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精选10篇
Kf03mXLrtdr - 2020/1/27 21:32:00

                      《主妇、舞者与牧师》是一本由马蜂窝 出品 / 王家敏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裸脊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一):推开世界的大门  看过这本书,我仿佛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仅希望有更多女性读到这本书,更希望男性也能够翻阅,了解这个世界上女性真实的样子。读这本书的意义与关注旅行内容的意义相似,它们都让我看见不同的世界。这本书讲述了不同国家七位女性的真实故事,七位女性中包含一位跨性别者。她们都在一条了解自己的路上,她们与这个世界沟通,她们各自精彩。  整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女性身上散发的自信,和她们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坚定。大部分的女性摆脱了出生被父亲供养,出嫁被丈夫供养的命运。她们是世界各地女性中普通的七个人,同时也是敢于选择自己人生的不普通的七位女性。  日本的有纪虽然作为家庭主妇,但拥有自己喜欢的兼职工作、独立的社交圈和社会公共活动。埃及的马尔瓦大学毕业后在开罗美国大学深造、准备英语口译考试、努力工作、照顾家庭。虽然埃及还存在对女性的偏见,但是马尔瓦在丰富自己的人生。法国的盖尔拉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她会为了构思作品一筹莫展,也会和同学、朋友分享快乐。她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等夏天结束,她要去寒冷的北方。瑞典的安娜和尼娜是一对60多岁的同性伴侣,让我感动的是书里几乎每张照片她们都在开心的笑着,幸福的对视。面对生活能够一直微笑的人,一定是内心幸福并丰饶的人。她们说:“我们婚姻中最美好的部分就是可以每天相伴,分享一切”。美国的黛娜,在最初接触摄影时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此,后来同老公一起去美国。在美国的第一年没有朋友、没有工作、迷茫、沮丧,但当她勇敢踏出家门时,纽约对她张开了怀抱,她找回了自我。印度的佩尔在毕业后从事过多份工作,最终将事业定位在创作艺术字体和油画上,并且在自己的画展上遇到爱情。最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古巴的路易斯,穿着女装在歌厅唱歌的“女性”,是歌厅里受欢迎的明星,她穿着女装接受邻居们的注视,喜欢并享受当下的工作和状态。也许真正认识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才是人生的课题。找到内心那个真正的你比他人如何看待你更重要。  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讨论性别话题是否还有意义?虽然这个世界已经给了女性极大的自由,但女性的某些行为,还是会受到特别的关注。好在这本书里没有女权,我很欣赏编辑推荐里的一句话,女性可以向前一步,也可以退后一步。所以在尝试不同事物的女孩儿们,年龄、国家、性别都不再是界限,那你们还在踌躇什么?勇敢的走吧,别停下!最近爆火的一部关于泰国变性者的电视剧《吹落的树叶》也涉及女性话题,抛开复仇和原生家庭这个角度,男孩儿变性后也拥有了开挂的人生。这些自由的女性抛下女权主义的枷锁,纯粹站在独立的人的角度,经历属于自己的一生。  这本我准备时常翻开的书,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包容,感谢这个世界给予每个人的自由,让每个女性成为丰富、多彩、独立的个体。此外,这本书里女性从事的事业都得到了家庭的支持,路易斯的妈妈说:“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不在乎,他是我的孩子,我爱他,只希望他生活得开心。”佩尔的父亲会每天坚持送她去需要4小时路程的地方上大学。当一些女性走在勇敢与独立的路上时,我们要为她们鼓掌!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二):如何写普通人,如何谈论性别平等  我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来自7个国家的女性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简介里写到的,她们都很普通,因为,“我们讨论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却往往陷入逼迫女性‘向前一步’的泥潭,而本书正是想通过这7段普通的人生故事告诉读者,女性有选择任何人生的权利——如若真平等,你便真自由。”这让我想到上野千鹤子在东大开学典礼上的那段著名的演讲,里面曾说:  “孕育女性学的正是女权主义这种女性运动,但女权主义绝不是让女性像男性一样行动,也不是让弱者变身为强者的思想。女权主义追求的是一种身为弱者也能受到应有尊重的思想。”  我理解她的意思正是,真正平权的社会,是不需要努力成为强者,也依然能够获得尊重。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一方面,我的确对普通人的生活记录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很明显没有实现上野千鹤子所说的。我十分想看到,在其他国家,这一点是如何得到实践的。  打开这本很厚的书,我却发现它意外的好读。一个小时内,我便读完了7个国家女性的故事,不得不说,和我想的有比较大的差距。占据将近该书大半页码的照片的质量远远高于文字,我想这本书可能更适合对人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宏观层面的人,这本书或许有助于他们“向前一步”。  我这里说的是对人的理解,而非女人。毕竟我们先是人,然后才是男人或者女人(或者其他,比如里面的路易斯)。在人的层面,我想一篇文章仅仅描述TA的现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回答人为何为人,也就是TA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TA自己,之后再缩小至这个主题,就是身为一个女性,她是如何成为现在的她的。  也因此,我更期待的是,是每一位女性有着更深的景深,毕竟,当我们谈论性别平等,我们谈的是社会性别,她们的形象不应该只被作者单独捕捉然后真空白描勾勒,而是能够从国家、社会、家庭、朋友等众多背景之中自然地清晰地浮现。在这个层面上,我想除去搜集资料,介绍国家历史、社会文化背景(部分有介绍,但不够)之外,还需要采访和她相关的许多人。  更因此,我觉得写普通人的生活,也真不是随便找个普通人就可以的,我想一定的选择是必须的。