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高出黏膜突向肠腔的赘生物,形态上有带蒂和广基无蒂之分。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临床上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一小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腹胀或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粘液便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以男性多见。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为常见,小肠息肉则较少。体积较大的大肠息肉有时候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肠套叠、肠梗阻或严重腹泻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大肠息肉的分型目前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息肉的种类繁多,归纳看来主要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
中医关于肠息肉的病名在古代医书中并未提出明确概念,相关描述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灵枢·水胀》篇曰:“肠覃如何?歧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丹波氏在《灵枢识》中谓“肠中据滓,凝聚生息肉,犹湿气蒸郁,生覃于木,故谓肠覃”。肠息肉归属于中医学的“肠癖”、“肠覃”、“泄泻”、“便血”等病证范畴。
大肠息肉发病相关因素有哪些?
1.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感染有关。
2.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低食物纤维饮食、吸烟与肠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多数中医医家认为脾虚是本病的病机重点,而湿热、寒湿、湿浊、痰浊及由此而引起的癖浊、癖血则是常见致病因素,以脾胃虚弱为本、痰癖互结为标,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且与气滞、血瘀、寒湿相兼为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胃肠、涉及肝脾。此病本虚标实,总因脾胃虚弱,湿邪凝滞,湿性趋下,下注于下焦大肠,肠腑气机不利,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停,凝聚不散,又或由内生之风或外侵之风客于肠中,风邪扰动气血,气机紊乱,终致气血凝滞,息肉由此而生。中医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标准,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观察,以脾胃虚弱、大肠湿热、肝郁气滞、血瘀内停、寒湿内阻症候多见。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是大肠癌常见的癌前病变,具有极高的恶性潜能,其存在的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越大,诊断明确后一般应立即切除。根据息肉大小、数量、性质等方面的不同可选择采取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定期复查随访。
内镜治疗:包括活检钳摘除,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圈套电切切除,内镜下豁膜切除术(EMR),以及应用尼龙圈和钦夹分次分块切除法等。
手术治疗:局部切除术,次、全结肠切除术,手术方式视息肉的多少、基底的宽窄及所在的部位来决定。
膳食及药物治疗:随着人群中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口服药物内科治疗和预防大肠息肉的科研课题巳经成为当前诸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医学界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成功。
中医文献报道的中医药治疗肠息肉的治法和方药颇具特色。有内服、外敷、灌肠等多种治疗方法。对于脾胃虚弱者可健脾益气,大肠湿热者可清热化湿,肝郁气滞者予疏肝解郁,血瘀内停者可活血化瘀,寒湿内阻者可温中散寒。中医治疗肠息肉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扶正与驱邪兼顾,阴阳并调,气血同治,以通为顺,而不妄执一法。
总而言之,肠息肉起病隐匿,发病及癌变的相关因素众多,在治疗上中医中药与现代医学各有优势和特色。现代医学善于用内镜及手术的方式切除息肉,而中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大肠息肉、调整肠道内环境、降低大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供稿:张嘉鑫
编辑:宋熠林
如果您觉得阅读本文有收获,欢迎转发分享,并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感谢您对健康事业的支持,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