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岭南名医慢性胃病的判断与治疗,你需要掌握
TUhjnbcbe - 2021/5/8 16:34:00

梁乃津(-),男,广东省南海里水人,医院院长、名誉院长、顾问,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享有*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全国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导师,第六、七届全国*协委员。梁乃津从事医教研工作五十余年,治学严谨,精究医理,重视临床。在学术上尊古而不泥古,主张经典医籍和后世各家学说并重;诊疗工作中,匠心独运,以病人为本、疗效为先,诊断、辨证、用药精细准确,尤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独特经验和卓著疗效。梁乃津辨治胃病主张从肝、脾、胃入手,遣方用药往往同施多法,通补并用,标本兼顾。临床疗效如鼓应槌。其治胃病遣方之法则与经验介绍如下。

(一)调理肝气,遣方通用之法

慢性胃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或胀满不适,中医称之为“胃痛”、“胃痞”等,多与中医之肝主疏泄失司有关。梁老认为,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功能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即木不疏土,土壅失运,其多因肝气不足,或肝气郁结,不能助脾胃之运化。二是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此既可因为肝经实证或阴虚阳亢,乘者有余,肝旺乘脾,即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又可因为脾胃虚弱,受者不足,土虚木贼,所谓“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如果影响胃为主,则以上消化道症状为多,如胃病、胃痞、泛酸、嗳气、嘈杂等;如果影响脾为主,则以下消化道症状为多,如泄泻、下痢、腹痛、便秘等。临床上有不少脾胃同病者,上、下症状皆有。一般来说,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肝气本身复杂,气郁日久可化之为亢,气旺日久又可耗之成郁,两者可互相转化。所以,从肝论治慢性胃病不能单纯疏肝或单纯敛肝,而应调肝之用。临床上常常可以疏肝解郁与抑肝缓解两法先后或同时运用。梁老的常用方“金佛止痛方”,就是由郁金、佛手、元胡、白芍等中药组成。方中郁金、元胡善入肝经,辛散苦降,疏解肝气,行气活血,佛手亦入肝经,功专理气快膈,惟肝脾胃气滞者宜之;白芍主入肝经,重用之以敛肝柔肝见长,取酸以抑肝之旺。诸药相伍,既可辛散解郁,又可酸柔敛肝。这种疏敛并用的组方原则,体现了对肝用病态的双向性调节。刚中寓柔,柔中有刚,旨在调肝之用,使肝之病态恢复于动态平衡中。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当然,并不是所有慢性胃病都是肝疏泄异常引起,但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中焦运化失职,气机壅滞,也会影响肝之疏泄功能,即“土壅木郁”。况且调肝之品多属于辛散理气药,理气药可行气止痛,或降气消胀,最适用于胃病之胃痛脘痞,嗳气恶心者。正所谓有“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所以,梁老遣方必用理气药,如胃痛用郁金、延胡索;脘痞用枳实、厚朴;嗳气用苏梗、法夏、陈皮、竹茹。精神因素是诱发肝疏泄失常的常见因素,但饮食不节致脾胃气壅也妨碍肝的疏泄功能。所以,在使用调肝理脾药物治疗的同时,尚需摄生调理。需配合心理疗法,饮食调理,睡眠充足,动静有度等。

(二)活血化瘀,遣方得要之法

梁老认为,慢性胃病的发病主要是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木郁土壅,或饮食劳累,损伤脾胃,土壅木郁,以致胃中气机阻滞。然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古人曰,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入脏腑。故胃病初起在气,气滞日久影响血络通畅,以致血瘀胃络。所以说,慢性胃病多兼有血瘀,即“久病入络”,“胃病久发,必有聚瘀”。从证候辨证看,病人胃痛固定,持续,时而刺痛,或有包块,舌质黯红或瘀斑、瘀点等。但不少病人并无此证候特点,而是通过纤维胃镜可见到黏膜不典型的凹凸不平、溃疡、出血点、息肉及胃黏膜活检提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或肠腺化生,极个别还可发展为胃癌。对此,古人并无认识,梁老认为此亦属胃络瘀阻所致,治疗应重视活血祛瘀药的运用。施治时,当记不为单瘀所限,而更应追因溯源,行气加以祛瘀,故首选郁金、佛手、元胡,还可用三七、血竭、红花、莪术、三棱、赤芍、丹皮,尤其郁金、延胡索两味既活血,又行气。气行血活,血脉通畅,通而不痛,确为治胃病良药。田七除了活血祛瘀外,尚可活血止血,止血不留瘀,最适用于伴有黑便、吐血等。在运用活血祛瘀法组方时,还要根据辨证配合其他方药。瘀热者,配用赤芍、茜根等以凉活血;瘀*者(尤其是胃癌患者),多配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解*祛瘀;气虚者,配用北芪、*参等以益气行血;阴虚者,配用沙参、麦冬等以养阴畅血。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活血祛瘀药不但有止痛的作用,还可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细胞浸润,促进病灶恢复,防止阻滞异型增生,对顽固性难治性溃疡,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者尤为适宜。所以,要重视活血祛瘀药在治疗慢性胃病的研究。祛瘀药的属性有寒、热之分,故要按照辨证而选用,并要找到致瘀的根本原因,在祛瘀的基础上结合针对病因,如气滞、气虚、阳虚、阴虚等,以标本两治,才能真正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由此可见,梁老以活血祛瘀为要着之法的观点,从中医的宏观辨证延伸到微观辨证,既有中医理论的指导,又有现代医学的基础。