典型性并不意味着她一定是个向前一步的精英,但至少在我看来,她在这个主题上是有代表性的,同时也是有故事性的。故事性意味着有一定戏剧的张力,那一定来自于某些矛盾。比如我挺喜欢埃及马尔瓦这个人物的选择,她说:“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马尔瓦在家乡姐妹眼中,的确是十分杰出的突破了性别桎梏的女性,但换到更大的景深里,她真的能用一己之力,撼动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吗?她真的能全然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吗?一个别人眼里十分努力的强者,在家不能获得电视频道自由,在外不能自由进入很多场合进行工作,这种选择性的权力赋予究竟是怎么回事?更何谈弱者?所以,也只有有了更大的景深,我们方能了解个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也只有有矛盾,才能促使我们思考问题。否则,就有可能从宏观的刻板印象走进另外一个极端——一叶障目。  是的,如果我们想回答她如何成为现在的她,参与塑造答案的难道只有女性吗?当我们谈论女性权益,为什么只有女性说话?为什么不问问马尔瓦的丈夫一天都在干什么,也许他就真的只想看电视,不想被逼着天天改变世界呢?有纪的丈夫也许也并不愿意天天半夜12点之后才回家,他为何不能像有纪一样只做轻松的兼职同时照顾家庭?如果只有女性在谈论性别平等,那很明显,这一点也不平等。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三):她们太平凡了!就像我和你  在读这本《主妇、舞者与牧师》的前两天我刚刚读完《巴黎美人》,同样都是介绍国外的普通女子,《巴黎美人》更多的展现了巴黎女子的自由、浪美和对艺术、生活的独特审美。而这本《主妇、舞者与牧师》真的是介绍了7段非常平凡的女子生活故事。甚至读完,你会微微皱起眉头,觉得她们就如同你我一样,身陷生活的泥潭中,工作上遇到瓶颈、生活中的琐碎让人无处可逃,哦,原来全世界的普通女子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公众号上看了太多奇闻轶事了,介绍的都是包装过的“开挂人生”,而这些未经修饰的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倒真的是很少见。  但这些普通女性其实都在努力做着一件事:她们一直在探索自我的更多可能性,在生活繁忙之余为自己挤时间,为保持真实的自我而行动着。在灰暗中寻找微光,这是最难能可贵、打动人心的地方。  在日本,兼职主妇有纪当年读的是法语系,后来陆续做过几份工作,结婚、生子、搬家,最终被生活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当了全职主妇13年之后,她开始想要寻找兼职,现在同时做着3份兼职——区译员个人事务所行*助理、课后补习学校的前台、以及自由撰稿人。都是工作量不大、可以照顾家庭的工作。有纪的丈夫收入不错,所以她兼职不是为了家庭经济方面的考虑,而是希望自己能重建社交圈,让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尝试。  在埃及,马尔瓦从事英文记者的工作,兼职英文翻译,业余的时候一直在考英语笔译、口译证书。埃及职场上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是很常见,她对生活有抱怨,经济上也有点吃力,但是她还是在积极努力地做着很多尝试。她鼓励女性:“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着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了。”  在美国,一个普通女孩子正在追逐自己的摄影梦想。她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也是曾经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纽约这个城市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为此消沉、难过。后来遇到了男朋友,机缘巧合之下自己的摄影天赋被挖掘出来,从没有报酬的实习工作开始,一点点努力开启自己的梦想。而书中介绍了一个和她很相似的印度女孩,她做过空姐、行*、酒店管理,最终把热情投入在西洋书法设计师上,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扇门。  这些女性都是来自很传统的文化,日本、印度、阿拉伯、以色列,但是从小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她们感受到“重男轻女”,反而一直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所以无论生活如何令人迷茫,她们从未停止过寻找真爱、从未放弃过内在探索。  我特别喜欢书中最后一个跨性别者,来自古巴的路易斯,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女性,生活在哈瓦那的老城区,他把家里打扮得富有艺术气息且温馨。每周五晚上他都为自己盛妆打扮,成为一个叫艾茉莉卡的女子,然后去歌舞厅表演,日复一日。他曾经在家乡被嘲笑,可是他的家庭尊重他的生活,他定居在哈瓦那,过着有尊严的生活。  是的,这些被采访的女性没有开创自己的事业,也没有成为网络红人、没有成名,读完这本书你可能记不住她们的名字,她们唯一成功的只是终于在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不浮躁、不焦虑,但是就这一小点,对许多人来说就非常难了。  在现代社会,焦虑泛滥,我们要么急功近利、渴望成功,要么毫无想法,随波逐流,空虚感和匮乏感总是包围着我们。你想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什么时候你感到内心愉悦?你去问身边的人,很多人回答不出这些问题。我以前写过很多帮助大家探索内在兴趣的文章,文章底部充斥着兴趣爱好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这类评论。他们是开玩笑吗?也许吧,但我觉得他们是真的不知道,没想过,或者找不到。我帮很多人算过塔罗,问工作的人特别多,其实许多人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这本纪实故事告诉我们,那些我们每天关注的网红生活,也许最终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作为平凡女性,我们没钱去整容、没有大长腿、也永远成为不了品牌代言人,但我们还是可以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倾听自己的内在,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和能做的事情,为自己的梦想去投资、去付出、去吃点苦。  