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良性息肉切除,三年成肠癌晚期63岁大妈
TUhjnbcbe - 2021/8/20 1:48:00
白癜风饮食注意事项 http://m.39.net/news/a_6159933.html
众所周知,便血是一种身体的求救信号,不论是痔疮,还是肠癌,都有可能引起便血。很多中老年人发现自己便血,心里就发慌。李大妈就是其中一位。

已经63岁的李大医院,经肠镜检查发现是乙状结肠息肉。值得庆幸的是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手术切除后,李大妈不知道有多开心。即便是良性息肉切除,医生还是叮嘱她要定期复查肠镜。

因为手术很成功,并且术后也未再出现便血现象,李大妈也就没再复查肠镜。谁知,3年后,李大妈再次出现便血,这一次她并没有特别担心,以为又是良性息肉惹的祸。但来院检查后,结肠息肉复发,并发生了癌变。李大妈一下子瘫坐在就诊室里,默默无语。

*医师表示很惋惜,因为医生叮嘱了要复查肠镜,但李大妈不以为然。63岁大妈只高兴了3年!而这种错只能犯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挽回了。本来能在肠癌初期检查出来的,硬是把病情“隐瞒”到了肠癌晚期,这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医师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善变”的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腺瘤、黏膜的增生和肥厚、癌肿等。最常见的息肉类型是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无害,很少会发生癌变;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可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3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

腺瘤性息肉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95%的大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转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为5-0年。

大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大肠息肉的典型症状就是间断性便血。大便表面带鲜红色血液,多为直肠腺瘤出血;而暗红色血便多为乙状结肠、降结肠腺瘤;大便潜血阳性多为右半结肠腺瘤。

一般情况下,小的腺瘤无腹痛症状;腺瘤较大伴肠套叠时,常会导致腹痛。当腺瘤较大或多发时,还会出现便秘、腹泻或伴里急后重等症状。

有了息肉,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炎性息肉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但也不能保证它会一直安全。因为炎性息肉在长期炎症环境下,会有发展成腺瘤的可能。所以有息肉,还是赶紧切除为妙。当然,如果是很小的炎性息肉,可暂不切除,因为这类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

即使是切除了息肉,生活习惯没有改变,遗传因素也不会改变,所以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李女士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所以即使切除后,也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还要定期复查,都非常重要!

多久复查呢?

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建议在-3年内;而一些特殊情况,应该在短期时间(3-6个月)内复查肠镜,如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0个者、大于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等。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也应加大复查频度。

像李大妈这种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情况,应该每年查一次肠镜。可大意的李大妈却三年时间未查过一次,终究没能逃脱肠癌的魔爪。

最好的预防就是定期做个肠镜!

我国结肠肿瘤筛查目标人群为50-74岁人群。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息肉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到全肠道情况,同时镜下可对病灶进行活检。基本原则就是一旦发现息肉,应及时切除。息肉切除后还要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息肉性质。

息肉切除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定期复查肠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虽然大肠息肉可能是良性息肉,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癌变。李大妈就是因为粗心大意,而错失了最好的发现时间。遵医嘱,定期肠镜复查,是守卫肠道健康的一个重要法宝。

除了定期肠镜检查外,生活中的预防其实很简单,包括坚持低脂饮食、少吃红肉与加工肉类、戒烟限酒、多吃蔬菜与水果、坚持运动、避免肥胖与久坐等。这些好习惯都是和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我们慢慢培养起来!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瓜配上它,连续吃9天,血管畅通,高血压、糖尿病都躲着你走

血管开始堵塞时,身体会有4个特征,若占个以上,提示要清血管了

别再只用醋泡大蒜了,63岁老中医说用它泡,80岁身体依旧棒棒的,不得血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良性息肉切除,三年成肠癌晚期63岁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