mm,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活动充分,无眼震,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肌力IV+级,右侧巴氏征阳性。NIHSS评分5分。

既往病史:脑梗死病史,无后遗症,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动脉硬化药物。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房颤病史。

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及脑软化灶。

化验血常规、血凝四项正常,随机血糖6.8mmol/l。诊断:脑梗死,因发病时间不足3小时,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时间窗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同时行头颈部CTA检查:主动脉弓管壁增厚、钙化,内缘不规则,见溃疡形成。左侧颈总动脉走形迂曲,其中段管壁内缘不规则,局部见囊袋影向外突出。

彩超:左侧颈内动脉远心段局部内膜剥脱范围约22mm,中断约9mm,两端局部内膜呈游离状,无明显漂动。无名动脉起始部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附壁中、低回声、低回声(附壁血栓不除外)。

患者经静脉溶栓后症状改善,NIHSS评分3分。因NIHSS评分小于6分,患者症状相对轻,症状无波动,无急诊介入治疗指征。第二天头颅核磁:左侧岛叶及左侧额颞叶脑梗死,责任血管为左侧大脑中动脉上干。

患者为皮层梗死,并且存在不稳定斑块,权衡脑梗死出血转化风险,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给予强化降脂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言语理解及表达能力均明显改善,四肢活动对称。完善检查:化验结果:TG2.05mmol/l,HDL-C1.23mmol/l,LDL-C3.23mmol/l。同型半胱氨酸21.57vmol/l,D2聚体2.21vg/ml(参考范围0-0.5vg/ml)。

讨论:

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arterydissection,CAD)是指颈部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继而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主要为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carotidarterydissection,ICAD)和椎动脉夹层(vertebralarterydissection,VAD)。

颈部动脉夹层以中青年多见,对于青年人卒中而言,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但对于老年患者同样不能忽视。自发性动脉夹层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中血管壁薄弱是目前引起自发性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而高胆固醇血症、肥胖、超重可能是负相关关系。颈动脉夹层的诱发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是创伤,很容易引起血管的破裂和夹层。另外比较容易忽略的是轻微的外伤、颈部按摩、体育运动、颈部突然活动、严重的咳嗽等。像感染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偏头痛,可能都和颈部血管夹层有一些关系。此患者化验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正常,血脂正常,无外伤及剧烈活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其部分病因。颈部血管夹层形成后可导致局部疼痛,伴搏动样耳鸣,少数椎动脉夹层患者还可表现单侧上肢疼痛。部分颈内动脉夹层患者出现脑或视网膜缺血性症状,可有单侧头、面或颈部疼痛、脑缺血事件和Horner综合征这典型三主征。因解剖关系,舌下神经(紧邻颈内动脉)受累最常见,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次之。实际上单纯颈动脉夹层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但由于激发了卒中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可以出现脑栓塞,像颈部的夹层破裂、栓子脱落,最常见的是软脑膜动脉栓塞和穿支动脉栓塞,还有一种是分水岭梗死。本例患者仅表现为皮层栓塞,像大部分患者一样,没有典型的单侧头、面或颈部疼痛、脑缺血事件和Horner综合征这三主征,并且老年起病,病因方面不容易想到颈动脉夹层的可能。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CTA、MRA、HR-MRI有助于诊断CAD,但各有优势与局限,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个体化选择。本患者应用头颈部CTA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当CAD导致缺血性卒中事件时,由于考虑CAD可能伴随动脉血管壁破坏、血管内膜下血肿形成,临床医师顾虑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出血风险。现有证据显示在发病4.5h内运用静脉rtPA治疗CAD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安全的。在抗栓治疗方面,《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推荐(1)在CAD形成的急性期,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2)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均可预防症状性CAD患者卒中或死亡风险,临床上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CAD患者出现伴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残疾程度严重(NIHSS评分15)、有使用抗凝禁忌时,倾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果夹层动脉出现重度狭窄、存在不稳定血栓、管腔内血栓或假性动脉瘤时,倾向使用抗凝治疗。(3)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对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和种类进行推荐。应结合患者CAD病因、血管病变程度,决定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通常维持抗血小板治疗3~6个月。应对患者进行随访,疗程结束时,如仍然存在动脉夹层,推荐长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伴有结缔组织病、或CAD复发、或有CAD家族史的CAD患者,可考虑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可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双嘧达莫;也可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4)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对抗凝治疗的疗程和种类进行推荐。对出现缺血性卒中或TIA的CAD患者,通常维持抗凝治疗3~6个月。疗程结束时如仍然存在动脉夹层,推荐更换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改为口服华法林维持治疗;肝素治疗时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达到50-70S,华法林抗凝治疗时维持INR2?3之间。(5)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推荐在CAD患者中常规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如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仍有缺血性事件发生,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当颈部血管夹层形成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时,预防再出血是治疗的核心,可选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夹层动脉近端闭塞、动脉瘤栓塞)和手术治疗(动脉瘤夹闭)。该患者表现为皮层功能受损,头颅核磁影像改变为皮层梗死,符合血管分布区,定性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为颈动脉夹层致动脉-动脉栓塞。推测本患者是在不稳定动脉斑块的基础上,内膜发生撕裂形成夹层,由于管壁变薄,所以被撕裂内膜断裂,真假腔相通,形成两端游离的形式,给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困难。其D2聚体2.21vg/ml,明显高于正常,支持夹层的诊断。目前因患者无急诊介入指征,病情相对稳定,存在不稳定斑块,严格按照指南,给予双联抗血小板及强化降脂治疗。待3月后复查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夹层恢复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参考:1.中华神经科杂志.,48(8):-

2.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诊治及预后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4(6).

累了就听听音乐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梗遭遇消化道出血用药方案怎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