如果你是一个出纳,你的下一步也许是先去考个财务初级证书,而不是这个人在医药行业一年赚了200万,那个人跳槽出去工资翻了好几倍;  如果你刚做新媒体,你的下一步也许是去学一个平面设计师,在会写文章的基础上,为自己增加设计、做视频的技能,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  如果你喜欢练瑜伽,也许你的下一步可以考虑考一个瑜伽教练证书,就算以后主业不满意想跳槽,副业瑜伽教练工作可以让你一直保持稳定。  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我们也不能好高骛远,但是作为平凡女性,我们也不是没有选择,我们只需要从自己现在的生活中找切人点,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为我们自己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从此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四):一个女性能获得的美好感情,是得到伴侣积极正面的支持  1马蜂窝出版了一本书,叫做《主妇、舞者与牧师:七国女性纪实故事》,记录了七个不同国家的女性的人生故事。   这本书的故事很普通,很简单,像我们的周边人,完全没有那种什么逆袭、励志或者悲伤的内容,但读起来还是蛮充实的。  千人千面,读这些普通人的人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从中发现的是,如果能够得到伴侣真诚的正面积极的支持,是她们能够获得的最美好的感情之一。2  美国的戴娜是一位摄影师,对她来说,父母有在英国伦敦长期定居的经历,后来又回到以色列。这造就了戴娜多元而又复杂的文化背景。   在家里,他们家过着非常西式的生活,但是一出门,就是浓郁的中东文化。她身边的犹太女性,有些精明独立,有些极度依附男权,非常矛盾。  戴娜小时候对写作很感兴趣,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精于此道。在得到父亲送的第一台小相机后,她开启了自己的摄影之旅。  有些时候我们会有这种感觉,明明自己很喜欢做一件事情,但不够自信,就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敢告诉。  比如,我有段时间写文章和去读MBA,我都不敢告诉身边的人。我已经无法在接受身边的人说:“不要瞎折腾了。你说的全都不对”。  我害怕那种辛辛苦苦耗尽心力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和明媚之感,再次消失殆尽,成为狂风骤雨过后的满地狼藉。  戴娜也没有把自己喜欢摄影的事情告诉她当时的男朋友约阿夫。当约阿夫无意中看到戴娜的照片后,他认为“戴娜拥有摄影师才有的眼光”,鼓励她不要放弃。  在约阿夫的鼓励下,戴娜购置了新的装置,开始系统学习摄影。后来她追着男友约阿夫来到美国纽约。  在新的城市,她也历经挫折,但都走过去了。当时的男友约阿夫成了她丈夫,两个人一起合办了杂志。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她认为自己拥有独立和自信,很满意。3  提起印度的女性,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印度女性的地位实在太低了。  童婚、天价嫁妆、荣誉谋杀、不能出去读书工作等,都是外界对印度女性的普遍印象。  但是印度女孩佩尔是其中少有的幸运之人。  她的父母是因为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夫妻,这一点在印度非常罕见。  她的父母非常开明,面对高昂的学费,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而让她放弃读知名大学的机会。  佩尔大学毕业后,兜兜转转下,选择从事艺术字体和油画创作。她的丈夫提瑞斯在画展上看过佩尔的画后,就对佩尔着了迷。接触下来,两个人之间擦出了火花。  佩尔和丈夫结婚时,并没有像传统印度女性那样,带着大笔财产当嫁妆,让自己从被父亲赡养的女人变成让丈夫供养的女人。  提瑞斯对此很是赞同。婚后,佩尔继续从事创作工作,在疲惫之际,她的丈夫提瑞斯会会为她倒水,对她的工作表示支持。闲暇时,两个人还经常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  很难手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想象,如果不是遇见提瑞斯,按照传统嫁给丈夫后就要相夫教子的佩尔,是没有办法在亚马逊上和妹妹合伙经营自己的小店,更不要提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了!4  当然并不是说,得到了伴侣积极正面的支持,一个女人就很能幸福。  幸福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幸福的能力从来都握在自己的手中。  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位是柔弱温顺为美,尤其是古代后期,最喜欢的是那种柔柔弱弱得无法正常走路的小脚女子。  在长期浸染下,有以一些女性特别喜欢从别人身上寻找安全感。  但当下的社会文化中,女性不在等同于一个需要被保护的符号。  女性想要的生活是,劳动和价值得到在意的人的承认和尊重,有自己的事业。不管生活如何艰难,自己总能面对。  但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女性,就得面对更多的挫折和阻碍。  所以,对女性而言,一份好的感情,不是所谓男权和女权的较量,也不是独立和依附的纠缠,而是一起分享,一起承担,一起鼓励而已。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五):看到限制是突破限制的第一步|女性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  女性这个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不同国家,身为女性,境遇会有怎样的不同?需要处理的问题,会有怎样的不同。  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主妇、舞者与牧师》这本书。书中用文字+纪实摄影的方式,讲述了来自七个不同国家的七名女性的故事。  此处的“女性”是从心理性别而非生理性别来认定的。因为其中那位来自古巴的路易斯,是一位自我认同为女性的跨性别者,其生理性别是男性。  书中提及的国家,可以按性别平权发展的阶段,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权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美国、法国和瑞典,另一类是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的日本、埃及、印度等。  在埃及做英文记者马尔瓦,会对自己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存有困惑。