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大肠息肉?
为什么会得大肠息肉?
怎么明确肠息肉性质?
肠息肉严重不严重,需不需要切呢?
大肠息肉如何治疗?
发现肠息肉的患者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呢?
大肠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做什么?
息肉切除是否等于解除了癌变警报?
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结直肠息肉的全面解读。
到底什么是大肠息肉?
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的总称,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
息肉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一般都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结肠炎性息肉等。
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症性息肉在通过保守治疗后可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怎么明确肠息肉性质?
肠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
一般来说,带蒂的、直径小于2cm、表面光滑、镜子推动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
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镜子推动活动度差的恶性的机会较大。
肠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概而模糊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
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大肠为什么会长息肉?
肠道长息肉是什么引起的呢?
▍年龄、饮食因素与生活习惯
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者发生率较高,而吃蔬菜及维生素C多者较低。
北美、西欧多见,南亚地区少见,可能与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关。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发病率就会显著降低。
高脂肪膳食能增加肠道中的胆酸,胆酸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密切相关。吸烟史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炎症刺激
肠道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如慢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因为肠道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或溃疡而肉芽组织增生凸起,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形成息肉,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炎性息肉。
也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感染有关。
▍基因与遗传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
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肠黏膜损伤和肠道炎性疾病
大便中粗渣、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形成肠息肉。长期便秘患者,经常使用刺激性泻药刺激肠壁也会发生息肉。
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和肠结核等,也见于结肠手术后吻合口部位。
▍其他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癌症放疗患者及肥胖人群的发生率较高。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报告,2型糖尿病女性与非糖尿病女性比较,其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80%。与非肥胖、非糖尿病女性相比,糖尿病加肥胖可使结直肠腺瘤和更晚期阶段发现的腺瘤的风险增加一倍以上。
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
哪一种肠息肉容易发生癌变?
我们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
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在10岁以下。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
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
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见。
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机会,是癌前病变,应积极处理。大肠腺瘤演变成癌所需的时间为5~15年。并非所有腺瘤都会发生癌变。
大肠腺瘤癌变的影响因素包括:
腺瘤大小、数目、组织病理学类型、大体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及腺瘤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
发现炎性息肉咋办?
炎性息肉本身不会产生病变,但是架不住它会持续发展长大,这无异于在身体里也是个定时炸弹,那么能不能采用中医方式让息肉消除呢?
首先来看看炎性息肉的在中医里的病因。
炎症性肠息肉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又感受外邪,再加上饮食调控没有节制、七情不和,损伤脾胃,往往都会导致肠腑湿热壅滞,气机运化不调,使痰浊、瘀血凝聚相互搏结而形成。该病主要的病位在胃肠道,与脏腑里面的肝、脾、肺、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湿热壅结、气滞血瘀是标,脾肾亏虚是本。本病的病理因素主要包括气滞、寒湿、血瘀和痰浊等相互作用而形成。
既然有了病因,就需对症下药
肠息肉的中医病机
肠息肉的治疗,西医除采用外科手术、内镜下摘除外,尚无理想的治法和药物。而中医中药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独特之处,近代报道乌梅尚有治疗肠道息肉的功效。
乌梅治疗大肠息肉研究
近代中医以乌梅治疗息肉案例
用乌梅,谓之可敛肺祛瘀,并将之用于直肠息肉等等,可见乌梅治恶肉有良效。近代医家引乌梅“治一切恶疮肉出”,用来治疗大肠息肉、胆囊息肉、声带息肉、鼻息肉等亦均见良效:
◆徐复霖教授以健脾益康汤(含炒乌梅)随证加减治疗大肠息肉30例,结果临床治愈14例、显效6例、好转8例、无效2例。
◆赵桂华采用扶正与祛邪并举之法,自拟挤生乌梅丸与四君子汤加味,治疗一例十二指肠息肉。
◆滕松茂等使用乌梅为主药的五倍子乌梅汤灌肠治疗结肠息肉,有效率达92%
从上可知,乌梅对于息肉的防治效果显著。
中医调理重视的是人的体质状态、权衡干预、扶正健体,能够阻止非腺瘤复发,可以提高病变细胞凋亡的水平,促使病变细胞凋亡,从而能够阻断息肉病变的进展,逆转结肠黏膜上皮炎症的变化。息福欣以乌梅为主,配以多种药食同源原材料,一方面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的中药直接攻击息肉,使息肉消匿于无形。另一方面从整体着手,对气血、经络、脏腑功能进行全面调理,身体的内环境变了,滋生息肉的温床消失了,这样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息肉就不容易复发。作为安全的纯草本提取物,主要配料为乌梅、薏苡仁、鸡内金等药食同源目录的食材,性温和,不伤脾胃,无副作用,能真正做到安全放心有效。如果选择不手术,保守治疗的朋友们,服中医中药一定要忌口,不管是药食同源产品还是中药,其中的复杂成分都有可能被某些食物破坏。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觉得效果很好,有的人吃了很久也疗效甚微。
目前十剂堂微店开启,欢迎来询息福欣=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