(三)清热祛湿,遣方变通之法

慢性胃病中以溃疡病和慢性胃炎占绝大多数。但溃疡的“疡”和“炎”是否一定就属于中医的热证,而从痈从热论治呢?梁老认为,未必尽然,因为慢性胃病者多为病程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致脾胃受损,出现面色萎*,胃胀纳呆,腹胀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脉弱等脾胃气虚症状,这些病人即使处于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的活动期,也不一定能表现出中医的热象。所以,本病与热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丹参,当病人出现口干口苦,舌苔变*之时,此不必热象俱悉,亦属郁热。治疗可适当选用清热药,如蒲公英、*芩、*连、柴胡、天花粉等。但不能一概用清热之品,且要适可而止,因为这种热多在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气滞血瘀的基础上产生,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脾胃,弊大于利。临床实践表明,清热药确能清除引起胃病的幽门螺杆菌,但对于体虚者配合使用益气养阴等扶正药,其疗效比单纯使用清热药者更佳,这可能与更好地调动机体免疫机制有关。对于慢性胃病的“湿”,梁老认为此多因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脾虚夹湿,胃失和降,气机壅滞,水谷精微反变为湿,湿浊内生。病人主要表现为舌苔厚浊或腻。治疗可配合燥湿、渗湿,如用厚朴、藿香、薏苡仁等。但胃喜润恶燥,若过用祛湿,易损脾胃。用祛湿剂药湿除则止,尤其要注意,舌质红,舌苔粗*干者,即使舌苔厚,此亦为湿郁化热伤阴,阴伤易生热,胃络涩,营络不畅,易出现热伤血络,出现便血、呕血等辨证。梁老指出,此时用清热祛湿剂,宜适当配用石斛、天花粉、赤芍,甚或生地等阴分药,以求祛湿而不伤阴。由上可见,运用清热祛湿药要辨阴阳气血,灵活变通,非实热湿浊者不可盲目投之。

(四)健脾养胃,遣方固本之法

临床所见,慢性胃病的虚证主要有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前者主症为食后饱胀,四肢乏力,舌淡脉弱,以虚寒象为主,后者主症为胃脘灼痛,口干欲饮,舌红脉细,以虚热象为主。所以,治疗脾胃气虚常用李东垣的升阳益气法,方用补中益气汤,重用*芪、*参;治疗胃阴不足常用叶天士的甘凉润燥法,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常用沙参、麦冬。除了气虚、阴虚证型外,同是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者也不少,此为气阴两虚。慢性胃病病程长,病情缠绵。梁老认为,从气病原因看,本病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而发。从虚实辨证看,虚多于实,每实而兼虚,虚证贯穿于全过程。所以,治疗本病要补虚以固本。慢性胃病的虚证主要有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前者主症为食后饱胀,口淡乏力,舌淡脉弱,以虚热象为主;后者主症为胃脘痛,口干欲饮,舌红脉细,以虚热象为主,根据《*帝内经》“虚则补之”原则,梁老常用李东垣的升阳益气法以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芪、*参;用叶天士的甘凉润燥法以养阴益胃,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等养阴又不过于滋腻有碍脾胃之品。临床上我们还常常发现患者可同时存在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两项,即兼具气阴两虚的证候。此主要辨舌脉,可见到舌红少津而脉弱无力不数,或舌淡苔干,脉细。治疗可益气养阴、健肝养胃并举,补气生津,气阴两顾,脾胃得升,胃得润降,升清降浊,出入有序,胃则安和。具体用药可用*芪、*参、沙参、麦冬,称之谓“大四味”(与郁金、佛手、元胡、白芍“小四味”相对而言)。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分析,健脾益气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胃肠的消化、吸收、运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自身营养状态,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与再生过程。可见,补虚扶正的治法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虚实夹杂者,健脾养胃法可与行气活血清热祛湿法等同用,这既可防止辛散药的伤津耗气和苦寒药的损气伤阳弊,又可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增强抗病能力,对整个病情的恢复和防止其复方均非常有利。按梁老的经验方所研制的全国著名胃药“胃乃安胶囊”,就是以健脾清热活血的中药为主组成。治疗慢性胃病克起到标本同治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健脾益胃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胃肠的消化、吸收、运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自身营养状态,促进胃黏膜的修复现再生过程。

(五)其他治法,遣方辅助之法

梁老认为,治疗慢性胃病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要根据病情需要予以调胃酸度、消食导滞、护膜生肌等治法。对于溃疡者,多为胃中酸度增高,尤其伴泛酸者,可用乌贼骨、瓦楞子、浙贝等以制酸。即使非溃疡病的其他胃病,出现口泛酸水者亦可用制酸药。对于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食后痞胀者,则加用酸甘敛阴,如乌梅、山楂、五味子等,可开胃进食、增进化源、改善营养。对于稍为进食不慎则胃痞纳差,舌苔厚腻者,加用川朴、枳实、谷芽、麦芽、布渣叶、鸡内金等消食导滞,食滞得消,则痞除纳进。对于胃黏膜溃疡、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均可加用珍珠层粉。治疗慢性胃病除了内服中药之外,还可在胃脘局部外敷中药。梁老常用如意金*散加云南白药、冰片等,用鸡蛋清调敷,解除和减轻胃部症状疗效甚佳。平素的饮食器具、精神情志和体育锻炼等对慢性胃病的影响都较大,要注意合理调节。

END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华脾胃病学》,作者:*穗平,文章发表于广东科技出版社,。平台仅作分享、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表示歉意,联系删除。

欢迎投稿:yijiamingfang

.
1
查看完整版本: 岭南名医慢性胃病的判断与治疗,你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