她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  在家中,育儿、家务多是她的责任。丈夫连带孩子去游泳都是半推半就。  对比看书中,写瑞典女性故事那章,你会感觉到,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下的女性,生存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书中写道,在瑞典,带薪产假长达480天,最重要是,爸爸和妈妈各有三个月的强制产假。爸爸的产假,妈妈是不可以挪用的。爸爸也不能把带孩子的责任单独丢给妈妈。  在瑞典不管你是男是女,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只要你投身家庭,都会得到*府全方位的补贴。在街上,你会看到很多抱着婴儿出门的爸爸。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无力完成社会期待时,人们会把问题都归结于个人无能,却忽视了社会结构性的不公。  在马尔瓦的故事里,书中有一个细节,让我觉得非常痛心。——她在怀孕时跌倒了,羊水减少导致腹内胎儿残疾。我觉得正常情况下,这时就应该可以做引产了。但因为有不可堕胎的教义,导致她跌倒后等待了两个月,胎儿自然死亡,才能做引产。  我简直无法想象,等待孩子在自己体内死去的这两个月会多给她增加多少内心折磨,以及,晚两个月引产也会让她身体承受更大的损害和健康风险。教义是得到了遵循,但她的权益呢?谁来保障她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谁来支付她所付出的额外健康代价?  有高等教育背景、有体面工作的马尔瓦在埃及,应该已经属于中产阶级女性。但即便如此,她也还是会因为女性身份承受一些不公待遇。比如她无法像男记者一样畅通无阻的采访。因为在埃及很多地方不对女性开放。不难想象,那些底层的埃及女性,日常生活会承受多少性别歧视。  阅读此书,也让我破除了不少刻板印象,拓宽了对世界的认知。  比如,我之前对古巴的印象是比较保守的。我没想到,古巴社会就对同性恋者的接纳程度有那么高。早在1979年,在古巴,同性恋就合法了。在1993年,卡斯特罗还发表过演讲说,同性恋是自然的选择。  比如,我之前觉得在日本,全职主妇似乎蛮普遍的。看了书才知道,在日本社会,这也不算是主流了。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婚后选择依然继续工作。  2019年的数据显示,男方工作,女方是全职主妇的这种家庭,只占到14.3%。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是,女性就业率最高、都达到了75%以上的两个年龄段,一个是25到29岁,另一个是45岁到49岁。  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做全职主妇,你大概率不会持续一辈子做主妇。40岁之后,你可能还是要回归职场。那你是不是需要为此提前做一些准备。书中所记录的日本主妇有纪就是在27岁辞职,做了13年家庭主妇。40岁重新出来工作,找了兼职。因为那时,孩子已经长大,育儿压力减轻,同时家庭主妇的社交圈比较单一,她期望可以找点事做,扩大社交圈。  书中讲述的故事,给我最大冲击的是瑞典女性安娜和尼娜的故事。  两人都是瑞典人。她们不仅是教会牧师、神学教授,同时也是一对已经注册结婚的同性恋者。  短短这句话,给了我两大冲击。  我原来以为牧师都是男性,但其实在1958年,瑞典就开始出现女性牧师了。在瑞典,女性可以不仅可以做牧师,还可以做主教。现在女性牧师在瑞典教会牧师群体当中占到了四成。  更出乎我意料是,她们是牧师的同时也是出柜的同性恋伴侣。  在我的刻板印象当中,基督教一般是反同的。但瑞典不是这样。从书中我读到,瑞典教会支持性别平权,会为同性恋权益呐喊。为了表明欢迎同性恋者来教堂的立场,在瑞典,有些教堂的过道地毯上会有彩虹花纹。  1976年,在瑞典的安娜,就跟家人出柜了。哪怕是在2019年的现在,如果你要公开出柜,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依然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而安娜的幸运在于,她生活在瑞典这样一个性别平权的地方。她家人知道她性取向后,惊讶的同时,所有人都很支持她。他们会邀请安娜把女朋友带回家参加聚会。  尼娜和安娜,现在一个64岁,一个60岁。在两人相识那年,两人都40多岁了。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之前有姑娘写信跟我说,自己都25岁了,还没有个谈婚论嫁的对象,很焦虑。但在尼娜和安娜身上,你好像不大看得到这种焦虑。这和社会文化氛围很有关系。  当所处环境就是会给我们婚恋压力时,我们更需要意识到,其实婚姻也好,亲密关系也好,都不是什么勋章,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关注关系的质量,关注自己在关系中的感受,会比身份这个虚名,要重要。  书中写安娜和妮娜的生活状态,也让我很感动。“她们都60多岁了,但觉得自己现在生活的重心还是在爱中成长,对自己的爱,对妻子的爱,对家人的爱,对外国人的爱,对见过的人的爱。””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在于,让我看到女性在不同地区的生活状态。让我意识到,当我们生活遇到障碍时,除了努力适应当下环境这种解法,还有另一种解法,就是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环境。我们可以选择那些能给自己更多支持、鼓励、灵感、包容的地方去生活。  让我意识到,人很容易因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就把一个地方的生存状态看为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你多看一些地方,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可能性永远超出你的认知和想象。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六):路易斯不容易本文图片均翻拍自书内配图  差不多两三年前,我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了邱炯炯的纪录片《姑奶奶》。片子并不长,120分钟的体量放在随便一部日本电影或者韩国电影头上都是标配时长,但它太不容易“消化”,是“姑奶奶”樊其辉用自己的身体为抗争武器,争得“活得像个人”的一曲悲歌。  异装者、跨性别者、同志、酷儿……什么概念都好,都要落到每个人实际生活的一天一天里,其实谁不想过所谓正常而普通的日子,只是某些外部的声音与力量,硬是把多元视为异端,把选择视为反叛。  《主妇、舞者与牧师》是从邻国日本开始的,讲到图上这位身在古巴的“歌女”路易斯(艺名艾茉莉卡),已是全书尾声。22岁因为同性恋身份离开家乡抵达哈瓦那定居的路易斯,也成为了全书最不容易也最无畏的被记录者。艾茉莉卡在酒吧  有时候我们谈论“不容易”这件事,好像又太轻易了一些。