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病例讨论栏目每周推出一篇发表于AME出版社旗下中文期刊《临床与病理杂志》《眼科学报》的病例报道,旨在分享不同疾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针刺天柱穴、风池穴为主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例
孙洁静1,曹铁民2,李玉堂3
(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医院针灸科,南京中医院,南京;3.医院李玉堂名老中医工作室,南京)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疾病,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多选用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及降低口腔溃疡发生的频率。本案则从颈椎入手通过针刺天柱穴、风池穴为主,并配合患者颈椎养护调理,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针刺;天柱穴;风池穴;颈椎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口疮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特征。溃疡表浅,为淡*色或者白色,且中央凹陷,但边缘整齐,有明显灼痛感。本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失调、精神等因素有关[1]。本病治疗多选用药物治疗,现代医学对该疾病尚无特效药,多为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溃疡区域的愈合。中医学选用清胃、清肾、清心、清肝、滋阴降火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2],然而疗程长,效果缓慢,很难治愈。本案采取针刺天柱穴、风池穴为主治疗,疗程短,疗效显著,配合患者颈椎养护调理,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建筑工人,于年5月28日就诊于医院针灸科门诊。主诉:口腔黏膜反复出现溃疡10余年,再发2d。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疼痛难忍。初起1个月发1次,1周左右即愈,近来发作次数明显增加,2周难愈,此起彼伏。发时溃疡面疼痛明显,下颌处亦有肿痛。曾到外院就诊,予桂林牌西瓜霜喷雾外用,口服清心脾之火之中药汤剂。初起可缓解症状,却无法阻止溃疡复发。近期疗效不佳,2d前又发新溃疡,遂来医院就诊,刻下:神清,精神可,口腔多处溃疡疼痛,左下颌肿痛,偶有颈部酸痛,偶有烦燥,无口干多饮,无恶寒发热,无头晕头痛,纳可,夜寐欠安,二便调。既往体健,且未服用免疫抑制剂。
查体:口腔双侧颊黏膜处散在3处溃疡,表面色*,中央凹陷,边缘红肿,最大约为4mm×4mm。颈项部肌肉僵硬,压痛不明显,舌红,苔薄*,脉细数。辅助检查: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5.28医院)中医诊断:口疮(阴虚火旺证);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治法:滋阴清热,通络止痛。针灸取穴及操作:患者取坐位。取穴:双侧天柱、风池、太冲、太溪。操作:选用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佳健医疗牌”0.25mm×50mm毫针,天柱,直刺0.8寸;风池,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1.0寸;太冲、太溪,直刺0.5寸,诸穴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天柱、风池穴时,使患者做吞咽口水动作。留针30min,期间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针灸。嘱患者清淡饮食,畅情志,少低头,适当活动颈部,做左转、右转、抬头、仰头、左旋、右旋动作为一套,方便时即可做,每次做4遍。5月29日来就诊,诉溃疡疼痛好转。5月30日,诉溃疡疼痛减轻,颈项酸痛减轻。5月31日,诉溃疡少许疼痛,无新发溃疡。6月1日,诉溃疡向愈,无明显疼痛。6月2日,口腔内溃疡完全消失,颈部无明显酸痛,欢喜而去。翌日停止针刺治疗。期间共针灸6次。随访3个月,未见新发溃疡。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范畴。针对其病机,明代薛己在《口齿类要》中提出:“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遍所致,当分别而治之。”该病是整个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属于本虚标实。正虚为气血不足、脾虚、阴虚、阳虚,而以阴虚为主;标实为火盛、湿热、血热、血瘀,而以湿热血瘀常见[3]。
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可能与饮食习惯、口腔黏膜局部创伤及体内维生素不足等因素有关。笔者则认为,该患者为建筑工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颈项部肌肉僵硬,以致于神经、血管受压,导致头面口腔部血液循环差、代谢慢,溃疡难以愈合,故治疗可从颈椎着手。天柱穴位于颈项部,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可通行气血,疏通气血津液运行,以滋润濡养脑府,调神通络,熄风宁神,平肝潜阳,发挥治疗头面五官病证的重要作用[4]。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还出于项部的唯一腧穴,位于项部斜方肌起始部,是沟通头部与颈部的气血重要通道,针刺天柱穴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5]。风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可疏经通络,调畅气血,调和营卫,可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目的。椎动脉行于风池穴深部,其与行于浅层的枕动脉有交叉,深刺风池穴亦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6]。椎动脉最大的分支——小脑下后动脉分支供应三叉神经脊髓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颈椎病由于椎体侧方增生骨刺或椎体移位等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颈后交感神经,引起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造成三叉神经脊髓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供血不足,而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其周围突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及口腔的黏膜[7],故当椎动脉供血不足,则最终可影响到三叉神经血液循环,进而引起口腔黏膜相关病变。
口腔溃疡的主要表现就是疼痛,通过治疗丰富神经血供,调节相应的神经递质(如5-HT、阿片类、NE、抗阿片物质等)含量从而止痛[8]。从辩证论治来看,该患者为中老年男性,久病性情急躁,化火伤阴,火热上蒸口舌而生疮,辩证为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输穴和原穴,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舍本”,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足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太溪穴有滋阴补肾,清热生津等作用;太冲穴有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等作用,而足少阴肾经与足厥阴肝经为母子经,太冲、太溪两穴相配,共达滋阴降火之效。治疗疾病需要与诊断、调护相结合,患者针刺后,嘱其回去做适当的颈部锻炼,一方面是活动颈部关节、肌肉以达到增强针刺活血通经功效,另一方面是为患者调护好颈椎,防止疾病加重或者并发其他症状。本例提示,从颈椎入手针刺治疗口腔溃疡安全而有效。未来的研究将揭示针刺治疗口腔溃疡更确切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
1.潘红艳.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4(3):-.
2.刘静.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2(18):-.
3.肖遥,肖延龄,马淑然.肖延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9(7):-.
4.莫晓枫.擎天之柱——天柱穴[J].中医健康养生,(10):46-47.
5.王歆婷,郑士立,潘胜莲,等.针刺项三穴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52(2):-.
6.陈明星,程为平.从解剖学角度浅析风池穴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3(1):84-86.
7.刘世杰.颈椎旋转复位治疗三叉神经痛[J].医院学报,,4(4):36-37.
8.李晶晶.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大鼠外周炎症介质、神经递质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本文引用
孙洁静,曹铁民,李玉堂.针刺天柱穴、风池穴为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例[J].临床与病理杂志,,39(5):-.doi:10./j.issn.-..05.
杂志简介
《临床与病理杂志》(网址:lcbl.ame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