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体检时发现肠息肉会恶变成大肠癌吗
TUhjnbcbe - 2021/9/13 23:17:00
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517303.html

肠息肉会变成大肠癌吗?

答是的!

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大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单发,也可多发。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是一种癌前病变,恶变率大概为10%,特别是大于2厘米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很高。

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摘除,可采用肠镜下微创切除的方式,当内镜下无法切除时,则须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后,定期随访。一般每年复查一次肠镜。情况稳定后,2-3年随访一次。早期发现大肠内的良性息肉,不仅可以消除癌变隐患,还可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

以距离肛门10厘米之内的腺瘤为例,如果是良性的,可以经肛门把腺瘤直接从肠壁上取下,手术风险小,费用低。若已发生癌变,须把癌变部分切除,还必须截去肿瘤附近相应的肠管,有时甚至需切除肛门。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结直肠癌属于高发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超过20/10万和11/10万。

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癌发病率会逐渐上升,30岁前发病很少,在7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

在我国结直肠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8岁,而美国则是69.8岁。中国大肠癌年轻化趋势很明显。而且,城市远高于农村,男性远高于女性。

?危险因素: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超过20%的患者是遗传所致。直系亲属中一人罹患结直肠癌,其发病风险增加3倍以上,如有两人,则风险接近10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黑斑息肉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等具有遗传倾向的遗传易感综合征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来源,其中(FAP)患者50岁之前几乎百分之百会发生癌变。

?危险因素:饮食因素

其次,饮食因素也很关键。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决定性的危险因素,胆汁酸分解脂肪形成大量的致癌物质,而饱和脂肪酸也是致癌的原因之一。膳食纤维对于消化道大有益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垃圾的沉淀,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概率。

?危险因素:疾病因素

第三,一些非癌症疾病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据统计,约15%-40%的结直肠癌起源于结直肠多发息肉或腺瘤,其癌前病程大约5-20年,直径大于3cm的息肉癌变率超过5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有大约5%会发生癌变,当溃结病史超过30年时,癌变概率达到40%以上。此外,一些环境因素诸如缺硒、缺钼可能导致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肥胖、长期久坐、缺少体育运动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也会大为增加。

大肠癌早期常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如果症状明显,可能已经不好了。

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症状是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便频、便秘、腹泻,甚至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伴有里急后重,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肛门坠胀等。而最明显的当属无痛性血便,大多数血便性状为粘液脓血便,当肿瘤位置较高的时候,可能表现为果酱样大便或黑便。由于肿瘤患者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常常因为不明原因的消瘦而被诊断发现,所以,当在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主观原因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时,应警惕肿瘤的可能。

此外,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还可能出现肠梗阻、腹部肿块、贫血、发热、乏力等症状或表现。

怎么能查出大肠癌?

对于正常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大肠癌的筛查,而对于具有家族史、存在大肠多发息肉等高危人群,筛查可以提前到40岁开始。

肠镜检查是最重要的筛查手段,便潜血试验是另一重要筛查方法,前者比后者更准确。粪便中发现血液也未必是肠癌,痔疮、溃疡等也会引起出血。

此外,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大肠癌的筛查也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最终的确诊还是要以肠镜检查为准。

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金标准是肠镜病理诊断,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所有疑似结直肠癌患者均推荐结肠镜检查。

怎么预防大肠癌?

1.高纤维低脂肪饮食。

2.尽量少吃红肉尤其是烧烤肉类。

3.保证适量活动,减少久坐。

4.注意一些潜在的疾病威胁,如肠道息肉。

参考资料来源:医学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体检时发现肠息肉会恶变成大肠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