对,没有谁比谁更容易,日本主妇或者欧洲女生就一定过得滋润自如吗,当然有她们独到的苦楚也值得说。只是路易斯这样的人,“姑奶奶”那样的人,是面数更多的棱镜多面体,以其人生,折射更多可能与不可能。假使这本书里的各位被采访者能够相互交流,相信她们从彼此身上,尤其从双面身份的路易斯/艾茉莉卡这里,能获得极大的感慨与能量。  不否认,从庸俗的视觉层面,多数人一定喜爱娃娃脸的法国姑娘德尔菲娜。她就像歌里唱的那种“纯洁的天真的水流一样的”女孩一样,学艺术,搞创作,权利意识高涨,懂得不用美貌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她的年龄和背景,她已经足够好了,可我仍然严苛地感到不足够,我希望她也听听路易斯的声音。德尔菲娜  再以温柔的视角看一对爱人:安娜和尼娜。她们白发苍苍,彼此分享甜美与希望,她们的独特是她们都是牧师,这比较罕见。大概在她们的定义里,爱上帝与爱同性爱人,是融洽的事情。  她们分享誓言,用两双手搭建“联盟”手势。结婚戒指与神学教授的戒指和谐并存。这样的爱太暖太有光芒,却还是让我又想着路易斯,他还是一个人,孤独歌唱。  书里还写到亚洲,写到日本主妇有纪其实除了相夫教子,还在从事三份不同的兼职,而她即便兼职,也只是“代笔”或者助理;到了埃及,女性会开这样心酸的玩笑:如果想改变世界,未婚时去做,结了婚,连电视频道也改变不了;前言也反思了中国,当下的假性平等,要求女人又工作又顾家,却连工作的部分都没达到与男性同工同酬,究竟全世界的女性解放之路,还要走多久。  我只是觉得啊,路易斯仍然是所有人的总和。我知道不该以他/她为标尺,去评判其他的幸或不幸福。可无论他/她是艾茉莉卡还是路易斯,就总在我心里摆荡着。他/她所承受的非议、冷眼与反抗成本,是所有其他女性承受的总和,他/她的特殊不应该减损他/她值得的关注,女性应该彼此关照凝望,如同人类彼此应该做的那样。卸了妆褪去舞裙的路易斯准备回家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七):七种人生,女性生存状况的七个维度  当谈论女性主义时,我们很容易陷入三个误区:  一是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来臆断整个世界的女性地位情况。比如许多生活在相对平等的中国一线城市的人们,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认为对女性主义的探讨都是无病呻吟,因为“我们已经很平等了”。但实际上,世界许多地区的女权状况糟糕到令人心寒甚至咋舌的地步。  二是狭隘地将自己所在的地区与某个特定区域进行比较,得出肤浅的结论。比如看了几部反映印度或中东女性地位的电影,就得出一些诸如“我们的女性不用戴头巾、可以夜晚独自出门,所以地位高、生活幸福”之类的结论。但实际上,我们不能总是热衷于从向下比较中获得幸福感,因为我们也处于女性平权运动中的某个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讨论和解决。  三是只看表面现象,觉察不到许多隐性的“不平等”,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些“不平等”添砖加瓦。比如中国女性乍看就业率比其他一些国家更高,但对“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议论和苛求,实际上是让女性陷入了“假平等陷阱”。比如,对“年轻貌美”的趋之若鹜等,同时意味着社会审美的单一,意味着女性只有短暂的一段“*金时光”,自身价值并不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对于男性来说,年龄却并不是“泰山压顶”般的压力,男性可以更自如地应对“变老”的过程。  这三个误区提醒我们:我们所处社会的女权状况、我们所认知到的女性主义理论,未必具有代表性,也未必正确。  如今,世界各地的女性生存状况千差万别。大约100年前,女权主义先驱、哲学家波伏瓦所生活的法国巴黎,“良家女性”还不被允许晚上出门。而100多年后,印度社会依然普遍认为女性不该在夜晚独自出门,非洲某些地区甚至还时兴灭绝人性的女性割礼。时间看似在向前推进,但世界上又有多少地区甚至不如100多年前的巴黎呢?  我们如何立足于整体,去更全面、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女性权利的问题?个人的生活圈子和阅历终归有限,我们往往不得不借助阅读、电影、纪录片、旅行等各种形式,去了解更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而《主妇、舞者与牧师:七国女性纪实故事》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知世界的维度。当日本、埃及、印度女性还在平衡家庭与个人生活的天秤,开始尝试在顾全家庭的同时,寻找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实现时,法国女性已经潜意识地不想被“女性美”所消费。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看到世界的多样性。   本书没有选取那些拥有非凡成就的知名女性,而是在女权状况差异很大的七个国家,各选取了一位平凡女性,展示她们的故事和想法。这同时也是一本纪实摄影集。每一个故事结束后,都有一组摄影作品,向读者展示她们的日常生活。图像和文字相辅相成,构成了七个丰满的个体。  虽然乍看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实际上,不同地区的观念可以千差万别,差异大到彼此都觉得不可思议  比如,日本社会普遍还把女人的婚姻与幸福划上等号,认为女性婚后就该辞职,在家相夫教子。当一个社会把某种生活方式定义为“普遍”和“正常”,也就等同于剥夺了女性的选择权,因为如果她们选择婚后继续工作,非议甚至骚扰就会接踵而至。抛开枯燥的理论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跨越地域,看看太平洋彼岸的生活方式,然后重新思考——这种束缚了无数日本女性的枷锁,真的“正常”吗?  在纽约这个可以消解掉人的身份标签的城市,“女性”不再是一个被赋予刻板印象的群体。男性和女性的区别不会被强调,女性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方式,她有着与男性同等的追寻“美国梦”的权利。  但到了印度,我们会发现,哪怕是相对开明、尊重女儿的家庭,也依然要求女儿天黑前必须回家,并且与男性保持一定距离。如这书中所说:“在印度,大部分女性都遵循着家庭的传统安排,安于现状,从女儿、妻子、母亲到祖母,顺理成章地完成人生中所有身份角色的转换。卑微的社会地位,让她们忙碌一生,却忽略了自己。”要知道,“女儿”“妻子”“母亲”“祖母”这些身份,都基于与他人的关系,这也暴露出这些女权状况非常糟糕的地区的现状——女人只是作为一个依附于他人的“第二性”而存在,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不依附于他人的“人”而存在。  在埃及,近年来国内形势的混乱,让女性对如何在个人、职场、家庭、社会和宗教等方面找到合适的位置感到困惑。