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肠息肉为什么一定要赶尽杀绝
TUhjnbcbe - 2021/5/19 10:08:00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肠息肉是指肠道粘膜表面向肠腔内的隆起物,可不要小看这种疾病,若是没得有到及时治疗,这些息肉在肠道里长时间受到刺激和损害就会发生恶变,使人患上大肠癌。

早有数据显示,约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步发展过来的,从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重度不典型增生然后进展到原位癌最终发展到浸润性癌。

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大概5-10年不等,很多人的肠癌就是这样一步步拖出来的。

肠息肉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而多发的息肉危害要远大于单发,整个肠道中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是高发区域,约占70%以上。

在肠息肉中有一种息肉危害最大,就是腺瘤性息肉,又称肿瘤性息肉,占全部肠息肉的60~80%,包括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

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70%。

01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1

饮食因素

研究表明,脂肪摄入低于总热量的15%,结肠息肉及癌的发病率均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肠中的胆酸,结肠息肉高发区人粪中胆酸浓度较高,高纤维膳食粪便容量大,肠息肉的发生率低。

2

炎症刺激

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可引起炎性息肉,如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非特异性直肠炎等。

3

遗传因素

大肠息肉与遗传因素有关,特别是大肠多发性息肉常具有家族遗传史。

4

精神和心态

心情愉悦,脾气平和的人,血液中氧气含量高,身体免疫力强,反之,消极的心态则可造成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体内*素的蓄积,因此,保持充实的精神和健康的心态,可以预防包括肠息肉在内的诸多疾病。

02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结肠息肉患者首要症状表现在日常排便习惯有所改变,具体体现为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

若是发现自己平时排便正常,饮食习惯也没有太大的改善,但是近期经常便秘或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者引起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2.大便形状改变

另外,如果出现大便性状与平时生活中不一样的现象,就要警惕结肠息肉了。

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

3.腹胀

大肠具有吸收肠道气体的作用,当大肠中患有息肉,会对肠道的吸收功能造成影响,而肠道气体存在比较多,而导致腹部伴有腹胀感。

4.便血

便血是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之一,这也是最容易被大家误诊的症状。大肠息肉的组织比较脆,因此容易出现破损,但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

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

03

如何预防肠息肉?

1.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富含纤维素,可以降低大肠息肉的风险,另外,水果和蔬菜还富含氧化剂,可以预防大肠癌。少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食物。

2.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蔬菜、发霉的食品等,它们是导致大肠癌的重要原因,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物。

3.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压力要保持心态平衡,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4.坚持体育锻炼,多进行体育锻炼,可控制体重,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仅作参考,疫情防控期间,如出现疾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及时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5/19 10:08: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1.html

大约有超过9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的,很多人查出肠息肉后感到恐慌不安,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肠息肉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大肠息肉?

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

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2、怎么明确肠息肉性质?

肠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

肠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概而模糊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

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3、大肠为什么会长息肉?

1.饮食性因素: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胆汁代谢紊乱: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遗传因素: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4.肠道炎性疾病:

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

5.基因异常:

家族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第5对染色体长臂内一种被称为APC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和缺如有关。正常情况下,该等位基因需要同时发挥作用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当该基因出现缺如或发生突变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消失,从而发生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和癌变。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6.其他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癌症放疗患者及肥胖人群的发生率较高。2型糖尿病女性与非糖尿病女性比较,其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80%。

4、长了息肉会有哪些表现?

大多数体积较小的息肉没有症状,只是在肠镜检查或腹部手术时候发现;

当息肉长大后可能有以下表现:

1.典型症状

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

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2.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症状。

3.诊断依据

①便血或黏液脓血便史。

②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③钡灌肠见多少不一充盈缺损。

④病理检查可确诊。

5、哪一种肠息肉容易发生癌变?

我们会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

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在10岁以下。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

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

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

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见。

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机会,是癌前病变,应积极处理。大肠腺瘤演变成癌所需的时间为5~15年。并非所有腺瘤都会发生癌变。

大肠腺瘤癌变的影响因素包括:

腺瘤大小、数目、组织病理学类型、大体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及腺瘤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

6、肠息肉恶变时间是多久?

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据Morson在年发表的腺瘤到癌发展理论认为,这个时间约为10年。

但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5年。

7、发现肠息肉咋办?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不切除它,留在体内毕竟是一个“定时炸弹”。

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如果是腺瘤等癌前病变,则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cm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

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

8、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01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现在有证据证实息肉有逐渐增大趋势,即使当时较小的息肉(一般﹤5mm者)没有被摘除,但过一段时间也可能有增大的可能,所以,凡已经明确大肠息肉的患者,均应每0.5年~1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长大后出血或癌变。

02调整饮食。禁食辛辣、油炸、肥腻、高蛋白及刺激性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且有规律,避免因低纤维素导致的便秘习惯,便秘越久,越容易刺激息肉增大或息肉复发。另外,酒精刺激也会加重息肉的刺激,因此得了息肉的病人戒酒也是非常必要的。

03适当运动。由于右半结肠是以副交感神经分布为主,适度锻炼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肠蠕动加强,粪便在右半结肠内停留时间少,粪便中的一些致新生物的物质对肠黏膜的作用减少,息肉发生率、复发率减少。

04保持好心情。当人的神经过度紧张,支配内脏器官蠕动的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胃肠蠕动,使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便秘。便秘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生。所以,正视现实,尽量放松,只要饮食有节,合理安排,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癌变的机会,总之,对待本病关键的一点是“防重于治”。

9、切除后还需要复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肠息肉为什么一定要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