即使是婚后依然在努力工作的女性,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  这些地区的女性生存情况令人叹息,但到了法国,我们又发现,“性别平权”已经被认为是上个世纪的话题。这里的女孩会下意识地与“女性美”的话题保持距离,防止“被消费”。她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眼睛看待自己,而非通过他人设定的评判体系来衡量自身。  当我们被某些固有观念困住、犹豫不决时,不妨通过这本书,来一次穿越的旅行,站在更高的维度上,了解世界,然后重新审视自我,审视自己的选择。  纵观女权主义发展这短短100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起初,人们认为女性只能呆在家里,不能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后来,女孩子在学校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获得学位证书;再后来,女性在社会上同样可以胜任许多工作,做出有成就的事业。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我们的视野一步步被打开,越来越认知到性别并不能成为枷锁,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说过:“现代人生活在幻觉中,他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实际上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要使大家接受这个真理,就必须认识到,弄清楚一个人真正想要什么并不像多数人想的那么容易,而是人必须解决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对于身处一个刻板印象和社会期望非常强的社会中的女性来说,更应该警惕外界强加给自己的期待。如果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是“乖巧、温柔、可爱、懂事、贤惠”等,那么,如此这般的女性,很有可能只是顺着社会期待去“塑造”了自己。为了摆脱这种特定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期待,我们更应该拓展视野,打乱固有的认知,理解自己的狭隘,重新用逻辑和理性去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倾听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用所谓的“大家都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来麻痹自己。  说到底,这就是希腊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所表达的意思。通过阅读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上进行反思,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好的选择。  ***本文首发于文汇报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八):只有先做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女人啊  最近看了一部挺有意思的韩剧《春夜》,虽然主线是成年人之间的爱情,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里面勇敢的女人。 跟家暴男离婚的姐姐、爱得旁若无人的妹妹、真正维护和包容女儿们的母亲,还有摆脱一段坏感情、义无反顾闯入单亲爸爸生活的女主角。   韩国是东亚社会中非常典型的男权国家,但这几年,有关女性意识觉醒的影视作品也渐渐多了起来。《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中讲述的职场女性也是一例。公司聚会时,女性职员总被呼来喝去帮大家烤肉、明明想回家却被上司逼着去练歌房,终于有人说,不行了不能再忍了,要弄个你死我活不可。  对职场的不平等还没有亲身体验,但身为女性,仅仅在独自去国外旅行这一项上,我就遭受过不少歧视:办签证要被质疑动机不纯、陆路过境时被扣留时间最长、甚至还被怀疑过要去目的国从事风俗行业。  可能很多人会说,在男女平等这方面,中国算是亚洲冲在前头的。但同时,也导致职业女性在平衡家庭和工作中,背负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我常常会觉得,中国的男女不平等又体现在另一方面,从小身边就充斥着各种循循善诱,女孩子要多依赖别人一点,不能那么强势,不能自己什么都会干,要好好利用自己身为女性的资源。   在这个消费至上的年代,女性被物化得还不够多吗?每一个节日,都被商家过成了“口红节”、“包包节”。家属现在公司的老板也常发出类似论调,加班又怎样,给老婆买一个包呗,一个不行就两个!  当然,我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的相处模式,至少对我自己来说,一只名牌包就能讨好的感情,太廉价了吧。这些来自商家的洗脑,只会让越来越多人在经营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变成迷途的小羔羊。所以才会连“不帮老婆拿行李”这种无聊话题都会上热搜。  在讨论“中国女性到底有没有穿衣自由”之前,多了解一些样本总是没错的。也许,你也会跟我一样我好奇,其他国家的女性,她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主妇、舞者与牧师》是家属潘先生参与创作的摄影集,由七名摄影师共同完成的纪实项目。大家分别拍摄自己身边的一位外国女性友人,从日本、法国、美国到埃及、古巴、瑞典、印度,视角是亲切而平等的。  即使其中有一些挑战世俗眼光、不同寻常的女人,譬如瑞典的牧师/女同性恋安娜、古巴的跨性别者路易斯。但就如序言里所说“本书与其说讨论女性,不如说在讨论个人选择。  七个国家的国情各有不同,女性遇到的问题也各有千秋,但一个不变的前提是,“在将女人看作女人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人。” 常被用来举例证明日本女性地位低下的“主妇文化”,也不完全如表面看到的那样。事实就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是,即便是一个失去性别的人,它也无法脱离所处的社会而独立存在。  5年前踏上中东土地时,我才第一次认真审视自己身上的“女性属性”,那是一种交杂着恐惧感和优越感的东西。 出门被关照不能穿短裤吊带,小心当地男人的咸猪手,但更可怕的是,无论走在街上还是坐在车里,回头率高到已经是一个被骚扰的程度。   即使游客去清真寺,都要在接近40度的高温里被迫包头巾、穿罩袍,又丑又热。至今还没有勇气去伊朗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天天得包着头巾出去逛。  但我又是一个彻底的外来者,大不了当作文化体验忍受几天,很快就可以离开,但这只会让刻板印象更深刻。  也是因为潘先生,我才得以接触到许多中东姑娘的另一面,包括书中被拍摄的对象马尔瓦。  有的人留过学、受过高等教育,接着成为职业女性、出去抛头露面,世俗化程度之高,让你不自觉地以为她们已经走出那个圈圈了。 然而在相对封闭的穆斯林世界,讨论女性议题就像踩钢丝一样危险,时时可能会触礁。   辞去国社工作后,潘先生试着做了一段时间的自由摄影师,其中拍摄了不少中东女性为主角的纪实专题。尽管在埃及待过3年,本以为对阿拉伯文化已经足够了解,作为记者的水平也足够专业,但还是低估了宗教伦理的强大威力。多多少少受到一些挫折,也正是这种失望成为了契机,才跳槽到现在的科技公司,开启了全新的职业生涯,继续做着和影像有关的事情。  时常忍不住问他,以后也不拍照了吗?彻底和按下快门的瞬间告别了吗? 或许只是换了一个更便捷的载体,也换上了一套截然不同的输出体系。   但“记录”这件事,是无处不在的,也永远有意义。就算转型拍猫了,也希望你可以一直拍下去啊!豆花为爸爸的摄影作品站台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九):当女性意识觉醒后,我们该做什么?不知道为啥豆瓣上传图片就变成横着的了  收到《主妇、舞者与牧师》之后,我趁着工作间隙很快翻完了这本书。  读完的总结:清浅、文艺。  实话讲,和我的期待有一定距离。  豆瓣评论里有位读者总结:“图片比文字好”。诚然如此。  最具启发性的是主编的前言和《日本篇》。《埃及篇》和《古巴篇》次之。主编在前言里一语道破目前性别问题的现状:“异性恋家庭里,女性似乎有天然照顾丈夫和子女的行为,这可以通过原始的性别无意识来解释,但从根本上,这体现了社会和文化的无意识——‘母性’成了女性的延伸属性,更像是一种‘利于社会’的制度安排。”  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样的表述,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女性天然弱于男性,但母亲的这重身份可以赋予女性以超脱性别的力量。  作为一名女性,我并不认可这句话,但我不想在这篇书评里对此做分析和延展。  可以看到的是,七国女性里的这几位被采访者,各有其特点。  日本兼职主妇寿退社之后半辈子奉献于家庭,等到儿女逐渐成年,才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致力于兴趣研究和经济独立。这样的情况放在现在也常见。即便如此,经济发展、意识觉醒等因素也造成了女性更多将精力投入到自身建设中。  此篇作者给了更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M曲线”的趋于平稳和“双薪家庭”的逐年攀升都是很好的佐证。不可否认的是,自08年之后的经济下行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可避免蔓延到家庭中。压力骤增之下,组建家庭所带来的成本上调和收益消退,让不少人感叹婚结不起、娃养不活。M曲线  自给自足的单身贵族模式自然成了社会新风潮,更何况,在女性意识在觉醒,女性生存能力显著提升的当下,婚姻的不保值、爱情的不长久、男性的对立……也是助推女性更多内求于己的原因所在。  以我自己的观察,身边女性对感情、婚姻、家庭的需求从安全感更多转向于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比如自身成长、情感陪伴、合作育儿。  至于此,男性如果对女性的需求还停留在要一个保姆式的生育机器、陪床伙伴的观念,恐怕要大失所望,屡次受挫的男性恐怕更忍不住要评判几句“物质、矫情、善变、虚荣”。  《埃及篇》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马尔瓦对丈夫的评价。“谈到丈夫马吉德,马尔瓦在蜜月行程和孩子教育两方面对丈夫存在抱怨:因为丈夫没有做足准备,蜜月地点从原本计划的土耳其改为埃及境内的海滨城市沙姆沙耶赫;丈夫似乎也一直对新生的孩子没有太多责任心,就连带孩子去游泳也是半推半就。好在,她对丈夫不善言辞的内向性格有一点满意:至少他不会像很多埃及男人一样喜欢招惹女性。”  马尔瓦无疑属于成功女性,她是英文记者及翻译,法语也不错,工作非常干练,读过大学,最后在首都找到不错的工作,在家乡传为佳话,即便如此,她对丈夫的认可依然来自于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至少不会出轨。  但她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依然存在困惑,她说:“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  听起来,总还是有些悲伤和自嘲的意味。这可能也是大部分婚姻的真相。  《古巴篇》的这位被访者很有意思,她是一位同性恋者,生理上为男性,但内心的角色认同为女性。她少时离家前往首都谋生,逐渐开放的环境让她得以在社会有一席之地。在被拍摄的组图里,她那些换装女性的时刻十分动人,尽管高清镜头下皮肤上粗糙的毛孔、疲惫的神态展露无遗,我依然能隔着时空感受到这位被访者对自身角色的认可和发自内心的爱。  第一次在家换装,她施施然踏上去演出的车,邻居热热闹闹围了一圈,有位邻居看出她的局促,靠近车窗告诉她:“没关系,你很美。”  人性在这个时刻如此温暖,熠熠生辉。  我们无法身临其境感知她所遭受的一切不公待遇,但可以尽己所能给出帮助,让超越性别不只是一句空话。  再来谈这本书,装帧精美,几位撰稿人显然摄影技术也不赖,遗憾的是除了《日本篇》,余下几位不论故事还是文字都缺了点深度。  聊超越性别和男女平权的话题,永远都要往深里去探,这些中产阶级的故事,还是太幸运了。  农村里为生儿子生到死的村妇、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被嘲笑绝户的父亲、少时被家里要求辍学打工供养弟弟成家立业的姐姐、婚恋阶段找不到配偶的3000万独身男性……这些议题老生常谈,但这些才是社会真实的底色。绕不开,躲不过。  要研究女性的困境,离不开对男性的挖掘。很多时候,男女是互相牵制的,我们是天然对立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当女性意识在觉醒,我们争取权益、积极应对,然而这条路注定不轻松。  稍不注意,就是滑向另一个对立面,矛盾还在,误会倒更多了几分。看更多文章,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白夜行”,ID:baiyexing220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十):来,做一个失去性别的人——《主妇、舞者与牧师》  这是一本纪实摄影集,7位有社会学和传播学背景的年轻人,拍摄记录了7个国家女性的故事。  她们中有同性爱人、跨性别者,有家庭主妇、职业女性,她们普通又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愿被定义和消费——认识她们,可能会遇见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自己。  这次拍摄计划历经4年,我们最终将这7个故事集结出版,就是你所见到的 《主妇、舞者与牧师》——这是我们尽心尽力的一本书。七个国家,七个故事前言:一个失去性别的人  自2019年开始,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我邀请了7位身在海外的青年朋友,以纪实摄影的方式,记录了几位当地女性的故事。  我们在讨论拍摄主题时,首先以刻板印象为框架——在既定社会中,女性有其典型形象和生活模式——这使得讨论很快陷入了僵局。这次拍摄计划并不想重复“经典人设”以加深刻板印象,也无意寻找拥有非凡经历的“开挂人生”。在数月的讨论中,我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在旅行、旅居时认识的女性朋友,她们更为具体、更为亲切——因此,我们决定以朋友的身份记录她们的故事。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再次审视了自己的观点,与其说这本书在讨论女性,不如说在讨论个人选择。性别、阶层和社会环境常常能为个人选择提供合理的解释,但“女性”这个身份是准确并稳定的吗?女性身份  在古巴和瑞典的故事中,我们试图讨论“女性”的范畴。“女性”代表了一个共同身份,但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意指。如同丹尼斯·瑞里(Denise Riley)在《我就是那个名字吗?》(Am I That Name?)中所表达的,一个人是女性,但这并不是全部——在不同历史、社会、*治语境中,性别的构建并不是一以贯之的。  在大部分社会中,女性被参照出来,依靠的是“男性/女性”的二元框架,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女性也常常受限于这个框架。而对于跨性别者、同性恋者,人们将以新的性别定义来讨论身份的构建。  在古巴的故事中,54岁的路易斯是一位跨性别者,他在我们的镜头前换上了演出服,出现在老城的邻居面前。路易斯并不想强调“女性化”的外在装扮——他从小内心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女孩,并在22岁时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到向往的首都哈瓦那做一名舞蹈演员(América)。América在歌厅表演  在瑞典,我们认识了安娜和尼娜,并一同参加了乌普萨拉大教堂的礼拜。她们是教会牧师、神学教授,还是一对已经注册结婚的同性恋者,两人同时戴着结婚戒指和神学教授的戒指。在家庭生活中,双方更像是基于平等关系的“联盟”。安娜和尼娜的“联盟手势”性别与自由  当女性身份不再受“男性/女性”的二元框架所局限,我们开始思考:性别是家庭秩序中的重要元素,那些在同性恋家庭中并不适用的法则,是否也在挑战着异性恋家庭秩序的天然性?  自20世纪女权运动兴起以来,女性争取到投票权、同工同酬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在公共领域中,性别平权的观念逐渐得到认可,但女性的家庭角色定位难以动摇。异性恋家庭中,女性似乎有天然照顾丈夫和子女的行为,这可以通过原始的性别无意识来解释,但从根本上,这体现了社会和文化的无意识——“母性”成了女性的延伸属性,更像是一种“利于社会”的制度安排。《现代女性:失落的性别》(Modern Woman: The Lost Sex)一书认为,现代女性在社会领域与男性匹敌竞争,偏离了妻子和母亲的基本角色,因失去“女性气质”而精神紊乱,同时也影响了丈夫的“男子气概”和子女教育[1],使得一些人呼吁女性重新树立贤妻良母的形象。多萝西·帕克(Dorothy Parker)则评论道:“那些将女人当成女人对待的书,我不敢苟同。无论我们是谁,我们都应该被看作人。”  在日本、埃及和印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既定角色上的困惑。日本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家庭主妇,有其社会经济背景。20世纪90年代,有纪遵循了“寿退社”文化,结婚后即刻离职,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十几年后,有纪称自己为“兼职主妇”——她通过几份兼职,重新追寻自己的职业身份。随着后工业化时代不稳定劳务关系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选择在婚后继续工作。  在埃及开罗,马尔瓦是一位英文记者,她正在为改善家庭收入而努力—在获得英语翻译证书后,她准备参加口译证书考试,以便得到更多工作机会。马尔瓦在描述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时,引用了一句玩笑话:“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就趁结婚前去做,因为结婚后,你连改变电视频道的权利都没有。”  在印度,我们遇到了幸运的佩尔,她的父母亲非常开明,不但没有重男轻女,还坚定地支持她的学业和梦想。2019年6月,佩尔举办了人生中第一场画展,并打算在婚后继续创作。“我不想跟传统印度女性一样,让自己的人生从被父亲供养变成被丈夫供养。”佩尔和她的画笔“失去性别”  相较上述国家,中国女性的就业率更高,但在数据背后,可能是一种“假平等陷阱”:女性向前一步,又潜意识地揽上了“双重责任”,以平衡职业与家庭为己任。当我们再度讨论性别平权时,需要男性、女性共同参与,放下身份及其既定角色—做一个失去性别的人。  在法国和美国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消解。对法国人而言,性别平权已是“上个世纪的话题”。这些年轻女性潜意识里不愿再被“女性美”这类话题所消费。按照盖尔拉的说法,“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应该从别人的眼睛里看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盖尔拉在教室里即兴表演  黛娜来自以色列,其摄影作品聚焦于童年体验与文化冲突,她的身份困惑更多来自信仰而非性别,“我的家庭教育告诉我,不应该过分强调女性和男性的区别”。当黛娜来到纽约,这个似乎能消解并重构一切身份标签的城市时,她可以更自然地剥除性别身份,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黛娜在纽约地铁  这就是7位青年朋友在不同国家拍摄记录的女性故事,感谢所有为此书出版付出努力的人。另外,他人的故事并不能重构你的人生,但你的个人选择可以。  王家敏 2019年5月  [1] 详见菲迪南德·伦德伯格(Ferdinand Lundberg)和玫琳妮娅·F. 法纳姆(Marynia F. Farnham)著《现代女性:失落的性别》,1947年,223—241页。—作者注  《主妇、舞者与牧师: 七国女性纪实故事》 马蜂窝 出品 / 王家敏 主编 中信出版·春潮 开本:787mm×1092mm 1/16 字数:80千字 版次:2019年7月第1版 书号:ISBN 978-7-5217-0458-7
1
查看完整版本: 《主妇、舞者与牧师》读后感精选10篇